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都是別人在說周星馳的壞話,可誰聽過周星馳說某個人的壞話?
關于周星馳,很多人都對他有意見,從電影公司的老板、導演、演員,到他的前女友、合作伙伴,說周星馳好話的不太多。
所以網絡上很多人都以為“周星馳沒朋友、缺少人情味、太自私、花心”之類,對此,周星馳不是不知道,但他也不辯解。
沉默才是最大的蔑視,大家層次不一樣,有什么好說的呢?
事實上周星馳是有朋友的,比如舒淇、張柏芝、張學友等,都是他的朋友。至于有人拿吳孟達說事,兩人確實多年的拍檔,但正所謂白發如新,他們并不是志同道合的一類人。
周星馳,沒有朋友?一個從不說人壞話的人沒朋友,那就不是他的錯
看王晶、陳百祥等人談周星馳,說跟周星馳做朋友很難,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就是拍戲、工作可以,但私下里聊天就是不投機。
比如陳百祥在拍戲期間找周星馳聊天,想找個共同話題和愛好拉近距離,就問周星馳喜歡什么,他想著要是喜歡打球可以一起打球,打游戲可以一起打游戲,結果沒想到周星馳的回答是他喜歡梵高。
這就讓人無語了,一盆涼水澆下來,就像你喝北京二鍋頭別人喝羅曼尼康帝,兩個人根本就是兩路人,沒有辦法發展友情了。
人和人的關系就是這樣,你以為他是拒人千里之外,或者是裝風雅,實際上周星馳母親是大學生,流落到香港有做過裱畫的工作,那周星馳小時候耳濡目染,喜歡個性跟他類似的梵高也不奇怪。他母親后來也講過周星馳上學期間美術很好。
所以錯不在于周星馳,如果強行說他有錯,那也是因為他不肯“和光同塵”,變得跟周圍的人一樣。
天才都是孤獨的,其實每個人也都是孤獨的。
有的人表面看周圍人都是朋友,整天都跟朋友在一起,但一個朋友眾多的人,換個角度看也可以說沒有朋友。
當我們到了中年階段就會明白這點,人這輩子會遇到過很多人,有的人還曾形影不離,但到了五十歲后還能稱得上朋友的人,不會超過5個,甚至一個都沒有。
從來都是一個人。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大家都是漂泊異鄉,或許有緣分相遇相識,但終究會分離。
古今中外,不管是梵高、愛因斯坦,還是卓別林、愛因斯坦,各行各業的天才人物都是孤獨的,他們周圍沒有同類。
還有喬布斯、馬斯克這樣的人都是一樣,他們有合作伙伴,有同事,有伴侶,但要說肝膽相照、志同道合的朋友,還真沒有。
山至高處人為峰,海到盡頭天是岸。
大多數人很早都接受了世俗的觀念,養成了勢利心,容易趨炎附勢,除了貪圖利益之外就是吃喝玩樂。
他們身邊都是同類,所以就以為別人都是如此,也就對跟自己不一樣的人恨之入骨。盡管他們也不曉得這種恨意是從何而來,反正他們就是看不慣。
在娛樂圈,一個人在沒有成名的時候周圍都是心機和勢利,而一旦成名了那就都是笑臉,圍著你叫哥,這是人之常情,也是庸俗。
周星馳在香港拍戲成名的階段,周圍大多數演員和行內人士都習慣性圍著大老板拍馬屁,而大佬也習慣了周圍人這樣對他,在他看來是自己賞飯給這些人,這些人就必須捧自己的臭腳。而在大家都卑微匍匐的時候,有人卻鶴立雞群,那就難受了。
別人都能伏低做小,你為什么不能?周星馳其實是吃過苦頭的,《少林足球》擦皮鞋的情節,《喜劇之王》里的各種細節,都是源自現實,周星馳不喜歡人欺壓人這套,所以他就不被人喜歡。《功夫》是周星馳的一大難關,究竟是誰在背后搗鬼?圈內人大都知道。
內心敏感、重情義的人,受過傷害的人,善良的人,就容易憂郁。
小人唯有拼命否定和抹黑那些自己看不慣的人,才能讓自己心里好受一些。
周星馳不是自私而是認真,庸俗鄙陋的人往往覺得別人應該怎么對他,總以為自己是什么人,自以為是,自作聰明。
他不明白的是,別人之所以疏遠他,就是因為看透了他的本性。一個自拔于流俗的人,自然不肯自甘墮落。而且周星馳的價值觀和創作理念跟別人不一樣,他就是認真,這也容易得罪人。
畢竟多數人都是內心脆弱,容易把認真當成刁難,把自卑當成自尊,假如周星馳也講人情世故,也學著虛情假意,那他就成不了周星馳,世上沒有油滑的天才,一個人要沒有個性和品味,那就成不了藝術家。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被詆毀被攻擊是優異者的宿命。
按道理說,以周星馳的藝術成就他本來可以獲獎無數,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他為自己的不妥協付出了很大代價。幸好,觀眾是站在他這邊的,關注喜歡看誰的作品是評委說了不算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