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特朗普下令向烏克蘭運送武器,扮演了半年“和事佬”的美國,終究還是走回了老路。
然而,聽到美國恢復援烏的消息,歐盟為何笑不出來?俄羅斯這邊又有什么底氣,認為特朗普是在虛張聲勢呢?
據央視新聞報道,日前特朗普在視察馬里蘭州安德魯斯聯合基地時,透露美國將向烏克蘭運送“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
難不成,自覺促和失敗的特朗普,惱羞成怒之下,認同了當年拜登的立場?其實不然,盡管特朗普沒有透露這次軍援的規模,但強調錢會由歐盟來出。
也就是說,美國的援助不是免費的,而是必須花錢買,但依舊會保留美國援助的名頭,而不是歐盟援助。
“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
這就很有意思了,因為這代表特朗普最后名利雙收,歐盟反而要花雙倍價錢,一邊支出美國的那一份,一邊再以自身名義援烏。
對烏克蘭而言,只要能拿到軍援就行,誰援助都無所謂,而在俄羅斯眼里,就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了。
得知美國重新援烏之后,普京的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給出回應,既沒有對美威脅警告,也沒有指責特朗普破壞談判,反而強調在俄方看來,美方仍將通過政治和外交途徑解決烏克蘭問題。
普京一方的底氣從何而來?客觀而言,或許在于三個方面。
佩斯科夫
首先,特朗普說是援助烏克蘭,但其實是跟歐盟做著軍火生意,這就沖淡了其中的政治意味,也給俄羅斯傳遞了一個信號,那就是特朗普并不想像拜登那樣,帶著美國過多干涉俄烏沖突。
其次,為了討好美國,歐盟的壓力更大了,而這種強行花錢“抱大腿”的行為,反而進一步證明,他們沒有信心單獨面對俄羅斯。
但這種利益撐起的場面,又能維持多久呢?
最后,普京現在的主要目標,是以當前戰線作為結果,結束這場沖突,美國出售防空性質的武器,對戰場的影響并不算大,所以在俄方看來,改變不了大局走向。
特朗普對俄施壓
不過,特朗普的這道命令,還包含著一定的威脅含義,代表美國有可能站回烏克蘭那邊,答應澤連斯基的訴求,重新對俄施壓。
而且,歐盟對美國的妥協,也意味著美歐之間的利益關系,變得更加密切,在美國眼里,這場戰爭已經變成了一場生意,既然是生意,特朗普想的恐怕將是如何維持下去,而不是盡快結束。
所以,特朗普自上臺之后,下達的第一道援烏命令,對局勢來說是極為不利的,有了軍援,澤連斯基的心思也不會在談判上,這場戰事或許還會持續很久。
然而,戰場持續的越久,對烏克蘭的傷害就越大,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特朗普找歐盟買單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烏克蘭已經交出了一半礦產,美國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但是,歐盟現在可還餓著呢,澤連斯基要拿什么回報這份“恩情”,填飽歐洲的肚子呢?或許,俄方眼中烏克蘭四分五裂的未來,真不是危言聳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