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吳海珊??? 編輯丨承承
在市場持續走牛下,多家銀行發行的可轉債觸發提前贖回條件。
近半年以來,銀行股價持續上漲,截至7月11日,Wind銀行指數2025年上漲幅度達到20.35%,多家銀行股價創出新高。銀行股價的持續上漲也觸發了多家銀行可轉債的強贖條件,比如杭銀轉債、成銀轉債、蘇行轉債、南銀轉債以及齊魯轉債等,其中,杭銀轉債等四只轉債在年內均已完成轉股或強贖,宣布退市。
5家銀行可轉債年內強贖退市
7月5日,齊魯銀行在《關于提前贖回“齊魯轉債”的公告》中稱 ,公司股票自2025年6月3日至2025年7月4日期間,已有15個交易日收盤價不低于“齊魯轉債”當期轉股價格(5.00元/股)的130%(含130%),已觸發“齊魯轉債”的有條件贖回條款。
齊魯轉債是齊魯銀行于2022年11月29日公開發行的可轉債,彼時8000萬張,發行總額人民幣80億元,期限6年。齊魯轉債被強贖是A股銀行可轉債中贖回最新案例。除此之外,杭銀轉債、成銀轉債、蘇行轉債、南銀轉債也在年內因正股價格上漲被強贖。
杭銀轉債是年內退市的第四家銀行可轉債,其從5月27日發布強贖公告到7月7日摘牌,歷時僅40天。
5月27日,杭州銀行在《關于提前贖回“杭銀轉債”的公告》中稱,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29日至2025年5月26日期間,已有15個交易日收盤價不低于“杭銀轉債”當期轉股價格11.35元/股的130%(含130%,即14.76元/股),已觸發“杭銀轉債”的有條件贖回條款。杭銀轉債最后交易日為7月1日,最后轉股日為7月4日。杭銀轉債自7月7日起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摘牌。
杭銀轉債是杭州銀行于2021年3月29日公開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彼時發行了15000萬張,發行總額人民幣150億元,期限6年。截至2025年7月4日,累計轉股數為13.188億股。股份變動后,杭州銀行總股本增加至72.49億股。
成銀轉債是于2月份完成贖回工作的,累計轉股數量為6.262億股。資料顯示,成銀轉債是成都銀行于2022年3月3日公開發行的債券,彼時共發行了8000萬張,發行總額80億元,期限6年。
據《關于“成銀轉債”贖回結果暨股份變動的公告》披露,2024年11月7日至2024年12月17日,正股價格連續在29個交易日內有15個交易日收盤價格不低于“成銀轉債”當期轉股價格12.23元/股的130%(含130%),已滿足“成銀轉債”的贖回條件。2025年2月6日,成銀轉債摘牌。
蘇行轉債于3月17日摘牌,其是蘇州銀行于2021年4月12日公開發行的,發行數量5000萬張,發行總額50億元。據蘇州銀行發布的《關于“蘇行轉債”贖回結果的公告》披露,蘇州銀行股價在2024年12月12日至2025年1月21日期間,已有15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不低于“蘇行轉債”當期轉股價格6.19元/股的130%(含130%,即8.05元/股),已觸發“蘇行轉債”的有條件贖回條款。
南銀轉債將于7月1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摘牌,其是南京銀行于2021年6月15日公開發行的可轉換債券,發行數量2億張,共200億元,期限6年。據南京銀行發布的《關于實施“南銀轉債”贖回暨摘牌的提示性公告》披露,自2025年5月13日至2025年6月9日期間,公司股票已有15個交易日收盤價不低于“南銀轉債”當期轉股價格人民幣8.22元/股的130%(含130%),即人民幣10.69元/股。7月14日為“南銀轉債”最后一個交易日。7月17日為“南銀轉債”最后一個轉股日。
統計數據顯示,齊魯銀行、成都銀行、杭州銀行、蘇州銀行和南京銀行2025年截至7月11日分別上漲了20.2%、18.59%、17.25%、14.42%和10.38%。
年內實現退市的銀行可轉債至少有7家
除了正股股價上漲觸發可轉債強贖之外,還有兩家銀行的可轉債在年內自然到期,分別是中信銀行和浦發銀行。
