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們將摩天大樓視為城市實力的象征。各地不斷刷新城市“天際線”,來證明自己的經濟實力。但就在這兩天的城市工作會議中,超高層建筑被戴上緊箍咒。——“嚴格限制超高層建筑,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未來,超高層的建設將被叫停!
按照中國《民用建筑設計通則》規定,建筑高度超過100米時,不論住宅及公共建筑均為超高層建筑。但各城市的“天際線”,可不止100米。據住建部數據,全國目前100米以上的超高層有超5000棟,200米以上的有867棟,300米以上的則有169棟。我們有多愛建摩天大樓?全球TOP10的高樓中,有6棟都在國內!分別是: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599.1米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530米的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和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528米的北京中信大廈。
辦公樓地標沖破“天際線”,就連住宅也要往“摩天”方向發展。據貝殼研究院在2021年發布的數據顯示,重慶、武漢、成都是最愛建“摩天住宅”的城市,重慶甚至有2219個小區樓層超過30層。(超高層住宅為≥100米的民用建筑,按照層高3米計算,相當于30層高)
雖然廣州的“摩天住宅”數量沒能進入全國前五,但近年來數量也在不斷增長。據南都=,最近五年間,有49個新建住宅樓盤樓層超40層。其中,2022年是超高層住宅的高光時刻,總共新建了16個超40層高的住宅小區。而從區域來看,荔灣擁有最多“摩天住宅”至少達15個,海珠有9個,黃埔有12個......廣鋼新城便是“摩天住宅”的聚集區,50-63層的中海花灣壹號,如今仍然站穩廣州住宅高度TOP1。
另外,廣紙新城、新塘、明珠灣、琶洲等,也是“摩天住宅”比較密集的板塊。
過去,能住上廣州最高樓,可是富貴的象征。例如位于濱江東的海珠半島,總層高31-43層,1996年首次開盤時,價格便高達1.2萬元/㎡。而因為是香港開發商開發,購房還需要用港幣。
圖源:鏈家后來,為將土地最大利用化,高樓越建越多,超高層住宅不再是“富貴”的象征,反而成為了大家不想要的“尾貨”。某樓盤銷售告訴樂居君:“很多人都不喜歡40層以上,一看樣板間都覺得太高了.....”而上述樓盤目前已是尾盤狀態,所剩房源基本上都在40層以上,還有少量二三樓。為什么大家不接受超高層?有人覺得會恐高,有人害怕電梯停運時爬樓梯,還有人擔心遇到災害時無法逃脫......而國家叫停超高層,就是因為安全問題!
據國家消防救援局公布的數據,2024年1-8月,我國高層建筑火災高達3.6萬起,超過了2023年全年的總和,共造成203人死亡。更可怕的是,高層建筑火災起數雖然只占總數的5.4%,但死亡人數卻占總數的15%以上。換句話說,高層建筑火災,逃生的幾率會低很多。國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監督司一級指揮長曾在發布會上表示,高層建筑火災風險主要有撲救難、業態多、蔓延快、疏散難四個方面。例如常用的消防云梯約50米右,只能到達15層樓,而國內最高的消防云梯也不過101米,最多只能到35層左右。如今,消防救援加入了無人機、機器人等新型裝備,有助于解決超高層火災救援難題。但相較其它建筑物來說,超高層消防救援的確面臨著更多挑戰。
從2020年起,住建部和國家發改委都曾先后發文管控新建超高層建筑。最高規格城市會議重提限制超高層建筑,更是表明了中央的決心。高容積率的超高層住宅將逐漸成為過去式,而低容積率住宅項目將會成為主流。在“好房子”國家標準中,明確限制了住宅建筑高度的最大值及建筑容積率。例如廣州建筑容積率需控制在3.1以下,最大限高為80米。
從今年上半年的供地情況來看,廣州已經在實行新規。低密地塊開始占據市場主流。其中,容積率在1.0-2.0涉宅用地成交4宗,創下了近四年來同時期最高記錄。
另外,據克而瑞數據,今年一季度全國容積率2.0以下的在售地塊占比達44%。“鴿子籠”時代終結,大城市的發展不用再靠高不見頂的摩天大廈來證明。讓大家住得更好,住得更安全,才是接下來的重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