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藝術專業順應時代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互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興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沖擊著傳統藝術領域,藝術的表現形式、傳播途徑和創作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傳統的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不再是藝術的全部,數字藝術、交互藝術、新媒體藝術等新興門類不斷涌現,它們與科技深度融合,創造出了令人驚嘆的藝術體驗。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藝術專業若墨守成規,便難以培養出適應時代需求的人才,眾多高校的藝術學院也因此積極求變,銀川科技學院藝術學院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銀川科技學院藝術學院有著深厚的發展根基。其前身為藝術與傳媒學院,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拓展以及專業學科建設的需要,2020年正式組建為藝術學院。在學科建設方面,學院成果顯著。環境設計專業作為自治區產教融合示范專業、自治區級一流專業,其教研室更是自治區級一流基層教學組織;藝術設計學專業同樣為自治區級一流專業。并且,學院在建或獲批自治區級一流課程達 13 門,為高質量教學提供了堅實保障。
學院的師資力量十分雄厚。擁有全國優秀教師、國家級一級美術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以及寧夏回族自治區普通高校教學名師等。這些優秀的教師不僅具備深厚的學術造詣,還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為學生提供專業且實用的指導。
而為了更好的順應時代發展,學院還在不斷進行改革,對各專業課程設置進行優化。環境設計專業的課程調整上,弱化部分軟件工具課,增設數字媒體、AI/AR 課程,保留手繪教學;實踐中通過實地考察、作業講解復盤、引入校企項目和設計大賽,提升問題解決與演說能力。藝術設計學專業中,優化書籍裝幀設計(保留基礎原理,轉向數字媒體設計),重估數據可視化設計必修屬性;新增視頻制作課,并立足當地,開發寧夏葡萄酒產業相關跨學科模塊。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作為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參與專業,與前兩者協同發展,側重數字化視覺傳達,培養能用計算機新媒體工具創作的復合型人才。
各專業的培養核心方向明確,堅持能力導向,打破 “重技術、輕創意” 的傳統模式,強調藝術鑒賞、設計思維、跨學科協作及 AI 工具應用能力,注重創意與市場需求的結合;注重區域適配性,結合寧夏本地產業如葡萄酒、文化 IP 和行業趨勢如智慧城市、沉浸式空間,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體系,提升學生對區域市場的適配性;推進校企協同,通過引入企業真實項目、同步行業技術更新、吸納企業專家參與課程設計,實現 “理論教學 - 實踐鍛煉 - 行業對接” 的閉環培養。
銀川科技學院藝術學院始終保持著積極改革的昂揚姿態,使得學院始終能夠培養出更能適應社會發展的優秀學子,能夠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也為學院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提升了學院在藝術教育領域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如果你也有志于此,那么銀川科技學院藝術學院將會是你的最佳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