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體驗采摘樂趣
星空篝火、采摘垂釣、鄉愁研學、實景劇本殺……隨著鄉村游熱度不斷提升,近郊游、休閑游已成為西固區旅游的新熱點。不少市民在周末或節假日來到西固鄉村,品嘗鄉野美食、欣賞田園風光、感受鄉土人文、參與特色體驗。這背后是西固區盤活農村閑置資源、開發特色農旅商品、創新文旅消費場景,通過解鎖鄉村旅行的“N種可能”,打開了文旅深度融合的多面窗口。
清涼秘境體驗夏日閑趣
盛夏時節,熱浪滾滾。位于西固區東南10公里處、海拔2179米的金溝鄉熊子灣村,正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與豐富的鄉村體驗,成為蘭州近郊的避暑好去處。
關山驛站旁,搭帳篷露營的市民絡繹不絕。金關公路、金湖公路兩側,美麗農居林立。“處處是景、步步如畫,不愧是連續多年的關山自行車賽賽道,很多地方都能拍出好照片?!睌z影騎行愛好者鄒吉賢由衷感慨。
夏季正是水果豐收的季節,采摘體驗為避暑之旅增添了甜蜜滋味。
步入園藝村、青石臺村的林果園中,游客提著籃子穿梭其間,品嘗剛從枝頭摘下的鮮果?!斑@里的大接杏果肉橙黃、肉質細嫩,能吃出小時候的味道?!睂3舔屲嚽皝聿烧膭㈧o如此評價。
當夕陽西沉,馬家山村的“聽風露營地”會按時舉辦篝火晚會,游客們圍著火堆載歌載舞,暢聊生活,而偏好安靜的游客,則可以躺在帳篷里觀星賞月,感受“燭光微亮,一派恬靜”的山村夜色。夜宿的游客可以選擇在特色窯洞院落的土炕上入眠,體驗最地道的鄉村生活。
研學之旅觸摸鄉愁記憶
坐落于柳泉鎮東坪村的民俗文化中心散發著獨特魅力,在這里,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鐵芯子和八門拳獨樹一幟,共同訴說著往日繁盛的柳泉文化;古樸精致的農耕文化展覽館里,從春耕到秋收,從夏耘到冬藏,琳瑯滿目的各式農具講述著濃濃的鄉愁;民俗文化館中眾多的社火道具、非遺代表性項目展品,生動地展現了甘肅獨特的民俗文化。
東坪村通過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實施農旅融合園提升改造、中坪村旅游樣板村建設和農耕生活體驗園提升改造等項目,實現從游覽到實踐的定位轉換,形成鄉愁+非遺+農耕為一體的主題研學體系。
走進中坪村農耕生活體驗園,步道縱橫交錯,農灌水緩緩流淌,田間碩果累累。在這里,孩子們變身菜農,體驗勞動的艱辛和收獲的樂趣。“這是西紅柿,那是辣椒……”一進菜園,孩子們就開始辨認各種蔬菜。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小家伙們認識了多種蔬菜品種,也學習到了鐵耙、鋤頭等農具的使用方法。一個個“小菜農”干得熱火朝天,在鄉土中汲取營養,也體會到了農民的不易。
“當勞動成為認知世界的鑰匙,教育便有了穿透時空的力量,讓學生記住鄉愁,研學游才更有意義。”指導教師周麗說。
實景劇本殺解碼文化基因
河口,因河而興,因河而得名,因渡口而出名。這片承載著絲綢之路文明印記的土地,始建于漢代,興盛于明清時期,素有“金城西大門”之稱。作為古代商貿樞紐,它連接西域、巴蜀、吐蕃與長安,見證了霍去病西征、文成公主入藏等歷史事件。如今,河口鎮仍留存著大量明清時期的古民居,漫步窄巷便能觸摸到千年歷史的脈搏。
“遠道而來的客人們,歡迎來到這里。我們村最有名的要數祈福燈會了,每年都會有很多客人來?!焙涌诖妩h支部書記張鵬說。
在河口村的青磚灰瓦間,一場名為《紗燈秘境》的實景劇本殺正在上演。玩家手持紗燈穿梭于明清古建群,在破解“時空機關”的任務中,與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共同修復瀕危的河口紗燈技藝。這種文化體驗+角色扮演的新模式,讓古鎮日均游客接待量較去年翻番,暑期檔劇本殺專場門票提前半月售罄。而更深遠的影響在于,劇本殺的收入反哺了非遺保護與傳承,古紗燈工作坊已培養年輕匠人37名、復原清代紗燈紋樣23種。
“我們正在推進沿河景觀健身步道改造,要把河口打造成全省旅游集散地?!睆堸i介紹,古鎮正深挖區位優勢,未來將串聯周邊丹霞地貌與濕地資源,形成黃河文化+自然生態的旅游閉環體系。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董永前 通訊員 郭炯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