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宇宙
來源 | 看電視
在古代賣奶茶、產白酒、辦報紙,加以現代化的營銷組合拳,會發酵出怎樣的故事?
正在熱播的騰訊視頻精品橫屏短劇《賢婿》中,曾經的“金牌銷售”蕭寧穿越到古代成為贅婿,不靠武力、不攀權貴,而是運用現代商業邏輯改寫自己的命運,分銷奶茶、蒸餾白酒樣樣都能成。
上線僅10天累計分賬破600萬,這番古今融合的“爆改人生”敘事讓觀眾上頭,騰訊視頻站內外用戶討論高漲,《賢婿》為橫屏短劇帶來了類型融合與審美氣質的新想象。
而這部風格鮮明的橫屏短劇背后,制作方大唐之星的名字已不止一次出現在騰訊視頻的爆款榜單中——2023年上線的《盲心千金》分賬2100萬、《見好就收》分賬2400萬,2025年上線的《點石成金》《雨愛千金》分別實現分賬1100萬、700萬,大唐之星以持續輸出的內容能力和高分賬成績,成為平臺高頻爆款的代表廠牌之一。
制作方的爆款產出與平臺側日益完善的激勵政策密不可分,在騰訊視頻的持續投入下,精品橫屏短劇的生產邏輯正在從“爆款試驗”走向更穩健的“可復制、可預期”的內容供給模式,內容方也開始以品牌化、系列化的視角布局短劇長線。
從爆改人生到品效營銷
《賢婿》映射橫屏短劇的類型成長
當備受年輕人喜愛的茶飲文化進入古代敘事背景,我們依然可以看見一套熟悉的“營銷方法論”:茶飲不只要好喝解渴,還要有特色的名字;不只拼原料,還要拼場景與社交氛圍;不只是“賣產品”,更是在“造感覺”。
《賢婿》將現代營銷邏輯完整嫁接到古代語境中,通過精準的消費者畫像、靈活的渠道分銷、差異化的命名包裝,構建出一個既有現實感、又充滿趣味性的“古代商戰故事”。
男主蕭寧從現代穿越到古代,因家道衰落而不得不入贅蘇家,開始一路“逆境升級”。
他將現代職場人的思維方式與生意直覺投射到古代生活中,賣奶茶獲得一定名聲、合作公主“入股”,之后又舉辦詩會,以“十步內成詩”的文采征服眾人,并借機為即將上市售賣的茶飲打廣告。
這套“新品發布會”的邏輯精準踩中了古代人的新奇點,眾人驚訝于“紅塵夢”“輕如徐”等茶飲的名字和口味,感嘆蕭寧文采斐然,殊不知“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花自飄零水自流”等佳句并非蕭寧原創,而是他“借鑒”自千年詩文,用穿越者的身份制造認知落差,在古代世界中輕松建立起人設光環。
洞察到節奏、反轉、快感等傳統短劇優勢之外,導演唐十一自有一套內容思路:“創作《賢婿》的時候,我判斷受市場的影響,播出時強刺激的爽劇會鋪天蓋地。所以我想著做一部‘治愈系爽劇’,讓大家在眾多強刺激的浮躁心理下能夠回歸一絲平靜。”
“我曾說過《賢婿》是一部想想都爽的劇,是因為他的環境設定、人物設定自帶爽感,結合從前車馬慢行的時代,把觀眾帶入到無心理壓力,自帶治愈感的舒適觀劇狀態。最終形成‘不浮躁的爽,有溫度的治愈’的獨特氣質。”
觀眾在茶飲產品、營銷語言、職場思維中找到現實參照,更多的受眾圈層也能隨之而打開。
男頻爽劇不是為特定人群“定制快感”,而是在內容設計與情緒表達中,逐步構建出一種更具普適性的觀看通路,既有逆襲人生的爽點,也有價值認同與社會經驗的共鳴之處。
內容邏輯進階
政策激勵成為廠牌成長力
據悉,《賢婿》播出以來600萬持續分賬中,已于7月18日迎來點映,仍處于持續釋放潛力的上升期,憑借差異化的內容設定與精品化制作水準,在騰訊視頻站內的熱度不斷增長。
從鑒寶題材的男頻爽劇《點石成金》,到“先婚后愛”特點的文旅微短劇《雨愛千金》,再到如今在播的《賢婿》,騰訊視頻通過日益成熟的分賬政策與合作機制,為優質項目提供全鏈條支持。
也正是在這樣的平臺助力之下,諸如大唐之星這樣具備穩定產能、多元題材能力的廠牌,更能實現從內容“能產”到市場“能打”的躍遷。
從單點出圈轉向體系化內容供給,短劇創作的進階離不開平臺的激勵動能。
