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以前村里空心房扎堆,現在變成了綠油油的菜園子,鄰里間走動也勤了,關系更和睦了,日子越過越有滋味。”盛夏時節,走進湖南省江永縣桃川鎮新宅村,村民們談及村莊變化,臉上滿是笑意。
2023年以來,該村以“拆除空心房”為突破口,創新“四共”模式推進愛心“鄰菜園”建設,讓移風易俗從“倡導號召”變為村民的“自覺行動”,實現了“環境整治—觀念轉變—鄉風文明”的鏈式蝶變。
曾經的新宅村,一度被“空心房扎堆、雜物亂堆、鄰里疏離”等問題困擾。140余處閑置的小矮房、土磚屋及殘垣斷壁,不僅存在安全隱患,更擠占大量土地資源。部分村民受“建新不拆舊”“宅基地私有固化”等陳舊觀念影響,甚至將空心房視為“家族臉面”,讓整治工作阻力重重。為此,村支兩委錨定“三破三立”原則,將移風易俗融入鄉村建設全過程,鎮村干部聯合12名“五老”成立“移風易俗宣講隊”,以空心房現實危害為切入點,結合“一戶一宅”政策入戶講解,用真心、耐心、誠心逐步轉變村民觀念。
觀念一轉天地寬。空心房拆除后,7000平方米土地無償收歸村集體。村里隨即建立“共管”分配機制,在統籌層面,將土地與村莊規劃、鄉村振興相結合,強化村民集體資源意識。在公開環節,通過村民大會商議土地劃分,以“四小園”形式由村民現場認領、自主管護。在推動層面,優先打造實用的“小菜園”,統籌資金完善灌溉設施,促進村民互幫互助。如今,全村已建成86個“鄰菜園”,總面積超12500平方米,成為集體資源合理分配的生動樣板。
“鄰菜園”不僅是增收園,更成了連心橋。村里規定菜園實行共管共享,鼓勵村民交換或贈予蔬菜,讓昔日疏離的鄰里在田間地頭重續情誼,“遠親不如近鄰”的傳統美德悄然回歸。在此基礎上,村支兩委組織黨員和“鄰菜園”園主成立“愛心助老服務隊”,每月開展2次“送菜上門”活動,為村里老人和困難群體送去新鮮蔬菜。截至目前,已有75位“園主”參與其中,累計為60多位老人送去400多斤蔬菜,“守望相助”的暖流持續涌動。
為激發村民主動性,村集體僅提供初期指導與資源協調,鼓勵大家自主規劃種植、管理菜園。通過組織積極參與者分享經驗,打破部分村民的觀望心態,促使他們從“坐等幫扶”變為“主動耕耘”。村里還定期開展“鄰菜園”季度評比,對表現優異者獎勵農具、化肥并張榜公示,同步對接超市簽訂收購協議,銷售收益由農戶均分,評比優勝的菜園優先獲得外銷機會。這一舉措不僅讓村民在互相學習中提升種植技能,更讓庭院“方寸地”真正變成了“增收園”,為全鎮發展庭院經濟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如今的新宅村,空心房變身生機盎然的“鄰菜園”,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在勞作中體悟勤勞之美,在鄰里互動中感受和睦之樂,在助老行動中體會奉獻之情,實現了從“環境美”到“風尚美”的深層蛻變。(殷娜 周少宏 何明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