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詩詞世界,共享詩意人生
山與水,這兩個最簡單的字,卻可以本能地縮短人與自然的距離,這種親和力與生俱來,揮之不去。
《論語·雍也》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千百年來這句話早已成為人們的共識。
千百年來,詩人詞人們醉心在山水中,在其中得閑趣、抒苦悶、訴情懷、展胸臆。
30首山水詩詞,蘇軾獨占三首,你讀過幾首呢?
踏莎行·秋入云山
宋·張掄
秋入云山,物情瀟灑。
百般景物堪圖畫。
丹楓萬葉碧云邊,黃花千點幽巖下。
已喜佳辰,更憐清夜。
一輪明月林梢掛。
松醪常與野人期,忘形共說清閑話。
該詞上片寫以清疏的語言和瀟灑的筆調描繪出一幅色彩斑斕的云山秋意圖。
下片敘述作者與農村父老月下飲酒,得意忘形地談論家常閑話。表達了作者淡泊的心境和山居的樂趣,音韻之和諧,筆墨之靈,已臻化境。
西江月·阻風山峰下
張孝祥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
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宮里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
此詞寫了作者離開長沙途中被風雨所阻的情景,表現了詞人面對困境時積極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以及對山水的熱愛。
上片寫行船遇風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見與感受,下片寫停船后作者期待風向回轉,天氣變好,及時登程的心情。
行香子·過七里瀨
宋·蘇軾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鑒,鷺點煙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算當年、虛老嚴陵。君臣一夢,今古空名。但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
此詞描寫了七里瀨的優美景色,表現了作者對江南水鄉的熱愛,也流露了功名虛無、江山長在的人生哲學。
全詞將水上行舟的“靜美”,和時空變化的“動美”結合的十分完美,語言清麗,意境廣渺,既有幽美的畫面,又含有深邃的哲理,剛柔相濟,韻味深遠。
菩薩蠻·五云深處蓬山杳
宋·李之儀
五云深處蓬山杳。寒輕霧重銀蟾小。
枕上挹余香。春風歸路長。
雁來書不到。人靜重門悄。
一陣落花風。云山千萬重。
這首詞以抒發情感為前提,在景色的描狀或結構上都顯出較強的主觀隨意性,因而雖無直接言情的辭句,卻又處處可感深深的情思。
-5-
菩薩蠻·溪山掩映斜陽里
宋·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陽里,樓臺影動鴛鴦起。
隔岸兩三家,出墻紅杏花。
綠楊堤下路,早晚溪邊去。
三見柳綿飛,離人猶未歸。
全詞所寫之景緊緊圍繞溪水,勾勒出一派溪山園景,清新自然。對行人的思戀,耐人尋味又不落俗套,顯示出鮮明的個性。
-6-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
宋·張昪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
云際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悵望倚層樓,紅日無言西下。
此詞上片描寫金陵一帶的山水景色,前兩句寫全景,后兩句寫到人文景觀,為下文抒情埋下伏筆;下片一氣貫下,由純粹的景物描寫轉向帶有人事活動的景物描寫,抒發懷古幽情。
-7-
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
宋·王安石
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
茅屋數間窗窈窕。塵不到。
時時自有春風掃。
午枕覺來聞語鳥。欹眠似聽朝雞早。
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
茫然忘了邯鄲道。
此詞作于作者晚年隱居金陵期間。上片寫景,前兩句寫山水之美,后三句寫屋子,描繪了一幅清幽的隱居圖景;下片寫在這片山水中的生活情趣和體驗。
全詞通篇散發出一種純凈脫俗的美,反映出作者退出政治舞臺后的生活情趣和心情。
-8-
蝶戀花·福州橫山閣
宋·李彌遜
百疊青山江一縷。
十里人家,路繞南臺去。
榕葉滿川飛白鷺。疏簾半卷黃昏雨。
樓閣崢嶸天尺五。
荷芰風清,習習消袢暑。
老子人間無著處。一尊來作橫山主。
此詞是李彌遜退隱后登覽橫山閣有感抒懷之作。這首詞中不僅表現了作者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之情,更是表現出徒懷壯志,無從施展、積憤填胸的憤慨之情。
-9-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宋·蘇軾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全詞熔寫景、抒情、議論于一爐,既描寫了浩闊雄壯、水天一色的自然風光,又其中灌注了一種坦蕩曠達的浩然之氣,展現出詞人身處逆境卻泰然處之、大氣凜然的精神風貌,充分體現了蘇詞雄奇奔放的特色。
-10-
西江月·頃在黃州
宋·蘇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
