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南亞熱帶季風氣候與山地丘陵相遇,不僅賦予了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豐富的水資源,也為竹林生長提供了舒適的搖籃。酸筍魚這道將竹的精華與水的饋贈完美融合的邊境風味應運而生,成為德宏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
德宏酸筍魚沒有統一的配方和做法,但核心原料有三:優質酸筍、新鮮河魚與舂制的蘸水。
在筍絲中拌入辣椒圖源:“德宏文旅”微信公眾號
在德宏,酸筍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罐子菜。新鮮黃竹筍是制作酸筍的上佳原料,每年七八月是采黃竹筍的最佳時節,破土而出的嫩筍最為鮮美,無需深挖即可獲得,當地居民在竹林中穿梭,兩三根粗壯白嫩的竹筍便能裝滿背簍。制作時,將剝凈的竹筍切絲淘洗,裝入壇子后注入山泉水密封發酵,水完全淹過筍、過程中不接觸任何油脂和面粉是成功腌制酸筍的關鍵。兩周后筍絲自然轉酸,此時拌入辣椒、鹽和少許白酒調味,酸辣鮮香的酸筍便可保存一年之久。
酸筍煮魚圖源:“芒市文旅”微信公眾號
酸筍煮魚的做法簡單,卻將酸筍的“酸”與魚的“鮮”巧妙融合。民間最傳統的做法是取腌制好的酸筍與山野小番茄和食鹽搓揉均勻,同鮮活的河魚一道冷水入鍋。旺火煮沸后轉小火慢煨,全程不加任何調料。一兩小時后,竹筍的酸香與魚肉的鮮甜交融,一鍋色香味俱全的酸筍魚便大功告成。
夾一塊浸透了橙紅湯汁的魚肉和筍,蘸一蘸用大蒜、姜、小米辣、糊辣子、緬芫荽、荊芥舂制的蘸水,竹筍生脆、魚肉鮮香、蘸水辛辣,回味無窮,令人欲罷不能。
酸筍煮魚和蘸水圖源:“芒市文旅”微信公眾號
若是覺得傳統做法過于清淡,或用高湯,或添一勺豬油增香,使湯汁更醇厚。也可用曬干的酸筍,金黃纖細如煙絲,與魚同煮后口感綿軟悠長,別具風味。這些細微變化,讓酸筍魚在傳承中不斷演繹新的美味可能。
酸筍魚,正以其獨特的魅力,讓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味蕾認識德宏、愛上德宏。在裊裊炊煙中煮出的一鍋酸筍魚,用“酸”記錄煙火味道,將“鮮”寫進記憶,訴說著德宏這片土地的故事與深情。
資料:“德宏文旅”微信公眾號、“微美芒市”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