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的電影江湖,永遠不缺 “廝殺”,也總有 “遺珠”,《花漾少女殺人事件》就是這樣一部 “生不逢時” 的佳作。
豆瓣開分7.3分 ,口碑扎實,可上映第二天(7月19日)在票房排行榜中直接跌到第 10,單日票房375萬 ,排片被擠壓,在暑期檔的 “混戰(zhàn)” 里艱難求生。
明明是懸疑片里的 “質量選手”,卻被《長安的荔枝》《羅小黑戰(zhàn)記2》等大片碾壓,到底是 “影片不行” 還是 “檔期太狠”?看完它的票房、口碑、排片,只能感嘆:暑期檔太卷,好片也難突圍。
先看口碑,《花漾少女殺人事件》絕對是 “優(yōu)等生”,豆瓣7.3分,在國產懸疑片里屬于 “高分梯隊”,觀眾評價里 “劇情反轉絲滑”“張子楓馬伊琍演技炸裂”“懸疑氛圍拉滿” 高頻出現(xiàn)。
尤其是張子楓和馬伊琍的對手戲,一個眼神、一句臺詞,就能讓觀眾起雞皮疙瘩,這種 “演技 + 劇情” 雙在線的懸疑片,本該是暑期檔的 “黑馬候選”,奈何生在了 “大片扎堆” 的檔期,口碑根本來不及 “發(fā)酵”。
再看票房與排片的 “殘酷現(xiàn)實”,上映首日(7月18日),《花漾少女殺人事件》首日票房425.6萬 ,排片占比6.8% ,已經被《長安的荔枝》《羅小黑戰(zhàn)記 2》等大片擠壓。
上映第二天(7月19日),票房375.8萬 ,排片占比進一步下滑,直接跌到票房第 10。對比同期大片,《長安的荔枝》單日票房6750萬 ,排片26.7% ;《羅小黑戰(zhàn)記 2》3460萬,排片20.1%。
《花漾少女殺人事件》的排片和票房,像被 “按在地上摩擦”,根本沒有 “逆襲” 的空間,這部 “中小成本懸疑片”,連 “被看見” 的機會都少得可憐。
暑期檔的 “混戰(zhàn)”,是《花漾少女殺人事件》埋沒的關鍵,今年暑期檔,《長安的荔枝》《羅小黑戰(zhàn)記2》《你行!你上!》等大片扎堆,搶占了 90% 的排片和觀眾注意力。
影片自身的 “短板”,也讓它難以突圍,雖然豆瓣7.3分,但《花漾少女殺人事件》的劇情存在 “小眾化” 問題——聚焦少女殺人事件,探討青春疼痛與人性復雜,這類題材在暑期檔 “合家歡 + 大片” 的氛圍里,顯得 “過于沉重”。
對比《長安的荔枝》的 “鋪天蓋地宣發(fā)+馬伯庸 IP”,《花漾少女殺人事件》的 “低調”,成了埋沒的另一個原因。
不過,《花漾少女殺人事件》的 “質量”,不該被埋沒,張子楓的演技,從《唐人街探案》的 “詭異一笑” 到現(xiàn)在的 “復雜少女”,成長肉眼可見;馬伊琍突破形象,飾演的 “復雜女性”,讓觀眾看到她的 “演技厚度”。
劇情里的 “反轉”,不是為了反轉而反轉,而是緊扣 “少女成長與社會現(xiàn)實”,這種 “有深度的懸疑”,本應獲得更多關注。
從市場趨勢看,暑期檔越來越 “頭部化”,大片壟斷排片和票房,中小成本影片難有出頭之日。《花漾少女殺人事件》的遭遇,不是個例,而是整個行業(yè)的 “縮影”。
預測《花漾少女殺人事件》的最終票房,可能停留在 “2500 萬左右”,在暑期檔的 “票房海洋” 里,只是一朵 “小水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