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最近中東最熱鬧的地方,敘利亞肯定得算一個。誰能想到,一場本來可能只是 “村口互毆” 的沖突,愣是被一群 “背后有人” 的勢力攪成了 “多國混打”—— 以色列一個單挑土耳其、敘利亞朱拉尼政府和車臣雇傭兵,這陣仗連聯合國都急得連夜調停。而更讓人唏噓的是,這分裂的局面,看來看去都像極了咱們歷史上的軍閥混戰時期。
故事還得從 7 月 11 日那個倒霉的菜商說起。蘇韋達省有個德魯茲族的蔬菜商,過檢查站時被貝都因部落的人搶了。搶錢也就算了,還被罵了宗教相關的難聽話,這對德魯茲人來說,這比丟錢更要命。族里人一聽 “自家人受辱”,抄起家伙就去貝都因部落 “討說法”。
可別以為這是普通的鄰里糾紛。敘利亞這地方特殊,打了十幾年內戰,早就成了 “誰背后有大哥,誰說話就硬氣” 的地界。德魯茲族背后站著以色列,貝都因部落則靠著土耳其和敘利亞朱拉尼政府。所以這架一開打,就不是鋤頭對木棍了 —— 兩邊很快拿出了真槍實彈,打了兩天就死了 65 人,傷了近 300 人,連小孩都沒能幸免。當地醫院本來就缺醫少藥,這下直接被傷員 “塞滿”,連站的地方都沒有。
眼看 “小弟” 被揍,朱拉尼政府這個 “表面中央” 坐不住了。說是要 “恢復秩序”,結果直接派了 6 個精銳師南下,帶著土耳其給的坦克、火箭炮,擺明了是幫貝都因部落。24 小時就端了好幾個德魯茲族的據點,德魯茲方面說,光是他們這邊就死了 150 人 —— 這哪是 “維持秩序”,分明是 “幫著揍人”。
德魯茲族的 “大哥” 以色列當然不能忍。16 日直接出手,對著朱拉尼政府的總部和國防部一頓炸,雖然只造成 1 死 18 傷,但意思很明確:“別欺負我的人”。更絕的是,以色列還把戰火往其他省份引,擺明了要擴大戰場。
以色列一動,土耳其坐不住了。直接用大巴拉著士兵和裝備奔襲蘇韋達省,生怕自己扶持的勢力吃虧。更讓人沒想到的是,車臣的雇傭兵也摻和進來了 —— 這群人常年在中東 “接活”,這次不知道是收了錢還是有別的盤算,一到戰場就幫著朱拉尼政府打。這么一來,以色列等于同時對上了朱拉尼政府、土耳其和車臣雇傭兵,成了 “1 挑 3” 的局面。
戰局一亂,遭殃的還是老百姓。蘇韋達省的水源和道路被切斷,20 萬人連喝水、出門都成了問題。聯合國和美國趕緊出來勸架,三天后朱拉尼政府總算宣布了停火協議,說要把蘇韋達省 “并入政府管理”。可明眼人都知道,這不過是暫時歇口氣 —— 敘利亞早就不是一個 “完整國家” 了。
自 2011 年內戰爆發,敘利亞就成了大國的 “棋盤”:美國、俄羅斯、土耳其、以色列各扶持一派,你占一塊我占一塊。去年阿薩德政權倒了,朱拉尼建了臨時政府,可他能管的地方也就北部和中部,南部的蘇韋達省是德魯茲族和以色列的地盤,東部有庫爾德武裝,邊境還有伊朗支持的真主黨 —— 表面上有個 “中央政府”,實際上各省像 “獨立王國”,背后的 “大哥” 比政府說話還管用。這場景是不是有點眼熟?像極了咱們民國時期,表面有個中央,各地軍閥各抱大腿、互相打地盤的樣子。
就說這次沖突里的各方:德魯茲族靠以色列撐腰,敢跟政府叫板;貝都因部落有土耳其和朱拉尼政府幫忙,手里有重武器;車臣雇傭兵拿錢辦事,誰給好處幫誰打;以色列看似 “護小弟”,實則想趁機擴大在敘利亞南部的影響力;土耳其則是怕自己扶持的朱拉尼政府垮了,丟了在敘利亞的 “勢力范圍”。人人都有小算盤,沒人真為敘利亞老百姓的死活著想。
停火協議簽了,但根源問題沒解決。水源被斷、道路被封的 20 萬人還在等著救命,被打爛的家園沒人修,各方手里的槍也沒放下。朱拉尼政府想統一全國,可自己連軍隊的武器都得靠土耳其給,面對以色列和背后的美國,根本沒底氣;以色列、土耳其這些外部勢力,巴不得敘利亞一直亂著,好趁機撈好處。
有人說,敘利亞要想好,得等來一個能 “收拾局面” 的人。可問題是,現在的敘利亞,外部勢力盤根錯節,內部派系林立,就算真有 “能人”,想把這些 “獨立王國” 捏到一起,把外國勢力趕出去,難度堪比登天。
這場從 “菜商被搶” 引發的混戰,說到底只是敘利亞亂局的一個縮影。只要外部勢力不撤走,內部派系不放下分歧,這樣的沖突還會反復上演。至于什么時候能真正和平統一?或許只有等所有 “背后的大哥” 都覺得 “撈夠了”,或者敘利亞人自己真能擰成一股繩,才有可能吧。但至少現在看,這條路還長得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