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消息,2025年7月14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印度外長蘇杰生。這是時隔整整五年后印度外長的首次專程訪華行程。中方安排了高層親自會見,這一破例規格的外交禮遇,瞬間吸引了國際觀察家的目光。當中方高層與蘇杰生雙手緊握時,人們意識到:中印關系的微妙齒輪正在重新咬合。
對印度而言,當前國際局勢猶如一場復雜風暴。隨著全球權力格局加速重組,這個向來以“戰略自主”自居的國家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擠壓感。西方盟友的承諾日漸飄忽,傳統不結盟政策在現實利益前頻頻受挫。2020年邊境沖突后中印關系跌入冰點,但去年10月喀山金磚峰會上莫迪與中國領導人的歷史性握手,卻為兩國關系按下了“重啟鍵”。蘇杰生此行,正是印度在戰略迷宮中重新校準方向的關鍵一步。
蘇杰生(資料圖)
蘇杰生表示,莫迪總理同中國領導人喀山會晤后,印中關系穩步改善。印方愿以領導人共識為指引,保持印中關系發展勢頭,推進互利合作,加強在多邊機制中的溝通協調。印方支持中方作為輪值主席國辦好今年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
中方給予的高規格接待并非偶然。中方高層在會談中清晰傳遞出核心信號:作為擁有28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和“全球南方”重要成員,中印唯有做“相互成就的伙伴”才能實現真正的“龍象共舞”。這一表述直接呼應2024年喀山共識,也點明了印度在地緣棋局中的最優選項——放棄零和博弈的舊思維,與中國共同書寫亞洲崛起的新篇章。
蘇杰生(資料圖)
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2019年8月蘇杰生初任外長時也曾滿懷熱情訪華,但次年邊境沖突卻將兩國推入深淵。如今再回首,那場對抗給印度帶來了什么?軍事對峙消耗國力,錯失發展機遇,外交空間反而被壓縮。而當蘇杰生坐在北京會談桌前,他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中印關系的溫度計,直接決定著新德里在國際舞臺上的回旋余地。
多邊舞臺正成為檢驗誠意的試金石。當蘇杰生承諾“支持中方辦好上合峰會”時,會場里飄過一絲微妙的沉默——畢竟過去幾年莫迪屢次缺席峰會,只派外長代行。這種若即若離的態度,與印度明年將主辦金磚峰會的現實形成辛辣諷刺。中印若能趁今明兩年相繼舉辦上合、金磚峰會的契機實現領導人互訪,將是跨越信任鴻溝的歷史性一步。
莫迪(資料圖)
莫迪政府站在戰略十字路口。繼續在東西方間騎墻?執著于不切實際的大國幻夢?喀山會晤九個月來的實踐已給出答案:當中印關系重回正軌,新德里才真正握住了“地緣穩定性”的鑰匙。蘇杰生向中方通報進展時強調“國際形勢復雜”,這坦誠背后,是印度精英層對既往投機外交的深刻反思。
龍象共舞的樂章能否奏響,終究取決于莫迪的選擇。當蘇杰生帶著北京傳遞的清晰信號返程,新德里的決策者們需要明白:國際政治的潮水從不等待猶豫者。抓住中印關系健康發展的戰略機遇,才是印度在大變局中贏得未來的關鍵一招。歷史正在等待一個超越短視的答案——這或許就是北京破例接待背后最深的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