上海電視節期間,騰訊視頻舉行2025騰訊視頻短劇發布會,公布了短劇方面的好成績:2025年至今,24部橫屏短劇分賬票房破百萬,數量占全平臺總份額的80%;2024年底至今站內已上線超20000部豎屏短劇,自制豎屏短劇的聲量已經攀升至30億。
同時,騰訊視頻推出全新合作策略,橫屏短劇主要圍繞合作模式、廠牌激勵進行升級。合作策略明確提出,針對票房破百萬的純分賬項目,將給予每日15%的補貼分賬獎勵;對“保底+分賬”項目,則可提前進入劇本評估階段,優質者有望獲得保底資金。
另外,平臺推出針對廠牌、導演、編劇和IP的年度激勵政策,自然年在騰訊視頻上線3部及以上獨播項目、并達到分賬標準者,將根據三個梯度的標準獲獎金激勵,其中廠牌最高可獲500萬元,導演、編劇、IP廠牌獎勵最高可達100萬元。
這種政策上的系統扶持,不只是“獎金”,更是在為內容方提供更強的確定性與信心,鼓勵其布局長期內容、提升內容密度、探索類型融合。
一方面,對于已具內容規模能力的廠牌而言,平臺激勵正在起到“加速器”的作用,幫助他們在已有方法論的基礎上實現復利增長,提升投入意愿、開發精度與生產節奏。
另一方面,持續優化的激勵政策也在重塑著平臺與內容方的合作關系,從過往的個體項目競速,走向“廠牌-平臺”之間的長期信任、能力共建與品牌協同。
騰訊視頻明確激勵標準,讓好內容不止步于“贏得掌聲”,也贏得長期紅利。在這樣的協同創作氛圍中,創作者也更能沉下心來打磨內容、拓展題材邊界、夯實表達深度。
釋放橫屏短劇產業潛力
平臺推動“精品化+規模化”雙進階
如果說內容力是橫屏短劇破圈的原始驅動力,平臺制度的演進則決定了橫屏短劇賽道的長期影響力。大唐之星的優質產出,折射出的不僅是廠牌創作能力的成熟化發展,還有騰訊視頻作為平臺方,在機制建設、激勵分配上的持續加碼與系統思維。
如今的橫屏短劇行業正進入一個更加講求結構效率的提質期,2025騰訊視頻短劇發布會已經釋放出清晰信號——橫屏短劇的創作不再是單點式試水,而是著眼長線發展,向上提質、向下扎根,構建起完整的激勵機制。
從劇本端的提前評估,到分賬期內的補貼加成;從項目票房激勵,到廠牌、導演、編劇、IP的分層激勵分配……不同合作模式的拓展,讓平臺能夠更靈活地連接內容方,《賢婿》等作品的成功不只是創意驅動,更是機制牽引下,內容結構不斷優化的成果。
《賢婿》提供了一個觀察樣本:激勵策略為創作者拓寬了探索的空間,也為用戶提供了多元的選擇。
對觀眾而言,橫屏短劇正在成為一種更穩定、可預期的日常觀劇選擇。隨著題材的豐富和結構的進階,短劇故事的時代背景、主角人設也會有更多表達空間,讓觀眾不僅“看得爽”,還“留得下”。
當下,橫屏短劇早已不圍繞著“情緒快消+爽點堆疊”而生產故事,越來越多用戶偏向沉浸式追劇,對鏡頭美學、敘事節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這種觀看模式的轉變重構著短劇生態,對橫屏短劇提出了更高的系統化創作要求,而平臺的機制激勵,恰好可以為這種內容生產邏輯提供托底保障與發展空間。
騰訊視頻橫屏短劇在供需兩端“雙向調優”,一邊通過機制激勵保障優質廠牌的穩定輸出,另一邊也在不斷完善用戶側的觀看體驗與內容分發策略,從而促使橫屏短劇走出“小圈層”標簽,向更廣泛、更主流的內容消費形態演進。
平臺與創作者的協同,正逐步建立起一種“雙向成就”的新秩序;而觀眾的情緒信任,也能反過來促進平臺持續優化合作結構。
觀眾“看得上頭”的背后,是內容方持續穩定的產出力,也是平臺在機制、資源、評價體系上的全鏈路扶持。當市場不再依賴單一爆款,行業也將逐步邁入真正的結構升級期。
《賢婿》等作品的熱度所代表的是平臺、廠牌、用戶三方在內容邏輯與價值判斷上的共識,而這份共識,也正在構建起橫屏短劇穩定發展的地基。
好看,亦能“好賺”;共創,方能共贏。
主編:羅姣姣
文:殷宇星
排版:殷宇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