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這是一首寄情山水的詞。
作者在詞中描繪出一個物我兩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風光和自己的感受融為一體,在詩情畫意中表現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適,抒發了他樂觀、豁達、以順處逆的襟懷。
-11-
念奴嬌·過洞庭
宋·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這首中秋詞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時即景抒懷之作。
此詞意象鮮明,意境深邃,結構嚴謹,想象瑰麗,真正做到了“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云舒云卷”,是首表現浩然正氣的絕妙好詞。
-12-
水調歌頭·江上春山遠
宋·葛長庚
江上春山遠,山下暮云長。相留相送,時見雙燕語風檣。滿目飛花萬點,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腸。回雁峰前路,煙樹正蒼蒼。
漏聲殘,燈焰短,馬蹄香。浮云飛絮,一身將影向瀟湘。多少風前月下,迤邐天涯海角,魂夢亦凄涼。又是春將暮,無語對斜陽。
詞的上片寫旅途中的別情。好友中途分散,旅途中更多了一層寂寞,一分孤獨。心中無限凄苦,面對暮春景致,飛花萬點,更使得這種凄涼意緒加深加重。
-13-
滿江紅·山居即事
宋·辛棄疾
幾個輕鷗,來點破、一泓澄綠。更何處、一雙鸂鶒,故來爭浴。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有飛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滿,秧新谷。閑日永,眠黃犢。看云連麥壟,雪堆蠶簇,若要足時今足矣,以為未足何時足。被野老、相扶入東園,枇杷熟。
本詞描寫詞人初夏季節的山居生活清閑情景,表現詞人滿足于這風景優美、人情淳樸的山村生活環境的安適情懷。
-14-
酒泉子·長憶孤山
宋·潘閬
長憶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
僧房四面向湖開。輕棹去還來。
芰荷香噴連云閣。閣上清聲檐下鐸。
別來塵土污人衣。空役夢魂飛。
這首詞是回憶杭州西湖孤山勝景。
作者確立了一個頗為別致的構思,即以孤山為圓心,以西湖為圓周,將有關景物都納入一個輻射圈中,構成一幅由圓心向四周流動、擴散的圖畫,展示出這一帶環境的清凈、幽美、超塵脫俗。
-15-
聞鵲喜·吳山觀濤
宋·周密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鰲戴雪山龍起蟄,快風吹海立。
數點煙鬟青滴,一杼霞綃紅濕,
白鳥明邊帆影直,隔江聞夜笛。
這首詞是題詠排山倒海的浙江大潮的。
詞人接連用了幾個生動的比喻,有聲有色地將錢江大潮那驚心動魄的場面,排山倒海的氣勢。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讓人有如臨其境之感。
-16-
生查子·獨游西巖
宋·辛棄疾
青山招不來,偃蹇誰憐汝?
歲晚太寒生,喚我溪邊住。
山頭明月來,本在天高處。
夜夜入青溪,聽讀《離騷》去。
詞人巧借明月、青山來表達自己隱居城北帶湖時期孤寂、郁憤的情感。該詞寫景如生,抒情含蓄曲折,可稱詞中妙品。
-17-
西江月·漁父詞
宋·辛棄疾
千丈懸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
白鷗來往本無心。選甚風波一任。
別浦魚肥堪膾,前村酒美重斟。
千年往事已沉沉。閑管興亡則甚。
詞的上片寫江行所見,先寫采石黃昏景色之美,再謂白鷗來往無心,人則與世無爭,不管風浪如何險惡都能泰然處之。
下片承接上片以鷗鳥喻漁父,兼以自喻之意,寫其有魚堪膾,有酒可斟,過著悠然自得的閑適生活,自然不會去關心千古的興亡。
蝶戀花·春漲一篙添水面
宋·范成大
春漲一篙添水面。
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
畫舫夷猶灣百轉。橫塘塔近依前遠。
江國多寒農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麥連岡桑葉賤。看看嘗面收新繭。
這是一首田園詞,描繪出一幅清新、明凈的水鄉春景,散發著濃郁而恬美的農家生活氣息,自始至終有流露出鄉村景色人情淳樸、寧靜、合皆,讀了令人心醉。
驀山溪·湖平春水
宋·周邦彥
湖平春水,菱荇縈船尾。空翠入衣襟,拊輕桹、游魚驚避。晚來潮上,迤邐沒沙痕,山四倚。云漸起。鳥度屏風里。
周郎逸興,黃帽侵云水。落日媚滄洲,泛一棹、夷猶未已。玉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個甚,煙霧底。獨愛莼羹美。
這是北宋詞人周邦彥所作的一首紀游詞,描寫了他春日游湖所獲得的逸興雅趣。
點絳唇·醉漾輕舟
宋·秦觀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
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
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
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此詞上片寫詞人醉中想象自己泛舟進入桃花源,醒后因身受官府羈絆而抱恨,隱寓向往仙境而天涯無路的苦境;下片擇取人世間的四種凄涼景象,來影射詞人黯淡、感傷的心境。
-21-
