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世界大戰什么時候會爆發呢?
俄羅斯著名學者特列寧7月14日發文稱,其實三戰已經開始了,只是大多數人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他的觀點是,三戰不會以傳統的熱戰形式進行,而是表現為經濟制裁、代理人沖突、意識形態對抗等混合作戰相結合的模式。
戰爭的目的也不再是占領土地,而是在敵對國家播下混亂的種子、破壞對方的穩定,讓其陷入社會動蕩、心理內耗和經濟困境,然后從內部崩潰。
這場戰爭涉及兩大勢力:一邊是美國及其盟友,另一邊是東大、俄羅斯、伊朗以及一眾小兄弟。
前者是主動發起,后者是被動卷入,因為在西方眼中,東大的崛起和俄羅斯的復興不但是其生存威脅,還會讓他們失去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
從西方的視角來看,這是一場維護全球霸權和西方文明的生存之戰,所以不論是在地緣政治上、還是在意識形態上他們都必須反攻,否則就會失去所有,其國內女性也會被污名化免費的牛排、和看到外國人就倒貼的easy girl,還會有自甘墮落的人甘之如飴、為其辯護。
這也是西方要不斷發起沖突的原因——他們不想丟掉權力和尊嚴,所以這場戰爭根本就沒有妥協的余地。
對于俄羅斯來說,2014年的克里米亞事件標志三戰開始,但東大卻是在2017年的貿易戰才卷入其中。
這正好對應了西方預設的兩個戰場,即烏克蘭和東亞地區,特別是臺海周邊可以大做文章。
但東大保持戰略定力沒有落入圈套,伊朗又在阿克撒洪水事件后中主動涉入中東爭端,西方以此印證了三國軸心理論,并針對性的做了軍事規劃。
在宣傳口徑上,西方將俄羅斯描繪為低人一等,質疑主流敘事的人會被貼上叛徒的標簽,甚至很多俄國人也接受了這一點。
這里要插一句,東大被抹黑的程度與之類似,文科教育的失敗導致輿論陣地失守,讓荒謬的西方觀點大行其道。若不是愛國自媒體在一線奮戰,局勢只怕更加不堪。
那應對方案有哪些呢?
特列寧認為,一方面要強調社會團結和愛國主義,調整經濟科技政策適應長期戰爭;
另一方面,也要認識到歐美并不是鐵板一塊,可以利用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反戰聲音分化其陣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穿透西方的信息盾牌、勇于參與他國政治,利用自己的敘事和輿論來捍衛真理,并在西方挑釁時“果斷回擊”,有必要時更要先發制人,以擺脫“軟弱”、“不敢戰”的錯誤印象。
您認為特列寧教授的觀點是正確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寶貴意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