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看看新聞消息,7月15日,日本防衛省發布的2025年版《防衛白皮書》,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水面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波瀾。這份文件首次將中國定義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火藥味十足。一天后的7月16日,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蔣斌迅速做出嚴正回應,對日方炮制的虛假敘事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并已提出嚴正交涉。
這份白皮書并非簡單貼上標簽,而是編織了一張所謂的“證據網”。它妄稱中國在臺海和南海加強軍事活動“意圖單方面改變現狀”,甚至發明了“灰色地帶事態”概念,暗示中國可能以非戰爭軍事手段實現統一。更荒謬的是,白皮書煞有介事地渲染中國核力量威脅,拋出“中國擁有600枚核彈頭、2030年將突破1000枚”的臆測數據,全然不顧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關于中國僅24枚核彈頭處于戰備狀態的客觀事實。
中國臺灣地區(資料圖)
在核心的臺灣問題上,白皮書越過了紅線。蔣斌在駁斥中特別強調,1945年臺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后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方將臺灣地區稱為“日本的安全關切”,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是對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和自身政治承諾的公然背叛。這種指手畫腳,暴露了日本某些勢力仍未擺脫殖民時代的思維桎梏。
耐人尋味的是,日本在渲染“中國挑戰”的同時,自身的軍事動作卻極具擴張性。白皮書遮掩不住的事實是:日本防衛預算已突破GDP的2%,持續放寬武器出口限制,并積極拼湊軍事“小圈子”。這些舉措與其標榜的“專守防衛”原則背道而馳,讓亞洲鄰國嗅到了危險氣息。更具諷刺意味的是,日方宣稱中國軍費是其4.8倍,卻對自身急劇擴張的軍力避而不談。
中國臺灣地區(資料圖)
日本此番戰略碰瓷,暴露了其深層焦慮。面對中國綜合國力的全面提升,某些日本政客陷入戰略迷失。既無力單獨應對,又擔憂靠山美國(尤其在特朗普政府強調“美國優先”的背景下)的可靠性。于是“中國威脅論”成了轉移國內矛盾的萬能借口,也為突破戰后軍事束縛制造合法性外衣。但石破茂政府一邊釋放訪華意愿,一邊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在關鍵問題上對華發難,這種兩面做派,讓改善關系的誠意顯得蒼白無力。
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2025年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80周年。蔣斌發言中再次敦促日方“深刻汲取歷史教訓”,絕非老生常談。日本軍國主義曾給亞洲帶來深重災難,而如今其防衛政策轉向的軌跡,與未能徹底反思歷史直接相關。當白皮書將中俄正常聯合演習渲染為“對日示威”,甚至臆測所謂“混合戰”時,其歷史健忘癥已顯露無遺。
石破茂(資料圖)
中國的發展道路清晰而堅定:堅持和平發展,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軍事活動合理合法。東亞的和平需要共同維護,而非單方面擴軍與制造對立。面對日本以虛構的“中國挑戰”為自身軍事松綁的圖謀,中方的嚴正交涉是一記警鐘。
真正的安全源于相互尊重與共同發展。日本若繼續沉迷于渲染威脅、擴武修憲,只會讓自己淪為東亞的“安全孤島”。在歷史照進現實的2025年,石破茂政府該做出清醒抉擇了——是延續對抗的舊夢,還是真正學會與鄰為善?答案,早已寫在歷史的經緯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