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讀到《蔚來的“笨功夫”該被重新定價了》一文,字句如錐刺骨——原來我們對這家企業的認知,早已被浮躁的輿論場扭曲得面目全非。
百億“笨功夫”背后的生死突圍
文中披露的細節令人窒息:
2023年寒冬,當神璣芯片前端設計即將收尾,核心海外伙伴突然撤資。業內判定“項目必死”,團隊卻用四天四夜自建技術棧,硬生生將進度提前四個月。
這是中國首顆5nm車規智駕芯片誕生的真相。而它的代價是四年時間、數百億投入、一支千人團隊在“三高”煉獄中的死磕:
高投入:車規級單顆芯片測試成本是消費級芯片的7倍,流片費超3億;
高風險:車規芯片不良率需低于百萬分之一(手機芯片可接受萬分之二);
高門檻:全球僅十余家企業能涉足先進制程智駕芯片。
當央視為這顆芯片的下線激動點贊時,某些評論卻譏諷:“蔚來把錢花在刀把后面的裝飾繩上”。
技術主權的戰爭,豈容短視者嘲諷?
若自研5nm芯片只是“裝飾繩”,那什么才是刀刃?
是砍掉激光雷達、閹割電池安全,用價格戰把用戶變成“低成本試驗品”?
是把百億資金砸向流量營銷,用熱搜掩蓋技術空心化?
還是跪著采購天價閹割芯片,讓中國車企永陷“硅基殖民”困局?
蔚來的選擇是沉默的沖鋒:
2019年自研激光雷達,打破德法30年壟斷;2021年組建芯片團隊,正面硬剛英偉達特斯拉霸權;2025建成高速1000座換電站,重新定義補能極限。
這些被嘲笑的“刀把工程”,正在鑿穿中國汽車的技術穹頂。
第四次工業革命沒有捷徑
大國博弈的終極戰場,是毫米級晶圓上的生死競速。
輿論場可以繼續用周銷量審判企業生死,但歷史終將銘記——
是那些在實驗室調試百萬行代碼的凌晨,是流片前夜工程師顫抖的手指,是把“開局一臺電腦”闖成全球首發的孤勇,是這些托起了中國汽車走向全球之巔的階梯。
你可以不買蔚來的車,但請別再對這群“笨功夫”信徒刀劍相向。當他們在無人區為中國制造拓荒時,每一句嘲諷,都在消解一個民族向上突圍的意志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