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號下午,書法界突然傳出悲痛消息,我國著名書法家,與“二田”齊名的楊再春不幸去世,享年81歲。
據悉,這一噩耗來自其生前經營的視頻賬號,其家人公開了一則訃告。訃告中透露,楊再春是在昨晚,也就是17號21點25分,于家中在家人的守護下安詳離開。
如此“形式”其實也是一種幸福,人到老了都會走這一步,有家人陪伴足可說明其一生家庭幸福,和諧美滿。至于楊再春的后事,家人表示尊重其遺愿,不會設靈堂,但告別儀式會定在21號的上午10點,地點位于北京昌平殯儀館。
年輕人對楊再春可能并不是很熟悉,但作為80后的網友對其絕對不陌生,他出版的那些書法技巧書籍至今仍然被很多人奉為經典,例如:《行草章法》、《行草書百法》、《楷行書章法一百例》等等,尤其是《行草章法》,當年的發行量高達300多萬冊。
大約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末,社會迎來了所謂的“文藝熱潮”,而楊再春也因為這一時代好好的紅了一把。
所以在其晚年進駐短視頻的時候,很多年輕時候的觀眾紛紛前來打卡,也正還因為這樣的舉動,他的“學生”幾乎遍布了書法界的每個角落,對于一個只教書法的人來說,100多萬的粉絲絕對是恐怖的,因為這些粉絲很精準。
據了解,楊再春并不是“學院派”出身,但他的書法啟蒙很早,在父親的指導下從《多寶塔碑》練起,15歲左右,他跟隨黃高漢、鄭誦先兩位書法家學習,尤其其后者對他的影響頗大,而且時間持續了七年。
1976年,楊再春與當時的很多名人成立了北京書法研究會,這其中包括范曾、劉炳森等等。文藝熱潮到來之后,央視也專門打造了一檔節目,可以說這檔節目與楊再春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那便是《電視書法技法講座》。
那個時候的電視是流行的存在,而楊再春也成功憑此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明星。
近幾年的時間里,楊再春便進駐短視頻,開始為萬千網友“批改作業”。那一幕幕一樁樁至今讓人銘記,不過晚年的楊再春也備受爭議,畢竟網絡生活就是這樣,哪怕你做得再好,也會遭到非議。
有人說晚年的楊再春江湖氣息濃厚,其實,一個人的書法有的時候也受心性、時代的影響,但楊再春的確是一位不錯的書法大家,希望他來生還能夠繼續喜愛的書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