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北交所官網披露對東莞市騰信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騰信精密”)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問詢函,從股權代持、關聯交易到高毛利率合理性,再到募投用地尚未落實,交易所圍繞11大問題展開“刨根問底”式追問,直指公司持續經營能力與信息披露真實性。
問詢函首先聚焦公司歷史股權代持問題。據招股書披露,公司創始人劉偉曾通過何學武代持9.74%股權,后續通過不參與增資稀釋及股權轉讓方式完成代持還原。交易所要求公司以表格形式詳細披露代持形成、解除全過程,包括資金來源、完稅情況及是否存在糾紛。值得注意的是,代持雙方未簽署書面協議,交易所質疑代持真實性,并要求說明是否存在其他未披露的委托持股或信托安排。
騰信精密報告期內綜合毛利率維持在43%—45%區間,顯著高于同業均值10個百分點,其中油氣服務業務毛利率高達56%,較可比公司同類業務高出近20個百分點。交易所要求公司區分產品材質、下游應用,逐項說明高毛利率合理性,是否穩定可持續。
此外,公司外協采購占比約30%,但產能利用率并未飽和,2023年工業設備、半導體零部件業務因減少外協導致毛利率下滑,交易所追問“外協減少為何反而拉低毛利”,是否依賴外協實現技術壁壘。
公司主要生產經營場所位于東莞茶山鎮,所租賃廠房建于集體土地,因歷史報建手續不全,至今未取得房產證,亦無法辦理租賃備案。交易所直擊要害:若因土地問題被處罰,責任由誰承擔?若需搬遷,替代廠房是否易尋?實際控制人是否具備賠償能力?要求公司測算潛在處罰金額及搬遷費用,并補充重大事項提示。
報告期內,實控人控制的新匯億投資曾向公司提供資金拆借,且曾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目前已無實際經營。交易所要求逐筆列示借款時間、金額、用途及最終流向,并核查實控人關聯企業資金流水是否與經營規模匹配。此外,2023年公司向實控人關聯企業福美仕采購柔性智能生產線,交易所追問采購價格是否公允,是否存在利益輸送。
公司外銷占比超八成,主要采用FOB、EXW及寄售模式。交易所要求詳細披露各模式下收入確認依據,特別指出寄售模式下需以客戶領用清單確認收入,要求說明是否存在跨期確認。同時,要求提供海關報關、出口退稅、物流記錄等數據匹配性證明,并核查實控人曾控制的境外公司是否與發行人存在資金往來。
公司擬募資10.8億元,其中8.95億元用于智能制造基地建設,但項目用地尚未取得土地使用權。交易所要求說明拿地進度、是否存在障礙,并量化分析新增產能消化能力。當前公司產能利用率未飽和,2023年油氣服務領域客戶去庫存導致銷量下滑,交易所追問募投擴產是否必要,是否存在產能過剩風險。
公司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比例約10%,但庫存商品2024年減少約38%,主要由于公司降低了備貨規模。交易所要求結合定制化產品特征,說明是否存在滯銷風險。特別指出,公司油氣領域原材料為高價鎳基合金,若客戶產品停產,相關存貨是否需大幅計提減值。
交易所還關注到研發費用核算準確性,要求說明研發人員認定標準及是否存在非研發活動分攤費用。此外,2021年及2023年兩次股權激勵是否依規計提股份支付,公允價值計量是否合理,亦被要求詳細說明。
來源:讀創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