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傳承紅色基因,引導青年學子在國家能源戰略與生態保護實踐中深化認知、勇擔使命,7月16日,長安大學經管學院“賡續紅脈啟新程·絲路通衢暖城行”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準能礦山生態旅游區開展實地調研學習活動。
實踐隊首站抵達露天印象展覽館。館內通過豐富的史料、實物模型及裸眼3D紀錄片,系統展示了準能集團礦區從開發建設到綠色轉型的奮斗歷程。隊員們通過詳實的歷史照片和生產數據,直觀感受了我國能源工業的時代變遷與跨越式發展,深刻理解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礦區生態治理中的具體實踐成果。
圖為實踐隊伍抵達準能礦山生態旅游區露天印象館
隨后,實踐隊成員乘坐觀光車深入愛國主義教育園區。沿途形態各異的鐵藝藝術作品吸引了隊員們的目光,這些作品以礦山廢舊零部件為原材料創作而成。在保留工業粗獷質感的同時,融入了環保與創新元素,成為礦區“變廢為寶”、推動生態修復的顯著例證,使隊員們對資源循環利用與產業升級路徑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圖為愛國主義教育園區地標建筑
在黨史館與廉政教育館內,實踐隊成員通過珍貴的歷史影像與詳實的文獻資料,系統學習了中國共產黨不同歷史時期的奮斗征程以及黨風廉政建設的發展脈絡。泛黃的照片和感人事跡,使隊員們深刻感悟到革命先輩堅守初心、砥礪前行、清正廉潔的精神風范,進一步筑牢了理想信念根基。
圖為實踐隊員聆聽講解
團隊還參觀了海外珍稀中共文獻館。館內收藏的俄文版中共早期文獻及黨史研究資料,為隊員們提供了了解中國共產黨國際影響與歷史淵源的獨特視角,深化了對于在全球視野下傳承紅色文化、堅定中國道路認同的認識。
圖為館內陳列的珍惜文獻資料
本次實踐活動將紅色文化傳承與能源工業綠色發展觀察緊密結合。隊員們不僅實地見證了國家能源企業在綠色轉型、科技創新方面的責任擔當與實踐成效,也通過沉浸式紅色教育強化了精神內核。此次活動有助于青年學子在實地探訪中深化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內涵的理解,從紅色歷史與工業文明融合發展的歷程中汲取奮進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