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沖突之前,俄羅斯和美西方的關系,其實一直都很好。甚至可以說,俄羅斯也是美西方的一員,只不過暫時屬于編外成員。
因為俄羅斯曾經至少4次申請加入北約,和北約一起進行軍事演習的次數,更是不計其數。可以說,俄羅斯對加入北約,融入西方大家庭這件事,還是非常積極的。
但是自從2014年俄羅斯占了克里米亞以后,他們和西方之間的關系,就開始慢慢變得緊張了。2014年2月,俄軍占領克里米亞,到了3月,俄羅斯就被踢出了G8集團。自此,G8就成了G7了。
俄國,原本就是西方中的一員
不知道誰居然把俄國歸入了東方這一邊,問題是,你也沒去問問人家俄國人答不答應啊?你去隨便問一個金發碧眼的俄國人是不是東方人,人家肯定很鄙視地看你一眼就走。
這不是廢話嗎?俄國人一眼看去就知道是西方人,人家是正兒八經的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東斯拉夫人的后裔。
從歷史軌跡上來看,俄國和東方的交集,也遠不如和西方的交集多。因為他們的主要組成部分,就在歐洲,歐洲部分才是俄國人最多的地方。俄國的亞洲部分,雖然地盤比較大,但人口太少了,亞洲人種在俄國根本沒有話語權,他們最大的用處就是征兵的時候會特別照顧到。
歷史上的俄國,和瑞典王國、波蘭立陶宛聯邦、奧斯曼土耳其、奧匈帝國、法國等西方國家,都有深度的交集。
比如說他們從瑞典王國手里,搶走了波羅的海沿岸,將波蘭立陶宛聯邦一手給拆了,和奧斯曼土耳其爭奪黑海沿岸長達200多年,與奧匈帝國爭奪巴爾干半島的控制權等等。
相反,他們和東方國家之間,沒什么交集。長期以來他們只是在1685年和清朝打了一場雅克薩之戰。此后就是和清朝劃定邊界的一個過程了。一直到近代,也就是1858年的時候,沙俄才再次回到東方。
所以說,他們的工作重心、主體人群的生活地、經濟軍事政治文化中心全部在歐洲,那他們當然希望融入歐洲。
事實也是如此,沙俄的時候,俄國一直都是西方的一部分。只有到了蘇俄、蘇聯時期,他們才和西方部分國家針鋒相對。等到1991年蘇聯解體以后,俄羅斯再次努力想要回歸西方,和西方處好關系,這就很正常了。
得到的東西,夠平賬嗎
目前俄羅斯損失了幾乎所有的西方貿易伙伴,已經直接被整個西方給制裁了。至于很多人說,有人做二級代理,從俄羅斯買入石油和天然氣后,再賣到西方,那是沒法管的。只要西方人愿意花錢買,這又能證明什么呢?
總歸是因為這場戰爭,讓俄羅斯被西方拒之門外了!有人認為,西方有什么了不起的,俄羅斯還不稀罕呢。還真不是這樣,人家本來就是西方的一部分,結果被西方集體開除了,你說人家心里能不難受?
千禧年以后,俄羅斯和西方的合作越來越密切,不僅與北約一直在合作搞軍事演習,而且還配合北約反恐。在經濟層面上,俄羅斯斥巨資,向西修建了一系列的天然氣管道,就是為了把俄羅斯的天然氣賣到西方,換取源源不斷的外匯。其中德國曾是俄羅斯在歐洲最大的客戶,整個德國的能源,幾乎就是靠俄羅斯的天然氣撐著。
2014年以前,俄羅斯所賺的外匯,主要來源就是西方,他們和東方雖然也做買賣,但體量實在有限,而且他們不怎么喜歡和東方做買賣。相對而言,歐洲大佬們出手闊氣,更對他們的胃口。
2022年以后,這一切都化為烏有了。目前俄羅斯只能乖乖地到東方來做買賣,畢竟西方不亮東方亮,
那么他們得到的土地和所謂的工業區能否平賬呢?目前來看,還不足以平賬。因為他們沒有完全拿下這些地方,這些地方的資源也不能完全被他們利用起來。
如果徹底拿下克里米亞和烏東四州,并且能夠與烏克蘭簽訂新的邊界協議,那此前的付出,或許就是值得的。畢竟在21世紀還能開辟如此大疆土的國家,找不到第二個了,這一屆俄話事人,必然要在俄國名垂青史了。對他個人而言,付出再多的金錢,似乎都是值得的。
能不能得到
目前來看特別難,因為戰爭陷入了僵持階段,現在就看誰的耐力比較強了。除了耐力以外,還要看誰的后援足夠強大。
現在明確支持俄羅斯的國家,只有朝鮮和白俄羅斯。而支持烏克蘭的,基本聚集了西方絕大多數國家。相比較之下,實力差距還是太大了。
當然了,西方人也不傻,不可能投入全部人力物力去支持烏克蘭,他們也要生活,也要維持目前的體面。所以他們對烏克蘭的支持力度并不大。
而俄羅斯的綜合實力,則比烏克蘭強太多了。即便朝鮮和白俄羅斯的實力相對弱一些,只要俄羅斯付出全部力量,勉強還能維持平衡局面。
但是,想要靠這個平衡局面,真正拿下克里米亞和烏東四州,這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一錘定音的戰果,才能實現開疆拓土的夢想。
其實目前能夠決定戰局走向的,只有兩個國家,也就是中美。這兩個世界級的強國,才是真正的定盤星。
對美國來說,俄羅斯不能失敗,因為只有俄羅斯對歐洲產生威脅,那么美國才能更好地控制歐洲。所以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總是斷斷續續的。只要烏軍在前線有所建樹了,那就中斷一段時間的援助。這么下去,俄烏這場仗,將無休無止。
對東方來說,情況就兩說了。俄與西方為敵,的確可以減輕東方的壓力。但問題是,俄也曾經與西方是一體的,那時候東方的壓力也沒那么大啊?反倒是那段時間,東方迎來了騰飛。那時候幾個大國和集團都明白,和平發展,共同協作的重要性。
因此,東方的態度,才是決定這場戰爭走向的關鍵因素。不過一旦東方表態以后,那么老美對烏克蘭的支持,也就不可能像現在這樣稀稀拉拉了。到那時候,局面又和現在不一樣了。
因此個人覺得是拿不下來的。東方不表態,那老美就維持如今的局面,東方一旦表態,老美也會改變方針。
這場特別軍事行動,明顯劃不來
現在看來,是真心劃不來啊。如果當初能一舉拿下基輔,從而控制整個烏克蘭,那絕對是劃算的。而且俄羅斯也會因此迎來全盛時期,不排除可以恢復蘇聯的巔峰狀態。
可問題是,他們并沒有在短時間內拿下基輔,戰爭也從閃電戰,直接打成了如今的持久戰。那就劃不來了,畢竟每天都要白白消耗大量的生命和資源。
對于當局者來說,這些或許不值一提,但是對每個家庭來說,無疑都是不可承受的災難。這場戰爭過后,多少家庭因此而支離破碎,當局者是不會計算的。他們只會統計,通過自己的努力,拿下了多少地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