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棋局局新。隨著俄烏局勢持續生變、不斷升級,誰也無法確定,這場曠日持久的大戰何時能落下帷幕。
盡管,俄烏雙方都對和談持開放態度,但在前2輪的俄烏直接談判中,并沒有取得有效成果,而第3輪談判也不知何時能夠開啟。
并且,一向支持結束俄烏沖突的美國,近期也多次改變態度,先是特朗普公開表示對普京“很失望”,而后宣布恢復對烏軍援,并打算對俄實施新一輪制裁。
14日,美聯社披露,美國烏克蘭問題特使凱洛格還突然訪問了基輔,并與澤連斯基進行會晤,討論了包括援烏、強化美烏合作以及對俄制裁等議題。
毫無疑問,凱洛格此次訪烏,對俄羅斯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并且凱洛格訪烏代表的是特朗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美國向俄施壓的體現之一。
此外,對于凱洛格訪烏一事,俄方雖然沒有做出明確回應,但卻在提及美國恢復對烏軍援時表示,美國實際從未中斷向烏供武,并稱俄方仍在等待烏方就新一輪談判提出建議。
言下之意,俄羅斯對美國也是有所防備的,并沒有將此前特朗普宣布暫停對烏軍援一事當真,至于俄方再次釋放的談判信號,能否得到烏方回應,而烏克蘭會不會故意拖延時間,為扭轉戰局尋求機會,現在還是未知數。
然而,緊張局勢持續迎來新變數之際,3件值得關注的大事發生了。
第一件事,馬克龍透露重磅消息,30個國家準備出兵烏克蘭?
13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公開表示,目前已有30個國家愿意參與向烏派兵的“志愿者聯盟”,而該聯盟已經在巴黎設立了總部,屆時,法國和英國的聯合部隊,將是該聯盟的組成基礎。
就在幾天前,馬克龍訪問英國時,曾與英國首相斯塔默詳細討論向烏派兵一事,稱雙方打算聯合向烏部署約5萬名士兵,以確保俄烏停火能得到實施。
如今,馬克龍宣稱參與該聯盟的國家數量上升到30個,意味著西方向烏部署的士兵數量可能達到10萬人。
盡管,英法兩國稱這些部隊是“維和”性質,但明眼人都清楚,一旦5萬或10萬名士兵進駐烏克蘭,那么烏克蘭的軍事力量將得到迅速恢復,并對俄構成重大安全威脅。
并且,烏克蘭一直尋求加入北約,但遭到西方多國不滿與反對,若30國向烏派兵,烏本土的外國士兵數量上升到10萬人,那么這相當于變相加入北約,因為這些外國部隊一旦被襲擊,那么這些國家與這30國組成的聯盟,不會善罷甘休。
如此一來,烏克蘭相當于變相得到了“集體保護原則”的庇護。不過,美國并未表態參與向烏派兵一事。
當然了,英法想出兵烏克蘭,俄羅斯絕不會同意,尤其英法還是想在俄烏停火之后派兵赴烏、確保停火實施,若俄方明確反對西方向烏派兵,那么俄烏將無法達成停火協議。
可見,相比美國的介入,英法等國的干預,也是影響俄烏局勢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正當英法醞釀大動作之際,德國也干了一件引發關注的事。
第二件事,攤牌了?德國要向烏提供遠程導彈。
13日,德國國防部表示,根據柏林與基輔簽署的協議,7月底之前,德國將向烏提供數百枚遠程導彈。
不過,德國并未透露會提供什么樣的遠程導彈,只表示不會給烏克蘭“金牛座”導彈,盡管基輔提出了“最后請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德國之前,烏克蘭已經相繼從法國獲得了SCALP導彈、從英國得到了“風暴陰影”導彈以及從美國獲得了ATACMS導彈,也就是說,美英法都拿出了本國的代表性導彈給烏克蘭,就剩下德國了。
不過,既然德國表示拒絕,那么大概率不會拿出“金牛座”導彈給烏克蘭,而是可能花錢從別國那買導彈給烏克蘭。
但不論如何,美英法德等國對烏克蘭的軍援力度都在進一步上升,這除了增加俄烏局勢的變數與和談難度之外,也在增加俄與西方發生沖突的風險。
尤其是,對于目前俄與西方的關系,普京做出了強硬表態。
第三件事,北約多次“違背承諾”,俄羅斯可能上當了。
13日,普京在參加電視節目時表示,北約曾向俄羅斯承諾不東擴,但多年來,北約經歷了數次東擴,一直在撒謊、欺騙俄羅斯,如今俄羅斯已經很清楚地意識到——如果不能以主權國家的姿態宣示和捍衛自身利益,那么俄羅斯將永遠不會被正視。
從普京的表態中不難看出,俄羅斯對北約與西方的耐心與信任正在持續下降,尤其是俄烏沖突期間,瑞典和芬蘭都加入了北約,這意味著俄羅斯西部不是北約成員國的,只剩下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了。
可見,北約不僅在持續東擴,并且已經東擴到了俄羅斯家門口,俄羅斯相當于“退無可退”了。
如此一來,俄羅斯在俄烏沖突上可能會更加強硬,在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之前,不會輕易停手。
再加上,俄對西方的信任下降,意味著美國也好、歐洲也罷,接下來要想介入并影響俄烏局勢的走向、促成俄烏停火,也是頗具難度的。
總之,當前的俄烏局勢仍存在諸多變數,戰火仍存在外溢或擴散的風險。
山雨欲來風滿樓。接下來,且看局面會如何發展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