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潘慶芳 劉昌順 徐圣逆
盛夏時節,荊楚大地持續高溫。群山環繞的湖北省遠安縣花林寺鎮龍鳳村兩車道的石百路路邊,海拔800多米的山里人家農家樂涼風習習,游客李先生與朋友一行,坐在40多年的桂皮樹下品茶聊天,“上次我們就是在這看到了彩色祥云?!?/p>
山里人家農家樂老板韓家芬忙著給客人準備晚餐時說:“家門口通往百里荒的公路修建時,我和老公2023年從浙江溫州回來,去年路修通后,湖北省交通運輸廳駐龍鳳村工作隊(以下簡稱駐村工作隊)幫忙協調新增變壓器,一些住在百里荒的客人喜歡來用餐,還說我們這是百里荒的后花園,既有特色菜又實惠,民宿客房8月已預訂滿了?!?/p>
農家樂不僅讓韓家芬回鄉團聚創業,還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經常送菜來的脫貧戶張代貴說:“小韓家的農家樂,讓我自己種的菜變成錢。”
要想富先修路。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定點幫扶龍鳳村以來,將交通建設擺在優先位置,5年過渡期投入330余萬元壯大集體經濟,將沿路農房改造成客房,斑駁老舊的土石房變成主題民宿,村民用閑置房屋出租,吃上“旅游飯”,提升景區服務設施。2024年省交通運輸廳幫扶改造的13.4公里的石百路竣工,路面拓寬至6.5米,將龍鳳村與百里荒景區緊密串聯。
如今,龍鳳村的通組循環路也修通了,昔日的泥巴路被拓寬、硬化、刷黑,延伸到村民家門口。路修好了,游客來了,龍鳳長壽館景觀區、龐家灣拈花谷民宿區、店子埡農耕體驗區、百里荒高山康養區等多個景點也依次建成,村民搭上了鄉村游的致富快車。
順著山里紅農家樂指示牌,車輛從兩車道瀝青路轉入水泥路直達二組鮑澤新家??烊丝煺Z的他說:“沒有省交通運輸廳的駐村幫扶就沒有這么好的路,沒有駐村工作隊的扶持就沒有我的幸福生活,‘鐵腳板工作隊’名副其實?!?/p>
1969年出生的鮑澤新,出生第46天時,他的姐姐抱著他在屋里烤火,一不小心,火燒著了他的衣服,燒傷了他的左右腳和左手,成了一個殘疾人。駐村工作隊引導和鼓勵他發揮特長發展種植養殖業。如今他不僅種植3畝多綠色蔬菜,還利用山地種植黃精等藥材,還養殖羊、豬、雞等,年純收入5萬多元,成為致富模范。
駐村工作隊隊長邵紅勇說:“鮑澤新不僅自己致富,還無償幫助村民指導種植養殖技術?!?/p>
鮑澤新的妻子姜莉忙著殺雞,“山上散養的土雞,都是百里荒客人訂單式宰殺,路又好,我再送到酒店。我早上到百里荒賣自己種的菜,有時一天營收超2000元?!?/p>
傍晚時分,蟠桃種植大戶、村民龐紅斌家的空調房里桃香撲鼻,“多虧了省交通運輸廳幫扶,不僅引導我們種桃,還幫助我們銷售桃子,今年已幫助我銷售蟠桃超萬斤?!?/p>
蟠桃裝車后,龐紅斌啟動自己的愛車鄂E96288時說:“上午送了千余斤蟠桃,這不剛接到電話,馬上送些蟠桃到宜昌物流園去?!?/p>
龐府山莊經營者龐鐵成說:“現在路又寬又好,周邊游客自駕過來,我自己老屋改造成農家樂、民宿,現在平均一天收入大概七八百或千元左右?!?/p>
龍鳳村黨支部書記薛明華說,駐村工作隊突出產業振興,著力構建“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聯農帶農新格局,將全村有勞動力的幫扶對象,全部納入楚園春、龐家灣農業發展合作社幫扶體系,實現“干活有崗位、生產有指導、銷售有渠道、增收有保障”。
在駐村工作隊幫助下,自幼右腿殘疾的祁世龍成了種養能手,還被選為小組長,用自己所長當起村里義務“獸醫”和“貨郎”,實現了收入增長。
路暢業興活古村,龍飛鳳舞繪新圖。遠安縣政府副縣長彭長征說:“2024年龍鳳村集體收入34萬元,全村98戶脫貧戶監測戶人均純收入17582元,增幅5.8%。龍鳳村已是國家級森林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拈花谷旅游區更是獲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