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的人說‘文件是內部的,你不用看’,這合理嗎?”不少農民朋友遇到過這種事,其實征收文件必須公開,不給看就是違法,全國鄉村振興調研中心提醒大家這3類文件你大膽去要,有法律撐腰!
一、這3類文件,必須公開,躲不掉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13條、第15條明確規定,征收決定、補償方案等文件應當及時公布,接受公眾監督;被征收人有權查詢征收范圍內房屋的權屬、區位等調查結果。
具體來說,這幾樣文件你必須能看到:
征收決定:蓋著市、縣政府公章的正式文件,寫清楚“為啥征地”“征哪塊地”“從哪天開始”,得在村里公告欄貼至少30天;
補償方案:明確每畝地補多少錢、安置房在哪、搬家費給多少,不能藏著掖著;
調查結果:征收前對每家每戶房屋面積、地上附著物(果樹、大棚)的登記清單,得讓大家核對簽字。
去年有個村征地,村民要求看補償方案,村里說“還在研究”,其實是想壓低標準,最后在鄉鎮政府督促下才公開,大家發現方案比最初說的每畝少了2000元,及時提出修改意見。
二、不給看?這2招讓他必須給
直接要,理直氣壯:找到征收工作組或村委會,說 按《征收條例》,我有權看這些文件,麻煩給我看看復印件”。對方要是推托,就問“是不是沒有合法文件?”一般都會心虛;
找上級反映:不給看就向鄉鎮政府或縣自然資源局投訴,帶著身份證和土地承包證,說明“XX 村征地,不給看征收決定和補償方案”。按《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相關部門會督促公開,15個工作日內就得給答復。
有位老鄉更聰明,直接打12345政務熱線,說“征地文件不公開”,三天后村里就把文件貼出來了,還特意打電話讓他去看。
三、記住:不看文件就簽字,等于閉眼跳坑
征收文件里藏著很多關鍵信息:比如征收是否經過上級批準、補償標準是否符合當地規定、安置房有沒有房產證。這些不看清楚就簽字,很可能吃大虧——有人簽了字才發現,補償方案里寫的安置房是“小產權房”,想反悔都難。
征地關系到自家土地和補償,別不好意思要文件。公開是規定,查看是權利,對方不給看,咱就依法維權。你征地時看到這些文件了嗎?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