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國在印太的布局正“搖搖欲墜”!
多年來,出于遏制中國的需要,美國其實一直都在強化其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通過盟友關系、軍事基地建設等手段,試圖構建一個圍堵中國的“包圍圈”。
可沒成想,近期卻有兩個和中國相鄰的國家,出現了一些令美國不滿的微妙變化……
韓國硬剛美國
韓國的這波操作,簡直把特朗普打得找不著北!
7月17日,韓國總統李在明在午餐會上,先是假模假樣地說“美韓關系重要”,接著話鋒一轉,直接放狠話,大概意思是:臺海問題跟韓國沒半毛錢關系!
這話一出,美國方面可謂是直接懵圈。
畢竟,美國一直指望韓國、日本、澳大利亞在臺海問題上當“馬前卒”,結果日本和澳洲裝死,韓國更狠,直接公開“劃清界限”。
更扎心的是,韓媒還爆出猛料:李在明政府正密謀收回戰時指揮權。
要知道,韓國駐有數萬美軍,是美國在亞太的重要軍事支點,由于美國擁有著戰時指揮權,所以這些美軍的部署,完全可以繞過韓方,直接由美國軍方決定。
可一旦戰時指揮權被收回,那么臺海真打起來,駐韓美軍可能被“掃地出門”!
韓國這一手,直接戳中美國軟肋,特朗普團隊急得跳腳,但拿這個“平民總統”一點辦法沒有。
為啥?因為李在明民心在手,支持率飆到60%以上,創下上任新高,韓國人早就看膩了美國頤指氣使的樣子。
韓國為啥敢這么硬?除了民意撐腰,還有現實考量。
朝鮮半島局勢本就如履薄冰,朝鮮的核威脅讓韓國如坐針氈,李在明更想穩住自家后院,而不是被美國拖進臺海的泥潭。
更別提,美國近年來在韓部署“薩德”系統,惹得中國強烈不滿,韓國經濟吃了不少苦頭。
如今,李在明擺明不想再當美國的“炮灰”,而是選擇更務實的路線——不親華,但也不傻到去當美國的“打手”。
這波“反骨”操作,韓國不僅讓美國顏面盡失,還給亞洲地緣政治扔下一顆重磅炸彈。
而更讓特朗普頭疼的是,另一邊的印度,也開始“叛變”,讓美國的亞洲夢雪上加霜。
印度靠攏中國
如果說韓國的硬剛讓特朗普心梗,那印度的動作簡直是往傷口上撒鹽!
莫迪政府最近動作頻頻,不僅在上合組織和金磚國家里跟中國越走越近,還直接推動中印俄三方會談。
7月17日,中國外交部公開表態,這場三方會談“很有必要”,直接給印度站臺,這信號夠狠了吧?
回看背景,2024年10月,中印達成邊境協議,結束了長達四年的對峙,關系迅速回暖。
印度趁熱打鐵,加大與中國的經濟互動,2024-25財年,中印貿易額雖有近千億美元逆差,但印度更看重中國的投資和市場潛力。
莫迪心里門清:跟著美國搞“印太戰略”不過是當棋子,哪有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洲合作來得實在?
更別提,印度在上合組織里早就不是“乖乖仔”,多次拒絕參與美西方推動的反華議程,擺明要走“戰略自主”路線。
俄羅斯也趁機發力,力推中印俄三方會談,這意味著什么?中印關系穩了,印度正一步步遠離特朗普的“朋友圈”。
美國原以為能靠印度牽制中國,結果莫迪直接選邊站,給了白宮一記外交重拳。
可以說印度的“倒戈”,不僅讓美國在南亞的影響力大打折扣,還讓亞洲地緣政治的天平進一步向中國傾斜。
但中國并沒有因此停手……
中國狂拋美債
韓國、印度接連“背刺”,中國這邊直接在經濟戰場上給美國“補刀”。
7月17日,美國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5月中國又減持了9億美元美債,持倉跌至757億美元,創下16年新低!
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個月拋售,趨勢擺明要讓美債變成“燙手山芋”。
為啥中國這么狠?因為美債早就不是“香餑餑”!美國國債總額已超37萬億美元,財政赤字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面對這龐大的債務問題,特朗普政府顯然已焦頭爛額。
他們此前對全球征收的所謂“對等關稅”,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轉嫁國內的經濟壓力。
但如今,中國等債權國的持續拋售,無疑給美國的財政狀況雪上加霜。
更別提,中國還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減少對美元依賴,全球影響力節節攀升。
美財政部急得滿頭大汗,但面對中國的“金融殺招”,只能干瞪眼!
參考資料
參考消息:《美國財政部:中國5月減持9億美元美債》2025年7月18日
央視新聞:《外交部:中方愿同俄印雙方就推進中俄印合作保持溝通》2025年7月17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