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農歷六月廿六,星期天,正值入伏。
俗話說:“暑天無病三分虛。”
三伏天一到,高溫悶熱如蒸籠,人體陽氣外浮,內里反而空虛。
此時養生,萬不可掉以輕心。
不論男女老少,若想安然度夏,秋冬少病痛,需收起大意,以十二分的謹慎來養護身心。
今日起,務必拿出坐月子的謹慎,守住健康這道關。
1、忌貪涼,祛除燥濕
丘處機有云:“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飽腹受寒,必起霍亂。”
炎炎夏日,酷熱難當,尋求涼快是本能,但過度貪涼,卻是引狼入室。
此時人體毛孔大開,一杯冰水下肚,一陣冷風吹來,寒邪濕邪便會趁機長驅直入。
它們如附骨之疽,悄悄盤踞在你的脾胃、關節、經絡里。
傷了脾胃,食欲不振、腹脹腹瀉是輕的,長此以往氣血匱乏,身體根基就垮了。
而寒濕困在關節,年輕時可能只是隱隱作痛,上了年紀,那種酸痛只會讓你寸步難行。
三伏天,不是不能涼,而是要“涼”得聰明。
喝溫水解渴,比冰水更能真正解熱;吹自然風或微微搖扇,比對著空調猛吹更養人。
祛除體內的濕氣燥熱,靠的不是外在的冰冷壓制,而是內在的溫暖守護。
守住這份溫暖,就是守住你秋冬少生病的資本。
2、忌大汗,平衡陰陽
《黃帝內經》中講:“汗者,精氣之所化也。過汗亡陽,精氣乃絕。”
三伏酷暑,動輒汗如雨下。
很多人誤以為出汗越多越好,是在排毒,其實大錯特錯!
中醫視汗為“心之液”,是氣血津液化生而來。
適當的汗,能散熱排濁。
但無節制的大汗淋漓,放掉的就是維系生命的精血元氣。
你流的每一滴汗,都是身體寶貴的能量儲備。
過汗的結果,是陽氣隨汗而泄,導致人虛脫無力、心慌氣短,甚至暈厥。
夏天陽氣浮于外,體內本就相對空虛,再大汗亡陽,就是釜底抽薪。
三伏養生,講究“使氣得泄”。
選擇清晨或傍晚溫和散步、打太極,讓身體微微發熱即可。
平衡陰陽的關鍵,在于固護這身寶貴的陽氣,不讓它白白流失。
3、忌激切,調節喜怒
《黃帝內經》有云:“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三伏酷暑,心火本就容易上浮。
這時若再放任情緒激切,大喜大悲、大怒大憂,無異于火上澆油。
情緒劇烈波動,瞬間就能讓氣血翻涌,臟腑受沖,損耗的是自身的精氣神。
很多夏季突發的頭暈、胸悶、血壓不穩,根源往往就在這失控的一怒一喜之間。
別總怪天熱煩躁,更要警惕自己心浮氣躁給身體埋下的禍根。
遇事緩一緩,話到嘴邊停三分,讓那股上涌的氣血慢慢平復下來。
這不是憋屈忍讓,而是明白此刻的平靜,是對自己身體最大的慈悲。
心靜了,體內的火自然降了,氣血才能順暢運行,臟腑才能安然度夏。
百病生于氣,養生先養心。
穩住情緒,是三伏天最頂級的自律,也是為自己和家人守住健康的底線。
4、忌生冷,控制飲食
在三伏天期間,飲食的控制尤為重要。
正如古人有言:“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三伏天里,貪圖那口冰鎮西瓜、涼啤酒、冰激凌,嘴巴是痛快了,遭罪的卻是你的脾胃。
它們刺激嬌嫩的腸胃道,輕則腹脹腹瀉,重則埋下慢性胃炎的隱患。
更可怕的是,傷了脾胃這個后天之本,整個人就會無精打采,抵抗力一落千丈。
現在貪涼快吃下去的生冷,都是日后躺在病床上受罪的根源。
因此,越是天熱,越要吃溫的、喝熱的。
熱粥、熱湯面、姜棗茶,這些看似平常的東西,才是伏天養生的法寶。
它們溫和不刺激脾胃,能順利被消化吸收,轉化為支撐你度過苦夏的能量。
伏天胃口差,還容易饑一頓飽一頓,或者胡亂對付,這更要警惕。
飲食要有規律,七八分飽為宜。
少吃油膩、辛辣、甜膩的食物,在濕熱的伏天容易加重身體負擔。
薏米、赤小豆、荷葉等清淡溫和、易消化的食材才是伏天飲食的金律。
管住嘴,不貪涼,不暴食,就是對身體最大的負責。
記住,你吃進去的每一口,都在塑造你的體質和未來。
5、忌潮濕,保持干爽
中醫養生強調“風從上受,濕從下受。”
三伏天悶熱潮濕,外界的濕邪極易通過皮膚趁虛而入。
它與體內的熱邪勾結,就成了最難纏的“濕熱”。
關節酸痛沉重、頭臉油膩不清爽、精神困頓萎靡、皮膚長疹子,背后多是它在搗鬼。
長期處于潮濕環境,等于給濕邪開了方便之門。
地板墻面滲水返潮、衣物被褥晾不干、衛生間水汽彌漫。
這些看似平常,實則是霉菌病菌的溫床。
它們悄悄釋放毒素,侵害呼吸,誘發過敏,日積月累侵蝕你的抵抗力。
防濕不是矯情,是自救。
勤開窗通風換氣,哪怕只是早晚片刻,讓新鮮空氣趕走室內的濁濕。
出汗后及時擦干脖頸、后背、關節這些容易積聚濕氣的部位,別讓濕衣服緊貼皮膚。
貼身衣物、被褥一定確保徹底干燥再使用。
老話說得好:“千寒易除,一濕難去。”
保持身體和居所的干爽,就是給筋骨松綁,給氣血通路。
別讓無處不在的濕氣,成為拖垮你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頻在《避暑》中曾言:“蟬從初伏噪,客向晚涼吟。”
盛夏伊始,長日漫漫,炎夏臨境,陽光灼灼。
三伏天的珍貴,在于它既是挑戰,也是重塑體魄的黃金期。
為家人,更為自己,請收好這份三伏養生之道,認真踐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