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回復 營銷免費領取《營銷策略及管理制度大全》
作者 | 孫明
來源 | 營銷報
在互聯網上,有一種鄙視鏈叫做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
“夸張點說,喜歡百事可樂的人和喜歡可口可樂的人,沒法聊到一塊去。”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這場紅藍之爭從未停止過—— 每每在“可樂是喝百事還是可口” 的提問下,總能引來大量回復。
就連B站上做可樂雞翅的視頻,彈幕都能從開頭吵到結束。
圖源:嗶哩嗶哩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較量,幾十年來也一直是快消品行業最經典的營銷案例。
不過,這段鐵打的battle、流水的熱點關系,隨著第三者的“插足”,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了。
最近,特朗普發了一條帖子,不光可口黨和百事黨驚掉了下巴,全網都看傻眼了。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自己一直在和可口可樂公司溝通,想讓他們在美國把可樂配方中的甜味原料換成蔗糖,還強調可口可樂公司已經同意了。
他特意用大寫字母拼寫“真的”一詞,字里行間滿是興奮:
“我要感謝可口可樂的所有高層。這將是他們極為正確的一步 —— 你們會看到的,這樣更好!”
是的,你沒看錯,互聯網真的無奇不有,誰能想到有朝一日,能看到美國總統在線建議可口可樂換配方呢……
這反差感,就好比看到有人一本正經指導麥當勞今天漢堡該放幾片生菜、肯德基炸雞要裹多少克粉,平日里大家調侃的“這么大的事上報聯合國了嗎”,居然照進了現實。
圖源:@環球網
然而,這邊特朗普信誓旦旦,那邊可口可樂的回應卻有點“含糊”。
可口可樂在官網上發布聲明稱:“我們感謝特朗普總統對我們標志性品牌可口可樂的熱情。我們將很快分享更多有關可口可樂產品系列中創新產品的細節。”
圖源:可口可樂官網
聲明里,可口可樂并沒有給出確切承諾,看來總統這次也犯了個99% 的人都會犯的錯 ——
半路開香檳,結果被現實小小打臉。
雖說換飲料配方這事兒,聽起來沒那么“驚天動地”,可在全球社交媒體上,還是掀起了軒然大波,網友們紛紛炸開了鍋。
一部分網友對特朗普這波操作感到十分震驚:“總統居然管到飲料配方上了,這也太離譜了吧!”
這種跨界“指點”,實在突破了大家的常規認知。
但震驚之余,也有人感慨“懂王”稱號真不是白叫的,這次特朗普可算“懂”到點子上了。
不少網友紛紛附和,期待可口可樂真能更換配方。
畢竟,蔗糖口味的可樂,口感公認更好,可口黨簡直要舉雙手贊成。
在可口黨眼中,墨西哥產的蔗糖版可樂,就是最好喝的可樂。
要是可口可樂真能全球統一更換成蔗糖配方,那對代糖飲料市場來說,無疑是一場“大地震”。
還有網友現身說法,港版可口可樂因為添加了蔗糖,成了大家去香港旅游必帶的“紀念品”,足以證明蔗糖在可樂口味上的“含金量”。
大陸版的香草味可樂,因為加了白砂糖,也深受可口黨喜愛,被他們瘋狂“打 call”。
有網友還羅列了自己心中甜味劑的排序:蔗糖> 玉米糖漿 > 代糖,覺得更換配方,既迎合了當下追求健康的消費趨勢,又能提升口感,一舉兩得。
更讓人意外的是,特朗普這個建議,居然贏得了不少百事黨點贊,平日里水火不容的可口黨和百事黨,破天荒地站在了同一陣營。
