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96000殯葬服務熱線開始試運行。27歲的張小暖(化名)第一次走進96000殯葬熱線接線服務大廳時,看著96000熱線標語寫著“以人為本、公平公正、便捷高效、服務民生”,頓時心里油然升起一股為民服務的使命感,從她改變自己的職業選擇,決定成為一名熱線接線員起,她就認定了這是件有意義的事情。
96000殯葬服務熱線大廳 陳娟/攝
張小暖生活照 受訪者供圖
質疑:“晦氣得很,趁早辭職!”
從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后,張小暖的第一份工作是電話推銷。每天重復相同的工作內容,每月的KPI更讓她疲于奔命,她迫切地想改變這種日復一日的工作模式,去做些真正有意義的事。
正在這時96000殯葬服務熱線的招聘信息吸引了她,樂觀開朗又富有責任感的她毅然邁入了接線大廳,應聘上崗,經過專業的培訓后成功轉正。
得知張小暖入職了96000殯葬服務熱線接線員,親戚朋友都被“殯葬”兩個字震驚,露出難以理解的表情?!澳阋粋€女娃兒家的,去干啥工作不好,這晦氣得很,趁早辭職!”親戚到張小暖家還沒坐上多久,就借口走了。朋友聚會間,談及她的工作時,大家也會表露出好奇,更多的是緘默不言。
“只要我知道我自己做的是正確的事,我就不怕他們的不理解?!眱刃膹姶蟮膹埿∨嬖V記者道,即使沒有人理解她的工作,她也從來沒有動搖過這份初心。在她面對周圍人的質疑時,她的另一半也總是站出來說:“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更何況我們小張的工作,是幫助無措迷茫的人,給他們提供幫助,這有啥好晦氣的!”
認可:“感謝你幫助我送奶奶最后一程”
轉機發生在一通電話中。
那天,張小暖接到多年好友的電話,電話之中對方的語氣略顯焦急和無措,長期從事接線工作的專業敏感,讓張小暖一瞬間就猜到可能是家中有親人逝世。
“幫幫我!奶奶突然‘走’了,我不太懂治喪流程,該怎么辦……”電話那頭的好友焦急又無措道。
“你們需要帶上逝者和喪事承辦人的身份證,開好死亡證明,記得運輸遺體前撥打96000殯葬服務熱線……”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張小暖為朋友介紹了殯葬惠民政策,告知了正確的治喪流程。電話那頭的朋友很感激,但也很羞愧,“當時我們還笑你,覺得工作晦氣。但真的感謝你幫助我送奶奶最后一程?!?/p>
在面對質疑時,張小暖從不爭辯,也不強行灌輸自己的想法,而是在合適的契機,讓他人真正拋下成見,正確看待和接受殯葬工作的意義。
堅守:“24小時從不斷線”
96000殯葬服務熱線已運行十年,張小暖也陪伴了熱線來電的市民十年,她一直堅守在這個崗位上,默默在市民迷茫時,照亮引導他們。談及熱線十年來最大的改變,張小暖露出愉悅的笑,“用我的話總結可能有失公正,我給你講講這個故事。”
六月下旬,市民唐嬢嬢打來了一通“感謝來電”。唐嬢嬢的母親去世,因為對市面上質量參差不齊的殯儀服務機構不信任,她了解到96000殯葬服務熱線是民政局運營的一條24小時公益熱線,于是來尋求幫助。最終,由張小暖為唐嬢嬢就近推薦了三家服務機構。唐嬢嬢順利辦完了喪事,特別打來感謝了電話。
“從前我們不喜歡‘一條龍’覺得他們賺了差價,親戚朋友還遇到過加價優先轉運遺體的事,沒個熟人生怕被宰。有了這個熱線好啊,你們這些妹兒都算我們在殯儀館的‘熟人’?!睍r至今日,張小暖都對唐嬢嬢的話記憶猶新,這讓她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所堅守的崗位是被需要且有意義的。
記者手記:
當熱愛成為光源,連告別都能被照亮
采訪完張小暖后,她的積極樂觀和對正確事情的堅持也深深地影響著我。十年過去,她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和責任感猶在。她會積極向身邊的人傳遞“綠色殯葬”理念,倡導簡單地辦喪事,讓告別的悲傷被溫情的光環繞。如今的96000熱線制度越加完善,人文關懷也更加人性化。定期舉行的培訓不僅規范了接線員們的日常工作,更讓接線員們自我成長。
張小暖分享了一句工作感悟給我——“生盡歡,死無憾”。她說,希望大家暢快地享受生活,不留遺憾。
多知道點:
“96000”重慶市民政局官方殯葬服務熱線,第一時間聯系正規殯葬服務單位辦理殯葬事務,24小時提供業務辦理、信息咨詢、投訴舉報、悲傷撫慰等一站式服務。
96000,溫情守候,為民解憂!
記者 陳娟 陳丹
編輯:蔣麗霞
審核:何英
主編:羅再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