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哈哈的宗慶后老爺子曾被捧為“節儉楷模”,午飯都是街頭快餐,出差飛機坐經濟艙,高鐵二等座,十元理發、三十元布鞋,甚至單開一輛陳年老奔馳。媒體砌起了“節儉神話”,講得連空氣都甜中帶著簡約。然而,信托18億美元、三位同父異母的美籍弟妹聲討的消息一出,這“神壇”轟然坍塌——原來,真正的底牌是:你說的節儉生活,是包裝;你留下的信托賬戶,才是真實。
別笑中國,“裝窮”是全球富豪的統一操作
中國媒體愛編節儉童話,美國富豪則擅長“樸素表演”。就拿Facebook老板扎克伯格,永遠一身灰T恤、牛仔褲,好像是極簡主義本尊。但媒體后來扒出來:他那套所謂“百元T恤”,一件售價高達300美金,純手工、埃及棉、限量款——不是不換,而是普通人穿上又昂貴又普通。
再去看看扎總的“家”,那就更扎心了——不是你理解的家,而是硅谷地下的末日地堡,可以抵御核彈、病毒與暴亂;此外還有遍布全球的隱秘地產、專屬安全團隊、私人飛行器。省的不是錢,是曝光。
你以為他節儉?他只是不想讓你知道他有多能造。
再說幾年前的全球首富比爾·蓋茨,一提就讓人肅然起敬的“慈善家”。他說自己不會給子女留巨額財富——但隨手送閨女一匹馬就是上百萬美元。他說要“用財富造福人類”,其實很多慈善基金會只是避稅工具。你以為他在“回饋社會”,實際上是“曲線繞稅”。你以為他在“照亮世界”,實際上是在掩護自己的財政黑洞。
偽裝與真誠:階層間的心理游戲
這些看似“樸素”的包裝,其實是對大眾心理的精準操控。打出“與民同樂”的旗幟,卻不掏腰包;出現廉潔形象,卻暗地籌碼東藏西藏——你必須被感動,你也只是在他們精心設置的大舞臺里緩緩鼓掌,同時還有一絲絲心理安慰。
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我寧愿相信那個敢直視自己欲望的表里如一的家伙,而不信那些衣冠楚楚、內里空洞的“節儉神話”。
相比之下,真正坦誠的人反而更可愛。比如英國老首相邱吉爾,他從不遮掩自己對哈瓦那雪茄的癡迷,別人勸他節儉點、低調點,他回懟一句:“我為世界貢獻很多,索取也很多。”
相比那些一邊偷偷藏金庫,一邊吃盒飯做秀的“人民企業家”,邱吉爾這種“真貴族”,反而更真實。
腐敗不始于權力,而始于偽善
偽節儉就是一種高級的偽善。它不靠說謊,而靠“留白”;不靠掩蓋,而靠“選擇性呈現”。真正的坦蕩,不是自稱清廉,而是敢于把真實的想法擺上臺面。
我們當然不指望富豪“吃泡面、住筒子樓”,但也不該鼓勵他們演一出又一出的“節儉劇”。因為,這不是榜樣的力量,而是心理麻醉的伎倆。最糟糕的不是貧富差距,而是明明差距巨大,卻還要你覺得“我們其實差不多”。
《圍城》里方鴻漸評說李梅亭“還好他好色,否則這個人沒有一點人味兒。” 這句話聽來刺耳,卻是真話:一個人真實的欲望,有時候反倒比精心打造的“高尚人設”更接近人性。
也許我們無法阻止富人穿灰T、戴破表、吃快餐,但至少我們可以看穿它們:那不是生活態度,只是包裝術語。那不是節儉美德,而是階層心理戰。
披著布鞋的狼,比穿著John Lobb皮鞋的真相更讓人后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