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這東西,飄忽不定,聚散無常,看似最“虛”最“空”。但恰恰是這份“虛”和“空”,給了詩人們無限遐想的空間。
他們把白云寫得或逍遙、或高潔、或閑適、或深情,賦予了它萬般情思。
今天,我就精選了八首”白云”的佳作,和大家一起品味,看看詩人們筆下的這朵“云”,有多美。
《送別》
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我下馬請你喝杯酒,問你這是要往哪兒走?你嘆著氣說活得不如意,想回南山邊躺著歇著。
走吧走吧,別的話不用多問了,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自由自在,會一直陪著你呢。
朋友因為不如意要去隱居。王維沒有過多挽留或追問,而是指著天上的白云說:你走吧,你看那白云多自在,無窮無盡。
表面說云,其實是說:別糾結人間那些糟心事,歸隱的日子,清凈又長久,你我的友情也會長存。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你問我山里有啥好東西?最多的就是飄飄悠悠的白云啦!只是這云啊,只能我自己看著開心,享受那份自在,實在沒法摘下來送給您。
陶弘景是南朝有名的隱士,皇帝看他不出來做官,就寫信問就問他山里有啥寶貝,值得你如此留戀,陶弘景就回了這四句。
他說“白云最多”。為啥?因為白云自由、干凈??蛇@白云是給我自己解悶的,帶不走,送不了。
潛臺詞是在告訴皇帝:我不圖榮華,不惦記朝堂的熱鬧,就愛這山間清凈,這種生活一般人不會懂的,是隱士專屬日子。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天平山上有口白云泉,你看那泉邊的云啊,自由自在沒煩惱;泉水呢,也是悠悠閑閑的。。泉水啊泉水,你何必非得急匆匆地沖下山去呢?到了山下人間,豈不是白白給本就紛擾的世界,再添些波浪
白居易寫這首詩時,大概是被官場折騰累了。他看山上的云和泉:云飄得隨意,泉流得舒緩,多舒服!反觀人間,總有人爭名奪利,像泉水沖下山攪起波浪。
他在說:與其卷入紛擾,不如學云學泉,日子會舒服多了。
《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
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
長隨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隨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蘿衣,白云堪臥君早歸。
楚地的山啊秦地的山,到處都飄著潔白的云。這白云啊,處處都緊緊跟隨著你!跟隨著你,你進了楚山深處,白云也陪你渡過湘江水。在湘江之上,仿佛有仙女披著綠蘿衣裳(仙境),那柔軟的白云正好當床鋪!朋友啊,你快快歸隱山林吧
李白送朋友劉十六回山,把白云寫成了最貼心的伴兒。不管朋友走到楚山還是湘水,白云都一路跟著,最后還勸朋友 “白云能當床,早點歇著吧”。詩里的云像個黏人又熱心的朋友,帶著李白的牽掛,也藏著對歸隱生活的羨慕。
李白不愧是詩仙,把離別的愁,寫成了白云的浪漫和溫柔。
【5】
《詠華山》
寇準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站在華山頂上,就只有天在頭頂,再沒有別的山能跟它一般高。抬頭一看,太陽離得特近;回頭一瞧,白云都在腳底下飄著呢。
這是寇準小時候寫的詩,極言華山之高峻雄偉。
站在山頂,感覺天就在頭頂,太陽近在咫尺。而回頭俯瞰,平時高高在上的白云,此刻都飄浮在自己腳下。
這白云,是襯托華山極高、極雄偉的參照物,形象地展現了“一覽眾山小”的磅礴氣勢。
【6】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往山上走,遠遠看見山尖兒上有云霧繚繞,云下面還藏著幾戶人家。
我被傍晚的楓林迷住了,忍不住停下車來慢慢欣賞,經霜的楓葉紅得像火,比春天的花還好看。
詩人在深秋山行,被山中美景吸引。他特別點出,在白云升騰、繚繞的之處,竟然還有人居住,勾勒出山的高遠和幽深,為山居人家營造出了一種世外桃源般的、超凡脫俗的意境背景,也讓整個秋景更有人間煙火氣息。
【7】
《尋隱者不遇》
魏野
尋真誤入蓬萊島,香風不動松花老。
采芝何處未歸來,白云遍地無人掃。
本來想找隱士問道,結果誤打誤撞到了像蓬萊似的地方。香風安安靜靜的,松花都快落了。隱士采靈芝去了,不知在哪兒還沒回來??窗?,院子里、山路上,潔白的云朵落得滿地都是,也無人打掃。
魏野去山里找隱士,沒找著,卻闖進了個像仙境的地方:風不吹,松花靜靜落,白云鋪了一地,像沒人掃的雪。
這里的白云既是環境清幽高潔的體現,更是烘托出隱士遠離塵囂、不染俗務的生活狀態和超凡脫俗的氣質。
白云成了 “隱士的伴兒”,隱士不在,它就替他守著這地方:既然主人不在,你且看云等一等”。
【8】
《枕石》
高攀龍
心同流水凈,身與白云輕。
寂寂深山暮,微聞鐘磬聲。
我的心啊,像溪水一樣清澈干凈;我的身體啊,像白云一樣輕盈自在。深山里安安靜靜的,天快黑了,隱隱約約能聽見寺廟的鐘聲。
這首詩寫詩人隱居山林、枕石而眠的體驗和心境。他覺得自己的心變得像流水一樣純凈,身體像白云一樣輕盈無礙,完全融入了自然。這白云,是身心達到極度放松、自由、與自然合一的境界的象征。
【9】
《雙調?雁兒落兼得令》
張養浩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何仗立云沙,回首見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戲野花。云霞,我愛山無價,看時行踏,云山也愛咱。
這首元曲,把山和云寫成了最默契的搭檔,云來云去,山跟著變模樣;山高云低,倆“搭子”誰也離不開誰。
最后他說“云山也愛咱”——其實是說,自然和人是可以互相喜歡的,你用心看它,它就用心對你。這白云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見證,也是詩人心中無價之寶。
看,一朵看似平常的白云,在詩人的妙筆下,承載了如此豐富的情感。
不知您最喜歡上面哪一首詩呢?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