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讓我們把目光轉向大西南的貴州省,看看有哪些行政區劃設置不合理的地市。
貴州政區示意圖
貴州省,簡稱“黔”或“貴”,北接四川省和重慶市,東毗湖南省、南鄰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連云南省,總面積176167平方千米。省會為貴陽。共有6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常住人口386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約22668億元。
貴州政區示意圖
貴州省位于云貴高原,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亞熱帶溫濕季風氣候。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改矩州為貴州。 明永樂十一年貴州設置布政使司,正式成為全國的第13個行省。
翻看貴州政區示意圖可以看出,貴州地市設置數量不多,但大小形態不一。其中省會貴陽市轄地面積相對較小。
貴陽政區示意圖
貴陽市,簡稱“筑”,別稱林城、筑城,位于貴州省中部,北部和西部分別與遵義市和畢節市接壤,東部及南部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相鄰,西南部與安順市毗連,總面積8043平方千米。 貴陽市轄6個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貴陽市常住人口約為661萬人。
貴陽政區示意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貴陽周邊地市轄區都比貴陽大的多,特別是東部和南部的黔南州,像深處的手掌,把貴陽給半包圍起來。
黔南州政區示意圖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簡稱“黔南州”,位于貴州省中南部,東與黔東南州相連,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毗鄰,西與安順市、黔西南州接壤,北靠省會貴陽市;處于貴州高原向廣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地處東亞季風區,總面積2.62萬平方千米,轄2個縣級市、9個縣、1個自治縣。常住人口349萬人,地區生產總值約1947億元。
黔南州政區示意圖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1956年8月成立,州府駐都勻縣,轄原都勻專區都勻、獨山、荔波、平塘(原平舟)、三都5縣,原興義專區望謨、冊亨、安龍、貞豐4縣,原貴定專區羅甸、長順、惠水3縣及安順專區紫云、鎮寧2縣,共轄14縣。1957年1月,設立三都水族自治縣。1958年,撤銷都勻縣,設立縣級都勻市,并將惠水縣劃歸貴陽市,安龍、鎮寧2縣劃歸安順專區;原屬安順專區的甕安、貴定2縣劃入黔南州。荔波縣并入獨山縣,平塘縣并入獨山、羅甸2縣,紫云縣并入望謨、長順2縣,貞豐縣并入興仁縣,冊亨縣并入安龍縣,共轄1市、6縣、1自治縣。1961年恢復荔波、平塘、紫云、龍里、福泉5縣。1962年,撤銷都勻市,恢復都勻縣。1963年原屬貴陽市的惠水縣和原屬安順專區的貞豐、冊亨、安龍3縣劃入黔南州。1965年,安龍、貞豐、冊亨、望謨4縣劃歸興義專區,紫云縣劃歸安順專區。1966年,復設縣級都勻市。
黔南州美景
從黔南州歷史沿革可以看出,黔南州與貴陽頗有歷史淵源。地圖上也能看出,黔南州部分縣市距離省會貴陽更近。而且貴陽的主城區緊緊貼著黔南州的部分縣市。
假想圖
因此筆者認為,不如將黔南州深入北部的甕安和緊靠著貴陽市區的龍里,長順等縣城劃歸貴陽管轄,增強省會貴陽的實力,帶動周邊地市發展。
友友們以為筆者的提議如何,歡迎留言探討一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