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枚導彈封死出口,伊朗總統遭“死亡圍獵”,反讓親美派被壓制?
歷史一再證明,對敵人的妥協,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在強權政治的叢林里,妥協換不來和平,唯有自立才能贏得尊嚴。
這一點,在不久前爆發的伊以沖突中就再次應驗。關注伊朗局勢的朋友應該知道,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是個改革派,主張通過談判來解決核問題,說白了就是對美西方抱有幻想。
然而,就在核談判的關口,以色列的襲擊,徹底打碎了他的幻想。據觀察者網最近援引外媒的爆料,以軍當時在對伊朗轟炸的過程中,伊朗德黑蘭西部沙赫拉克加爾布的一棟政府大樓內,一場精心策劃的暗殺行動悄然展開。以色列六枚精確制導導彈直撲建筑出入口,試圖通過封鎖逃生通道、切斷空氣流通的方式,把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等一眾核心決策層一鍋端。
襲擊發生時,佩澤希齊揚正和多名高官在底層召開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緊急會議。以色列的導彈不僅封鎖了所有明面出口,更切斷了電力供應,試圖制造關門打狗的絕境。所幸伊朗早有準備,通過秘密通道完成撤離。
伊朗半官方媒體法爾斯通訊社披露,以軍還同步襲擊了其他多個可能的會議地址,顯然,以色列確切掌握了伊朗高層的所有動態和行蹤。從這也再次說明,伊朗內部早已被滲透成篩子,盡管伊朗事后逮捕了一批小蝦米,但核心內鬼依然沒有落網,這一直是懸在伊朗高層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死里逃生后,佩澤希齊揚的立場發生根本轉變。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他公開譴責以色列的戰爭罪行,并宣稱愿為伊朗流盡鮮血。估計他也想通了,當作為一國總統的自己都成為暗殺目標,任何妥協政策都會失去政治合法性,伊朗的民眾也不會答應。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次襲擊對于伊朗,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以色列不但想要斬殺佩澤希齊揚,甚至就連伊朗的精神領袖哈梅內伊都不想放過,內塔尼亞胡曾公開揚言,要清除哈梅內伊,如此猖狂的態度,也促使伊朗保守派和改革派暫時放下分歧。這種全國性共識的形成,某種程度上也算得益于以色列的助攻。
六枚導彈沒有擊垮伊朗,反而成為強硬派壓倒親美派的契機,迫使他們在生存威脅下放棄幻想。這也再次說明,當外部壓力突破閾值,妥協退讓只會加速權力崩塌,堅定斗爭反而可能贏得生存空間。
對于國際社會來說,伊朗的轉向也預示著更復雜的挑戰,因為為了躲避今后可能的打擊,伊朗的核設施必將更加分散,所謂核不擴散機制將形同虛設。當然,美西方動不動就斬首的手段,也勢必會引發更多國家效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