說起姜文,估計很多人心里都有點復雜。愛他的人覺得他是中國電影的天才,不愛的人覺得他拍的電影太繞,看不懂。
但不管怎么說,這個男人確實是中國電影圈里的一個異類。七年不拍電影,這在現在這個恨不得一年拍十部片子的娛樂圈里,簡直就是個奇跡。
這次他帶著《你行!你上!》回來了,從首映的反響來看,這部電影好像真的有點不一樣。
老實說,當我第一次聽說姜文要拍郎朗的故事時,心里還挺意外的。姜文以前的電影,不是《讓子彈飛》那種江湖恩怨,就是《邪不壓正》那種歷史傳奇,怎么突然要拍一個鋼琴家的故事?
但仔細想想,還真的挺有道理的。
郎朗這個人,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絕對是個傳奇。一個從東北出來的小孩,靠著鋼琴這門在當時看來特別“洋氣”的藝術,最后在國際舞臺上為中國人爭了光。這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戲劇沖突的故事。
而且郎朗成名的那個年代,正好是中國快速發展的時期。那時候的中國,正在用前所未有的速度擁抱世界,而郎朗的成功,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國在文化領域的一次突破。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姜文顯然不滿足于只拍一個簡單的勵志故事。他要在這個故事里裝進更多的東西。他想通過郎朗的成長經歷,來講述中國這幾十年的發展變化。
這種野心,說實話挺大的。想要在一個人的故事里承載一個國家的發展歷程,這需要很強的功力。不過從姜文以前的作品來看,他確實有這個能力。他總是能夠把個人的命運和時代的變遷緊密聯系在一起,讓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不僅僅是在看一個故事,更是在回顧一段歷史。
觀眾普遍反映這部電影“節奏快”、“幽默”、“過癮”,這說明在娛樂性方面,這部電影是成功的。
據說電影里有幾個特別感人的橋段。比如郎朗在去美國之前,在老家給鄰居們彈《保衛黃河》,大家一起唱歌的場面。這種細節,其實很能體現姜文的功力。他總是能夠在看似普通的情節中,注入強烈的情感和歷史感。
還有郎朗在國際比賽中獲勝,五星紅旗升起的場面。這種場面,說實話很容易拍得很煽情,但如果處理得好,確實能夠引起觀眾強烈的共鳴。畢竟,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看到中國人在國際舞臺上獲得成功,確實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郎朗成名的那個年代,確實是一個特殊的時期。中國剛剛改革開放不久,正在努力融入世界。而在國際舞臺上,對于亞洲人,特別是中國人,確實存在一些偏見。
這種偏見,不僅僅存在于音樂領域,在很多其他領域也都存在。而郎朗的成功,某種程度上也打破了這些偏見。這種“逆襲”的故事,天然就具有很強的戲劇張力。
選擇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推出這部電影,姜文肯定是有深意的。當下的中國,正在經歷著新的發展階段,文化自信成為了一個重要話題。而郎朗的故事,恰恰是一個很好的文化自信的例子。
一個中國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西方最傳統的藝術領域取得成功,這本身就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故事。在當前復雜的國際環境下,這種故事可能會有更深層的現實意義。
《你行!你上!》這部電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確實值得期待。不管是作為姜文的回歸之作,還是作為一個關于中國人在世界舞臺上奮斗的故事,它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
7月18號正式上映,相信很多觀眾都會選擇走進影院,去看看這個故事到底講得怎么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