其中,中信銀行可轉債自然到期贖回工作已經完成。2月21日,中信銀行發布“中信轉債”到期兌付暨摘牌公告,到期日和兌付登記日均為3月3日,兌付本息金額為111元/張。可轉債摘牌日為3月4日。中信轉債是中信銀行于2019年3月4日公開發行的,發行數量4億張,發行總額400億元,期限6年。
浦發轉債將于今年10月自然到期。其是浦發銀行于2019年11月15日公開發行的可轉換債券,共發行5億張,發行總額500億元,期限6年。
4月1日,中信銀行發布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收到控股股東中信金控通知,中信金控于2024年3月29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系統將其持有的263.88億元本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全部轉換為中信銀行A股普通股,可轉債轉股后,中信金控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中信銀行總股本為68.70%。在轉股之前,這一比例為65.93%。
6月27日,浦發銀行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信達證券和“信達投資”的通知,截至2025年6月25日,信達證券管理的信豐1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系統累計增持公司可轉債11785.249萬張,占浦發轉債發行總量的23.57%。10月28日,這些可轉債將轉換為浦發銀行股票。
綜合來看,在其他銀行不觸發強贖條款的情況下,年內將共有7家銀行的可轉債實現摘牌,而在2024年同期,僅有2家銀行可轉債實現摘牌。在不考慮強贖的情況下,青農轉債和紫銀轉債將于2026年到期,興業轉債、上銀轉債將于2027年到期,重銀轉債、常熟轉債將于2028年到期。
仍有銀行可轉債面臨強贖可能
在市場持續上漲下,部分銀行轉債有可能會觸發強贖條件。譬如,興業證券分析師陳紹興在7月6日的報告中就指出,在當前存量銀行轉債中,上銀轉債、常銀轉債距離強贖價格僅剩下不到5%空間,重銀轉債、浦發轉債等距離強贖的價格剩余10%~15%。
平安證券分析師劉璐指出,年內銀行轉債余額或收縮1000億元,到年底余額僅為900億元。同時,他認為目前多數銀行發行新可轉債能力受限。劉璐表示,目前A股42家上市銀行中,股價尚未達到1倍PB的銀行多達40家(截至本文發稿為39家),限制了銀行發行可轉債的能力。一般而言,需銀行股價持續回升,直至多數銀行PB達到1倍以上,銀行在核心一級資本補充的需求之下,才可能會陸續開始發行可轉債。不過,當前政策支持國有大型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今年四家國有大行定增價格出現低于1倍PB的情形,其他商業銀行是否跟進仍需要觀察。
根據劉璐的統計,2022年以來已公告未發行的銀行轉債合計290億元,分別是長沙銀行(110億元)、西安銀行(80億元)、瑞豐銀行(50億元)、廈門銀行(50億元)。
銀行可轉債的退市對于銀行來說,可轉債資金轉化為股權資本,一方面有效補充了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增加了銀行擴張的能力。另一方面,提前贖回并促使轉股后,也能幫助銀行減少利息支出、降低財務成本。
杭州銀行在公告中表示,“因總股本增加,短期內對公司每股收益會有所攤薄,但從長期看,進一步增強了公司的資本實力,有利于公司穩健可持續發展,從而為廣大股東創造更多價值回報。”
長江證券分析師馬祥云表示,最近城商行的換手率和成交額占比有所上升,是本輪機構加倉銀行股的主力品種,其中,實現可轉債轉股的杭州銀行、南京銀行等換手率明顯上升。而對于對齊魯轉債觸發強贖條件,中泰證券分析師戴志峰則表示,債轉股進一步打開了其長期增長空間,“齊魯銀行2025年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較2024年提升0.87個百分點至11.62%?!?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作為買賣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