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7月18日電 (記者劉海天、實習生王孜萱)7月17日,重慶市地方志辦公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編纂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年鑒(2024)》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年鑒(2024)》封面。四川省地方志辦供圖
自2021年起,兩地地方志辦輪流負責編纂出版,本次由重慶市地方志辦公室承編。在編纂過程中,川渝兩地230余家單位參與供稿。經資料征集、初稿修改、史實核查、總纂統稿、刊誤補遺、分級評審等嚴格環節,終成定稿付梓成書。
全書設有特載、綜述、大事記等15個類目,涵蓋125個分目、2771個條目,配418幅隨文圖片及44頁前置彩圖,成書182萬字,全面記錄川渝兩地在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過程中的年度新舉措、新成果、新經驗。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年鑒(2024)》內頁展示。四川省地方志辦供圖
2023年,川渝兩省市深入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重大戰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1986.67億元,比2022年增長6.1%,占全國的6.5%、西部地區的30.4%。兩地舉行多次重要會議,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次推廣成渝跨區域協作經驗,滾動實施248個重大項目,完成年度投資4138.4億元。全球最大水光互補電站投產、共建西南“國家糧倉”、綜合性科學中心揭牌等諸多成果均在年鑒中詳細呈現,如實展現了川渝合作共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持續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嶄新成就和昂揚風貌。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年鑒(2024)》的編纂出版,是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果的年度性回顧與總結,也是對開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新局面的激勵和展望,更是川渝兩地秉持“一家親” 理念、“一盤棋”意識合作的新成果,為川渝兩地相關部門在深入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重大戰略中進一步緊密協作奠定了新的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