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文明的社會,既要尊重老人、敬愛老人,也必須幫助他們建立起明確的法律和規則意識
據澎湃新聞報道,據網友反映,7月17日,遼寧朝陽一老年徒步團列隊準備出發時,阻擋了兩輛消防車和一輛救護車通行。此事也很快在網上引發熱議。
相信公眾看到視頻后的第一反應都是,如果因為老年“暴走團”的阻礙,誤了消防車、救護車的救援或者救治,那可怎么辦?從視頻內容看,雙方僵持一兩分鐘,最后各讓一步。盡管如此,老年“暴走團”在讓路時,還是堅持“列隊出發”,那緩慢悠閑的步伐,實在讓屏幕前的網友看得著急。
發布視頻的網友表示,當時三輛車是去執勤,非緊急任務。消防法規定,阻礙消防車執行任務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治安管理處罰法則明確,阻礙執行緊急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等車輛通行的,可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這次雖非緊急任務,但“暴走團”已經走到了違法的邊緣,仍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如果碰巧路上真發生了火災,或者路上真有病人需要急救,那可都是分秒必爭的大事,如果因此被耽誤了,誰來負責?
可以理解,“暴走團”一直是時下老年人所能選擇的既實惠又方便的鍛煉方式。但是,任何活動都應該在合理的規則范圍內進行。
尤其是,這次“暴走團”阻礙的是代表社會公共利益的消防車、救護車。因此,執法部門應該采取措施,讓老人為錯誤的行為付出代價,也應該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到底錯在哪里。
根據媒體報道,景區管理人員表示,事發地點在景區內道路,“將請示領導再作答復”。而當地文明辦也已經“接到網友反映,已記錄將作處理”。當地派出所工作人員回應稱,這個是素養問題,會聯系負責人進行批評教育。那么,公眾同樣關心的問題是,景區內怎么會出現如此大規模的“暴走團”,是否已經影響到了景區內其他游客的正常通行?景區平時有沒有相應的管理措施?當地文明辦又是否在日常工作中關注到此類現象,有沒有及時對老人進行引導?
總而言之,人是環境的產物,個體是怎樣表現的,往往取決于背后的社會和法律環境。一個文明的社會,既要尊重老人、敬愛老人,也必須幫助他們建立起明確的法律和規則意識。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金宇
編輯 尹曙光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