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上合組織10國外交部長圍坐長桌前,討論聲里藏著地區局勢的關鍵信號——伊朗外長阿拉格齊的發言,讓這場例行會議多了幾分緊迫感。這場由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主持的會議,原本是為8月底天津峰會做最后準備。10國代表逐一發言時,阿拉格齊的話鋒突然轉向:"6月的沖突讓伊朗付出沉重代價,我們需要上合組織的聲音。"
伊朗的請求很明確:希望上合組織成員緊急審議以色列的"侵略行為",公開譴責并將訴求提交聯合國。更深層的擔憂藏在數字背后——受沖突影響,伊朗上半年石油出口量同比下降27%,貨幣匯率波動幅度擴大至15%,經濟壓力下,伊朗不得不向地區合作機制尋求支撐。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資料圖)
王毅在雙邊會晤中給出明確回應。他沒有用復雜的外交辭令,而是直接列出四點支持:第一,伊朗維護主權的訴求,中方堅決支持;第二,面對外部霸凌,中方始終站在伊朗一邊;第三,伊朗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努力,中方會全力支持;第四,伊朗和周邊國家改善關系,中方樂見其成。這四點看似概括,實則覆蓋了伊朗最關心的安全、發展、外交三大領域。
這不是中方第一次為伊朗發聲。過去半年,王毅與阿拉格齊在雙邊場合見面,每次都會提到"反對武力威脅"。這次更明確表態:中方理解伊朗的安全關切,也注意到其通過外交渠道爭取和平的努力,會繼續為伊核問題政治解決發揮作用。
伊朗的急切,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上合組織在地區事務中的特殊分量。這個覆蓋中亞、南亞、西亞的綜合性組織,成員經濟總量占全球20%以上,人口超18億。對伊朗來說,加入上合不僅是身份認同,更是應對外部壓力的"緩沖帶"。比如,上合框架下的本幣結算機制,能讓伊朗石油出口減少30%的美元依賴。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資料圖)
但上合的支持也有邊界。作為非軍事同盟組織,它無法直接提供武器或軍事介入。不過,成員的集體發聲本身就是種威懾。當10個國家的聲音形成合力,任何單邊行動都要掂量后果。這種"軟力量",正是伊朗最需要的——既不會激化矛盾,又能讓國際社會看到伊朗并非孤立無援。
中東局勢的復雜性,在這場會議里顯露無遺。以色列背后的美國因素,始終是繞不開的變量。美方近期多次暗示,若伊朗"繼續支持地區武裝",將加大對以軍事援助。而伊朗的回應也很明確:任何外部干預都只會讓局勢更緊張。
更現實的挑戰來自西方。英法德等歐洲國家已放出風聲,若8月底前伊朗不接受新的核問題談判條件,可能重啟制裁。這些條件包括限制伊朗濃縮鈾豐度、擴大國際核查范圍,被伊朗視為"侵犯主權"。阿拉格齊在會議間隙對記者說:"我們需要的不是施壓,而是平等對話。"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資料圖)
這時候,上合的作用再次凸顯。伊朗的安全訴求不是"無理取鬧",而是應對現實威脅的必要反應。這種基于共同安全觀的共識,讓上合在調解地區矛盾時更具說服力。
對于中方的態度,阿拉格齊感謝中方給予伊方寶貴支持,表示伊方發展對華關系的意志更加堅定不移。阿拉格齊重申,伊朗明確不發展核武器,同時不放棄和平利用核能的正當權利,愿在平等尊重前提下盡快同各方開展談判協商,尋求政治解決伊朗核問題的途徑。
伊朗的訴求能否得到更廣泛響應?中東局勢能否出現轉機?答案或許就藏在這次外長會的細節里——當10國代表為同一個目標努力時,地區穩定的可能性,正在一點點增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