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智能芯’后,臥具挑選簡直太省力了!”7月17日,在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牡丹江客運段牡整備車間臥具洗滌廠房里,負責臥具清洗的職工們一邊通過芯片技術挑選臥具,一邊驚嘆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
今年暑運,牡丹江客運段創新采用數字化手段,為普速列車臥具植入芯片,實現全流程可追溯管理,不僅大幅提升洗滌和管理效率,也為旅客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適的出行體驗。這一舉措,不僅是哈爾濱鐵路數字化轉型的生動實踐,也為行業提供了可借鑒的智慧化管理樣本。
該段承擔牡丹江和佳木斯兩地間開往北京、大連、廣州、溫州、成都、煙臺等方向的多趟普速旅客列車乘務,每日需清洗床單、被套、枕套等臥具4萬余件。這些使用過的臥具從列車上撤下后,需經過分類、消毒、漂洗、烘干、熨燙、打包等多個環節,最終達到潔凈標準才能重新投入使用。然而,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臥具的清點、交接、洗滌等環節高度依賴人工操作。以臥具交接為例,每天需要10名工作人員進行點數統計,一旦出現數量不符或混入其他車次的臥具,還需反復核對,耗時耗力。此外,由于臥具需按車次固定使用,人工管理難以避免混批現象,影響服務質量。
“過去,我們每天光是點數就要花近兩個小時,而且容易出錯?!蹦档そ瓦\段牡整備車間主任焦永昌介紹,“尤其在春暑運高峰期,臥具周轉量大,人工管理的局限性更加突出?!?/p>
為解決傳統管理模式的痛點,該段在2025年暑運前夕引入RFID(射頻識別)技術,在臥具制作過程中植入微型芯片。這種芯片僅有紙片薄厚,耐高溫、防水、抗洗滌劑腐蝕,可經受反復洗滌而不影響功能。
芯片記錄了每件臥具的唯一編碼,并與車次、批次等信息綁定。臥具從入庫、上車、下洗、暫存到報廢的全生命周期均可追蹤。同時,該段還聯合技術廠商開發了“大容量芯片臥具清點通道機”,當裝有芯片的臥具通過時,系統可自動識別數量、批次及車次信息,大幅提升清點效率。
“以前10個人兩小時才能完成的交接工作,現在2個人20多分鐘就能搞定。”牡丹江客運段牡整備車間工作人員蘇毅表示,“而且系統能自動識別混入的非指定車次臥具,避免了人工疏漏?!?/p>
芯片臥具的應用,不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優化了洗滌質量管控。系統可精確記錄每件臥具的洗滌次數和使用情況,當某件臥具達到使用上限時,系統會自動提示更換,確保旅客使用的臥具始終符合衛生標準。
此外,數字化管理還減少了人為干預,降低了管理成本。客運段可通過后臺數據實時掌握臥具流轉情況,合理調配資源,避免浪費。據統計,暑運期間,該段預計將有5萬套芯片臥具投入使用,覆蓋管內主要普速列車。
“我們的目標是讓旅客用上更干凈、更安全的臥具。”焦永昌表示,“數字化管理不僅提升了我們的工作效率,也讓旅客的出行體驗更加舒心?!?/p>
芯片臥具管理,只是該段鐵路系統數字化轉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牡客在智能調度、設備監測、旅客服務等方面不斷探索,大力開展“數字牡客”創新服務,推動運營管理、安全生產、客戶服務等全鏈條智能化。芯片臥具管理的實踐,正是這一戰略的具體落地。
未來,隨著5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進一步應用,該段將進一步探索數字化管理服務模式,讓旅客的出行更加便捷、舒適。(中國日報黑龍江記者站 周慧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