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昌教授通過網絡遠程查房。陸康潔 攝
7月17日,揚大附院京滬高級醫學中心迎來首位出院患者。這位76歲的老人,受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折磨已長達十余年之久。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李志昌教授的精湛醫術下,患者成功接受了全膝關節置換術,術后短短四天,老人的病痛便得到了極大緩解,膝關節活動度基本恢復,并下地行走,順利出院。從入院到出院,醫學中心高效的診療與人性化服務,讓患者及家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就醫溫度。
十年膝痛纏身
晚年生活陷困境
“疼起來的時候,別說走路,就連坐在椅子上想挪個姿勢都鉆心得疼,這十年,真是把人熬得沒了精氣神。”76歲的患者回憶起術前的日子,語氣里滿是對病痛的無奈。據家屬介紹,患者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已持續十余年,起初只是陰雨天偶發隱痛,隨著病情進展,疼痛逐漸升級為持續性困擾,膝關節活動度也越來越小。
“最嚴重的時候,吃飯起身得人扶,上下床得緩半天,連穿襪子都得蜷著腿一點點蹭,晚上經常疼得睡不著覺。”患者的女兒說,這些年嘗試過藥物、理療、針灸等多種保守治療,但癥狀卻屢治不愈,反而日漸加劇,“看著老人因為腿疼日漸消沉,連享受簡單的陽光都成了難以企及的愿望,我們心里特別不是滋味,最后醫生建議,全膝關節置換術是提高生活質量的最佳選擇。”
專家護航+精心照料
四天實現“跨越式”康復
12日,患者入住揚大附院京滬高級醫學中心。中心專家助理姜樂濤醫師迅速協助患者完成了術前檢查,并系統整理了病歷資料。隨后,通過遠程會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科權威專家李志昌教授制定了個性化手術方案。13日,李志昌教授親自主刀,為患者實施全膝關節置換術。姜樂濤醫師術后感嘆:“整個手術,從切皮到縫合完畢,用時35分鐘,專家確實技術精湛!”
術后,團隊在李志昌教授的指導下制定了細致的康復計劃。“李教授遠程查房,姜醫生每日數次前來探望,不僅仔細檢查傷口,耐心詢問患者感受,還親自示范康復動作,從角度到力度都一一指導。”患者女兒說。術后第三天,患者已能輕松伸直膝關節,屈膝角度達到100度,并實現了在助行器輔助下的緩慢行走。“現在腿不怎么疼了,能彎能伸!”患者試著活動膝蓋,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智慧服務暖人心
就醫體驗“大不同”
“以前陪家人住院,光找檢查科室就得繞暈,排隊繳費、取報告更是家常便飯。”患者家屬坦言,最初對住院還有些顧慮,沒想到在揚大附院京滬高級醫學中心,這些麻煩事都“消失”了。
住院期間,病房里的智能家居系統讓他們倍感方便:“只需一聲‘打開窗簾’或‘調節燈光’,系統即刻響應;訂餐也無需前往食堂,床頭平板輕松點餐,餐食準時送達病房。最省心的是做檢查,以前得自己揣著單子到處問,現在護士全程陪著,醫生還會提前幫我們溝通好,精準預約,節省了大把時間。”
護工的全程護理極大減輕了家屬負擔:術后翻身、傷口換藥,護工均及時協助;夜間飲水、調整睡姿,按鈴即獲響應;患者隨口一提想喝小米粥,次日早餐便多了一份溫熱的小米粥。“護工比我們還細心。”家屬感慨道,這樣的服務細節,讓住院不再是“煎熬”。
首例告捷樹標桿
“以患為本”見真章
作為揚大附院京滬高級醫學中心投入運營后的首位出院患者,這位76歲老人的康復,不僅驗證了中心在復雜手術診療上的專業能力,更展現了“專家資源+本地醫護團隊+智慧服務”模式的獨特優勢。從李志昌教授的精準手術,到中心醫護團隊的術后精心照料,體現了中心在醫技能力、管理流程和服務質量上的硬實力;而智能家居、便捷訂餐、全程陪檢等服務細節,則讓“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落到了實處。
“看到患者順利康復出院,我們既欣慰又充滿信心。”中心負責人表示,首例患者的成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未來,中心將繼續優化診療流程,讓更多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在舒適、便捷的環境中實現康復,真正感受到醫療服務的溫度與力量。
(揚州日報-揚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