瑞鶴仙·環滁皆山也
宋·黃庭堅
環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瑯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風高日出,景無窮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籌觥也。太守醉也。喧嘩眾賓歡也。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太守樂其樂也。問當時、太守為誰,醉翁是也。
歐陽修寫就《醉翁亭記》,黃庭堅運用獨木橋體,隱括《醉翁亭記》寫成。
全詞盡得文之精神,故全篇處處能表現樂于自然、樂于同樂之情景。
尤其上片云“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下片云“太守醉也”,又云“太守樂其樂也”,反復暗示寄意所,處處都能于隱括之中不失其精神。
-22-
訴衷情·一波才動萬波隨
宋·黃庭堅
戎州登臨勝景,未嘗不歌漁父家風,以謝江山。門生請問:先生家風如何?為擬金華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動萬波隨,蓑笠一鉤絲。
金鱗正在深處,千尺也須垂。
吞又吐,信還疑,上鉤遲。
水寒江靜,滿目青山,載月明歸。
這是黃庭堅晚年移置戎州貶所時所創作的一首詞。
詞描述漁翁垂釣寒江的情景,寄寓的是詞人屢遭坎坷后寄情山水忘卻名利的情懷。全詞創造出空靈淡遠、虛融清靜的意境,令人徹悟言。
-23-
訴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宋·黃庭堅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滿江南。
雨晴風暖煙淡,天氣正醺酣。
山潑黛,水挼藍,翠相攙。
歌樓酒旆,故故招人,權典青衫。
黃庭堅這首小令,短短的四十四個字,江南春景層層敘寫,逐步展現。
桃柳、天氣、山水、“歌樓酒旆”到結語,層層勾勒,上下呼應,脈理分明,語言沉著有力,意境風神曳,情景兼備,堪稱佳作。
-24-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宋·歐陽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
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
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
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歐陽修晚年退居潁州,他鐘愛潁州西湖,寫下《采桑子》十首歌詠四時風光。
詞的上片著力表現西湖的恬靜脫俗。詞的下片寫月下西湖的景色及夜晚泛舟西湖的歡悅之情。
清風徐徐,月光皎潔,湖水澄澈,晶瑩透明,月光一照,閃閃發光。這時泛舟湖心,天容水色相映,廣袤無際,好似“一片瓊田”。
-25-
漁家傲·燈火已收正月半
宋·王安石
燈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亂。
聞說洊亭新水漫,騎款段,
穿云入塢尋游伴。
卻拂僧床褰素幔,千巖萬壑春風暖。
一弄松聲悲急管,吹夢斷,
西看窗日猶嫌短。
這首詞是作者退隱之后定林院生活的一個剪影式寫照。
全篇即事寫景,全以白描手法勾勒,物象清幽,氣韻蕭散,充滿脂膩粉香的北宋前期詞壇上,這首詞頗有一枝獨秀的風致。
-26-
江神子·博山道中書王氏壁
辛棄疾
一川松竹任橫斜,有人家,被云遮。雪后疏梅,時見兩三花。比著桃源溪上路,風景好,不爭多。
旗亭有酒徑須賒,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歸騎自隨車。白發蒼顏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這是一首抒寫山水田園生活的詞篇。
上片描繪去博山道上兩旁清幽美麗的景色;下片描寫飲酒御寒的情景,表達了時光催人老的感嘆,詞人不甘心只以悠游山水作為此生之終結。全詞于閑適狂放中透露出一縷英雄末路之悲,含蘊深永,耐人尋味。
-27-
好事近·漁父詞
宋·朱敦儒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
活計綠蓑青笠,慣披霜沖雪。
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這首詞上片以抒情起,下片以寫景結,用簡筆勾勒出詞人閑適生活的一個斷面。虛實相生,意境高遠,不失為一首高妙的山水風物圖。
-28-
念奴嬌·過小孤山
宋·秦觀
長江滾滾,東流去,激浪飛珠濺雪。獨見一峰青崒嵂,當住中流萬折。應是天公,恐他瀾倒,特向江心設。屹然今古,舟郎指點爭說。
岸邊無數青山,縈回紫翠,掩映云千疊。都讓洪濤恣洶涌,卻把此峰孤絕。薄暮煙扉,高空日煥,諳歷陰晴徹。行人過此,為君幾度擊楫。
小孤山位于安徽省宿松縣城東南65公里的長江之中,山體奇特秀美,東看一支筆,西望太師椅,南觀如撞鐘,北觀嘯天龍,是萬里長江的絕勝,江上第一奇景。
這首詞寫孤山之景,壯思逸飛,境界開闊,是秦觀詞中少有的豪放之作。
常在后臺收到粉絲留言,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詩意文化出品圖書《哈哈哈!如果大宋詞人也有朋友圈》《特級教師的爆笑詩詞課》全網熱銷中,歡迎購買。加入詩詞世界粉絲群,可以添加詩意君微信shicishijie0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