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人民網倫敦7月17日電 (記者許立群)7月15日,倫敦金融城市政廳見證了中英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時刻,由英國中華總商會文化藝術交流專業委員會與英國蕭伯納學會聯合舉辦的"慶祝蕭伯納獲諾貝爾文學獎一百周年暨紀念蕭伯納1933年在上海的歷史性訪問"活動在此舉行。這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重溫了這位文學巨匠與中國的不解之緣,也展現了中英人文交流的深厚底蘊。
1933年2月17日,77歲的蕭伯納在上海與宋慶齡、魯迅、梅蘭芳、蔡元培、林語堂等中國名人的歷史性會面,留下了"東方世界的未來是你們的"的著名贈言。92年后的今天,在蕭伯納曾活躍的倫敦金融城,來自中英文化、藝術、媒體、商務、金融、科技等各界嘉賓參觀了市政廳國宴廳、羅馬圓形劇場、市政廳圖書館、畫廊等歷史遺跡,共同探尋文明互鑒和文化遺產傳承的價值。
第695任倫敦金融城市長邁克爾·雷蒙德·梅內利親臨活動并致辭。這位畢業于蕭伯納參與創立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市長,深情回顧了1933年蕭伯納中國之行、尤其是訪問上海的歷史意義:"當蕭伯納寫下'起來,中國!'的贈言時,他預見的是東西方文明平等對話的未來。”
第695任倫敦金融城市長邁克爾·雷蒙德·梅內利出席活動并致辭。主辦方供圖
梅內利從1983年起就多次前往中國的經歷,親眼看到了中國巨大的變化和發展。他強調,人文交流的重要性甚至更甚于經貿、金融往來,因為人文交流和文明對話可以加深彼此了解和理解,從而達成更長久的合作伙伴關系。他還用中文祝福英中關系發展更美好。
蕭伯納學會主席莫琳·克拉克·達比表示,蕭伯納被認為是莎士比亞之后最偉大的英國劇作家之一,她很高興看到蕭伯納的諸多作品都被翻譯成中文,并被很多人喜愛。英中都有豐富多彩的藝術和文化,希望以此紀念活動為契機,今后加強中英之間戲劇、藝術、文學、音樂等多方面的交流和對話,增進理解和合作。
蕭伯納學會副主席、國際戲劇制作人默里·羅森塔爾分享了他制作蕭伯納劇目的歷程,詮釋了這位著名劇作家對當代戲劇的深遠影響。羅森塔爾曾制作七部百老匯劇目和兩部西區劇目,獲得三項托尼獎和一項奧利弗獎,這是美國和英國戲劇界最高榮譽。
倫敦西區女高音喬治·莫特拉姆演繹了京劇《梨花頌》與根據蕭伯納名著改編的音樂劇《窈窕淑女》選段,巧妙呼應了1933年蕭伯納與京劇大師梅蘭芳在上海的藝術對話,展現了跨越世紀的戲劇回響。
《歐洲時報》英國負責人李強表示,本次活動填補了英國紀念蕭伯納中國之行的空白,也開創了中英文化交流的新范式。正如蕭伯納所言:"人生不是一支短蠟燭,而是一支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這把文明的火炬,正在新時代的中英交往中煥發新的光芒。
出席蕭伯納紀念活動的中英嘉賓在倫敦金融城市政廳內合影。李海明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