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同益股份(300538.SZ)發布股權激勵草案公告,公司擬以7.97元/股向16名核心人員授予111.38萬股限制性股票,授予日在本激勵計劃經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后由董事會確定。
值得關注的是,這一授予價格相較于公司最新股價(7月18日收盤)16.25元/股,相當于打了半價。同時,此次股票激勵計劃解鎖條件僅要求2025年、2026年分期達成營收或凈利潤的觸發值,其中2025年營收增速僅需增長7%(基于2024年基數),或凈利潤扭虧為盈。
這一看似“慷慨”的股權激勵計劃,引發市場和投資者廣泛質疑:解鎖條件是否過于寬松?究竟是“綁定人才”還是“利益輸送”?
根據同益股份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本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股票主要來自公司回購股份,公司擬向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數量為111.38萬股,約占截至2025年7月17日公司股本總額181,918,573股的0.61%。本次授予為一次性授予,無預留權益。本激勵計劃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為7.97元/股。
本次激勵計劃擬授予的激勵對象總人數為16人,約占公司員工總人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員工總數為386人)的4.15%。其中,授予對象含有高管4人,約占股權激勵比例為13%;核心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12人,約占股權激勵比例為87%。
據草案披露,本激勵計劃的考核年度為2025年-2026年兩個會計年度,分年度對公司凈利潤或營業收入增長率指標進行考核,以達到業績考核目標作為歸屬條件。
具體來看,第一個歸屬期(2025年),考核以2024年為基數,營收增長率觸發值為7%,目標值為10%;凈利潤目標為扭虧為盈。第二個歸屬期(2026年),營收增長率觸發值為14%,目標值為20%;凈利潤觸發值達到1400萬元,目標值為2000萬元。
細究該考核指標,解鎖門檻之低堪稱“地板級”:2025年僅需營收增長7%或凈利潤扭虧為盈,即可解鎖50%股票;2026年營收增速20%或凈利2000萬元即可全部解鎖。
根據同益股份披露的2025年一季度業績,公司營收同比大增30.18%至7.25億元;凈利潤雖然同比下降6.29%,但是對比2024年虧損9552萬元而言,一季度已實現盈利323萬元。由于2024年的虧損,主要系公司江西信豐工廠搬遷導致的成本、費用激增及資產減值計提,這也意味著減輕“包袱”后,全年盈利的壓力并不大。
不管是營收還是凈利潤,對于2025年僅需完成7%增長的目標,或者年度扭虧為盈,同益股份大概率均能“達標”。這一目標被業內稱為“躺贏式考核”。
讀創財經梳理發現,2021年同益股份曾推出股權激勵,公司對10名高管和62名技術骨干,授予不超194萬股的限制性股權。對應的考核年度為2021年-2023年,主要考核營收指標,觸發值分別為35%、70%、105%。但由于考核目標過高,導致連續三年考核未達到觸發值,授予限制性股票全部作廢。
公開資料顯示,深圳市同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中高端新材料及電子材料供應鏈一體化方案商。公司成立于2002年,2016年8月26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業績方面,2022年-2024年同益股份實現營收分別為27.15億元、32.56億元、30.7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527萬元、2604萬元、-9551萬元,公司2024年虧損較大。同時,公司毛利率逐年下滑,從2022年的7.69%降至2024年的5.17%,資產負債率也由2022年的50.42%升至2024年的55.51%。
2024年公司對應收賬款、存貨等資產計提減值準備7240萬元,若無計提減值,2024年公司應該虧損僅為2000余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同益股份還遭遇實控人和高管減持套現。
今年4月21日,同益股份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邵羽南、公司副總經理華青春本次減持計劃期限已屆滿,共計減持456.04萬股,減持比例2.52%,二人累計減持共套現6612萬元。
來源:讀創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