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女子被造黃謠,為揪出造謠者,她化身福爾摩斯,在網上“釣魚”7個月,以教科書式的方法抓到了造謠者,卻導致離婚、抑郁、丟工作、房子被法拍,獲賠20萬卻沒拿到一分錢,不少網友質疑:這真的值嗎?
故事要從2022年7月的一個普通的清晨說起。
30歲的吳女士睡醒后拿起手機,發現有13個添加好友的申請。她一一通過后,就不斷跳出“美女約嗎?”的“開房”邀請信息。
吳女士沒好氣地罵回去后,一個人發來了一張截圖,自己2018年在公園拍的個人照片上被配上“同城約炮,微信號XXXX”的字樣,掛在境外成人平臺的首頁!
吳女士雖然很氣憤卻很冷靜。她馬上趕往派出所報案。
做筆錄時,她的指甲深深掐進掌心。可民警看著全英文的境外平臺界面,只能無奈告知:“跨國取證,難度太大。”
吳女士卻沒有放棄而是選擇自己出擊。
她找朋友注冊了那個國外平臺的賬號,找到了造謠者的賬號后,發現他的主頁全是亂七八糟的內容。
吳女士將他賬號內的內容全部截圖,還進行錄屏保存證據。
她還假裝想認識,問對方要了微信號。
吳女士將要來微信號在網上一搜,竟在微博上找到個內容差不多的一個賬號,她急忙鎖定證據并做了公證。
國內國外兩個平臺,同一個微信號,所屬者是黃某,定位還在廣西南寧。
吳女士把證據公證后再報警,8月3日拿到了受案回執。
想揪出真人,得有身份證信息。
吳女士想,坐飛機、住酒店總得用身份證吧?于是她想到用約會的方法讓黃某住酒店,從而取得他的身份證信息。
說干就干,她立馬注冊了個新微博,裝作是個和黃某有同樣愛好的女生,天天在圈子里“混臉熟”,忍受著無比惡心與黃某聊天。
這“釣魚”釣了7個月。
2023年5月8日,黃某終于約見面。
“去酒店開個房吧,發房間號給我。”吳女士這么回復。
確認黃某入住后,她立馬打給警察。
幾天后,警方拿到了造謠者黃某的身份信息。
吳女士這時就把錄屏和受案回執甩了過去:“我知道你的聯系方式和住址了,你跑不掉的。”
黃某秒慫,不僅道歉,還主動去派出所做了筆錄。
黃某在派出所簽下《治安調解協議書》,愿公開向吳女士及其家屬道歉并賠償20萬元。
可離開派出所后,黃某卻拒不履約。
2023年7月,南寧警方對黃某處以行政拘留10日,罰款500元的處罰。
然而,雖然法院曾經兩次審判,但黃某除了在廣西一報紙上發布道歉聲明外,根本就不予賠償,稱自己根本沒有賠償能力。法院調查也未發現黃某名下賬戶內有可執行的財產。
除了一分錢沒有拿到外,更可悲的是,吳女士付出了堪稱慘重的代價。
公司同事對她指指點點,陰陽怪氣,甚至有男同事認為她就是謠言里的那種人而調戲她。無法忍受的她不久把工作辭了。
丈夫也受到極大影響。他的同事也會議論這件事,婆家整個家族都不太舒服,兩人漸漸承受不住,最后協議離婚。
因為沒有工作,沒有收入還不起房貸,她之前買的房子也被法拍了。
吳女士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頭發一把把掉,查出中度抑郁,很快就發展成重度抑郁,看病花了三四十萬。
6月14日,吳女士在公園吞下大把安眠藥。被路人發現送醫救回后,她騙孩子說自己吃蘑菇中毒了。
這次自殺后,她反倒想通了:不能讓孩子沒媽。
她開始跑10公里,多曬太陽,見朋友。
7月17日,正好三年。吳女士交了新男友,學了新課程,眼里又有光了。
吳女士被造黃謠教科書式揪出造謠者,看似風光榮耀,可這不是教科書,這是血淚史!吳女士耗費3年時間、承受重大創傷,僅換來造謠者15天司法拘留,賠償形同虛設。難怪有網友會問:“這值得嗎?”
但吳女士仍然堅定地回答:“心被捅的傷口看不見,但我仍要讓他付出代價!”——吳女士的堅持,本質上是對公義的信奉:當制度未能托底個體尊嚴時,勇氣本身即是燎原星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