美國總統插手可口可樂配方,還意外平息了可口黨與百事黨多年的爭論,全網一片叫好,這劇情實在太“抓馬”了。
事實上,特朗普插手可口可樂配方這事兒,其實并不意外。
雖說縱橫商界和政界多年,他卻從沒遮掩過自己是可樂、炸雞和漢堡的重度愛好者。
傳聞特朗普的白宮辦公室里有個著名的紅色按鈕,當年網友還猜測這是不是“一按就能毀滅世界”的狠角色。
結果采訪時他自己揭秘:這就是個“可樂按鈕”——
圖源:微博
按一下,助理就會端來他最愛的健怡可樂。
這么看來,特朗普下場指點可口可樂,似乎是為了滿足個人口味,但細想之下,又藏著些弦外之音:
有人分析,這或許和他對健康飲食的關注有關。
畢竟近年來高果糖玉米糖漿的健康爭議不小,不少消費者和健康專家都覺得,它和肥胖、糖尿病等問題脫不了干系。
也有觀點揣測,這里面可能藏著政治考量—— 推動可口可樂改用蔗糖,既能向甘蔗種植州示好,說不定還能為自己爭取更多選民支持。
其實早在上世紀80 年代,因為美國政府對進口糖加征關稅,蔗糖價格一路飆升。
為了控制成本,可口可樂才逐步把美國市場的可樂甜味原料,從蔗糖換成了高果糖玉米糖漿。
如今特朗普要把配方改回去,這背后的原因,自然耐人尋味。
甭管這事成不成,對可口可樂來說,特朗普這波發聲堪比一場全球重量級推廣,硬生生刷了一波超強存在感。
要知道,最近可口可樂的營銷早就沒了往日神采,有點陷入創意“瓶頸期”。
就說春末夏初那陣,它在國內重啟了曾經紅極一時的“分享瓶”活動。
這次瓶身上印的不再是普通英文名,換成了“干飯人”“社牛”等二十多個緊貼網絡潮流的標簽,想靠線上線下互動,重新點燃Z世代的社交熱情。
圖源:可口可樂
但和十多年前初次亮相比起來,這次“分享瓶” 回歸,顯然沒激起預期的市場水花。
雖說活動加了不少數字化元素,設計也更本土化,可消費者反響挺平淡。
“六邊形戰士”“顯眼包” 這些標簽被吐槽是炒網絡老梗,連插畫都像十年前的畫風,壓根跟不上年輕人的節奏。
要不是香港版“狗奴瓶”的文案在社交平臺濺起了點討論水花,這次創意恐怕就徹底“查無此人”了。
圖源:小紅書@莽莽在香港
不光創意策略平平,這兩年可口可樂在亞太市場的業績也有點“蔫”。
去年第二季度,亞太市場營收15.12 億美元,同比下降 4%。中國市場的具體銷量沒單獨說,但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詹鯤杰在業績會上明明白白說了:“中國市場的銷量出現下降。”
其實不光營銷和業績,這幾年可口可樂的產品研發也沒啥亮眼表現。
據《有意思報告》統計,2018到2023年,它在國內累計推出192款新品,覆蓋汽水、果汁、氣泡水、即飲茶(涼茶、果茶、乳茶、菊花茶、檸檬茶等)、咖啡、功能飲料、瓶裝水多個品類。
圖源:淘寶@可口可樂品牌館
新包裝、新產品、新口味倒是沒少折騰,可再也沒造出一個現象級爆品。
就說它先后推的淳茶舍、陽光兩個無糖茶品牌,想在無糖茶賽道分杯羹,卻沒能復制碳酸飲料的輝煌。
之前寄予厚望的悅活長白山天然礦泉水,在公司214.46億元總收入里占比才0.16%,銷量實在“拿不出手”。
不管是咖啡、功能飲料還是瓶裝水賽道,可口可樂的新產品表現,實在讓人沒法把它和那個曾經領跑中國飲料行業、讓無數人爭相模仿的巨頭聯系起來。
如今因為“調整配方”被推上風口浪尖,要是能把握好,倒不失為一次“穩固老本”的好機會。
難怪有網友調侃:特朗普怕不是可口可樂的“貴人”吧?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全文完,更多有趣內容碼上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