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放大招,給普京50天時間考慮,不答應就動手,中國也被牽連
據(jù)外媒報道,當?shù)貢r間7月14號,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fā)文,對俄羅斯發(fā)出“最后通牒”,說俄羅斯如果不能在50天內跟烏克蘭實現(xiàn)停火,美國將對俄羅斯征收“非常嚴厲”的關稅及次級關稅,同時美國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tǒng)的軍事援助。
其后有白宮官員解釋說,特朗普所謂的對俄羅斯制裁和二級制裁,是說要對俄羅斯的貿易伙伴征收100%的關稅。
換句話說,此舉雖然針對俄羅斯,但威脅要制裁的對象,卻是中國、印度等繼續(xù)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國家。
基于當前俄羅斯經(jīng)濟對石油能源的依賴,一旦特朗普真的動用二級制裁,而且還是加征100%這么高的關稅,那對俄羅斯乃至俄羅斯的貿易伙伴,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問題是,美國真敢這么做,有能力這么做嗎?
首先,從特朗普態(tài)度的轉變來看,這次特朗普之所以發(fā)出威脅,實際上跟歐盟在歐美談判中的妥協(xié)有關。
通俗一點說,特朗普之所以反對軍事援助烏克蘭,是因為烏克蘭受到戰(zhàn)爭摧殘,根本沒有錢購買美國軍火,雖然特朗普跟烏克蘭當局簽署了所謂的礦產協(xié)議,背后涉及數(shù)萬億美元烏克蘭礦產,但那是長期收益,短期內根本變不成現(xiàn)金流。
而當前美國政府缺的,就是“急錢”。
可最近的歐美關稅談判,讓特朗普看到了新的機會。
歐盟一些政客,為了尋求美國在關稅領域的豁免,試圖以提高歐盟軍費開支的方式,置換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做出讓步。
歐盟諸國提高軍費,那就是意味著北約整體的防務支出增加,而北約防務支出增加,對于美國軍工利益復合體來說,就是巨大的蛋糕。
簡言之,以前美國援助烏克蘭,是美國自己墊款,準備以后從烏克蘭再要回來,但現(xiàn)在歐盟愿意提高軍費,等于歐盟愿意出錢購買美國軍火,援助給烏克蘭了。
這種背景下,援烏對美國來說不再是開支,變成收益了,特朗普想賺歐盟各國的防務支出,自然就在援助烏克蘭武器的問題上,松口了。
其次,從經(jīng)濟的角度來看,特朗普威脅俄羅斯如果不能再50天內,跟烏克蘭實現(xiàn)停火,就要對俄羅斯展開二級制裁,這其實更像是極限施壓。
通俗一點說,對俄羅斯的主要貿易伙伴,也就是中國、印度等加征100%的關稅。對于美國來說,不是不想辦,而是辦不到。
此前特朗普已經(jīng)用切身的例子證明,當美國把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加征100%以上的時候,最先扛不住的肯定是美國。
特朗普早已驗證了這一點,自然不可能再為了俄烏沖突的事情,跟中國重新打一次關稅戰(zhàn),而只要無法逼中國低頭,那么美國對其它國家施加二級制裁的概率,就比較低。
然而,對于俄羅斯乃至普京總統(tǒng)來說,不管特朗普真打算二級制裁,還是虛張聲勢,俄羅斯都必須尋求盡快的結束俄烏沖突。
因為中國能抗住美國壓力,不代表全球其它國家都能,不代表印度可以,越南也可以。而俄羅斯的對外石油貿易,又不能只依賴中國。
因此,俄羅斯不能賭,也不敢賭其它國家對美國二級制裁的態(tài)度,只能盡可能的爭取在50天內徹底打贏這場沖突,或者逼烏克蘭走到談判桌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