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戰士肖家喜來說,死亡一點兒也不陌生。
他在風華正茂的21歲時,就曾經無數次嗅到了死亡的氣息。
在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場中,他曾為了引開敵人而中彈受傷,隨后與戰友們失去聯系。
回國途中,孤身一人的他,因為缺糧少水,一次又一次陷入幻覺和昏迷,一度以為自己會死在異國他鄉。
但他卻用了9天時間,手腳并用地一步步從戰場爬回祖國。
這樣的頑強與意志力,讓見多識廣的軍區醫生都感覺難以置信。
肖家喜
01 四川小伙,勇上戰場
肖家喜出生于四川開縣——開國元帥劉伯承的故鄉。
從小到大,他始終把劉伯承元帥作為自己的榜樣,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可以為國立功。
1978年3月,年滿20歲的肖家喜在家人的支持下參軍, 進入部隊成為一名光榮的炊事兵,主要負責連隊的伙食采購工作。
肖家喜青年
無論刮風還是下雨,肖家喜都要蹬著人力車(類似北方的三輪車),去農貿市場里購買糧食蔬菜和副食品。
有時候食品采購的量很大,他還要向連隊里申請馬匹來幫自己馱東西。
1979年,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了。
當時我軍已經攻占了越南的東部高鎮東平,大部隊處于撤軍階段,在撤軍途中多次遭遇越軍伏擊。
肖家喜所在的連隊開赴前線,負責掩護部隊后撤。肖家喜被安排完成一些抬擔架、運送物資、抬傷員的任務。
每天運送傷員的過程帶給肖家喜很大的刺激,眼看著昨天還在和他談天說笑的戰友,今天就變成了血肉模糊的傷員或尸體,這是肖家喜第一次見識到戰爭的殘酷。
1979年3月,肖家喜所在的連隊接到了一項任務——掩護打狙擊的友軍部隊從敵軍的包圍圈中突圍。
那場戰爭從凌晨4點多一直打到上午10點。
雖然肖家喜和戰友們完成了上級交待的作戰任務,但是他所在的連隊也遭受了重大損失。
我軍在越南高平大橋上
一天夜里,肖家喜和另外6名戰友一起完成狙擊任務后,準備回頭追趕大部隊。
但因為天黑加上地形復雜,他們不小心陷入了敵人的包圍,與大部隊失去了聯系。
其他6名隊友大多數和他一樣是后勤人員,其中包括3名新兵入伍僅有1年。
為了躲避敵人的追捕,7人小隊只敢在晚上行軍,跟著指導員的指北針前進。
在回國的路途中,他們很多次都機智地躲開了敵人的搜捕。
因為食物不足,他們多數情況下只能吃野菜野果,就算偶爾找到了雞蛋也只能生吃,不敢生火,以免敵人發現他們的行蹤。
逃亡路上,挨餓對他們來說都是家常便飯,口渴了只能喝田地里渾濁的水。
因為山上的泉水有很多都被敵人下了毒,不能飲用,而很多河水曾經浸泡過越軍尸體,也不能喝。
有一次,他們偶然在一處山洞里發現了越南人逃亡留下的米飯和臘肉,七個人得以飽餐一頓。那是他們在逃亡路上吃到的最豐盛也最滿足的一頓飯。
雖然一路上艱難重重,但因為和幾位戰友們在一起,年輕的肖家喜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怕。
他滿心憧憬著自己能夠和戰友們一起回到祖國,再次見到思念的家人朋友。
但他沒想到,東躲西藏幾天后,他們很快被敵人的大部隊發現了。
02 為了掩護戰友,中途走散
有一天晚上,7人小隊趁著夜色來到公路上,希望能夠走得快一點。
但他們沒想到,在一個拐彎處竟然遇到了越南的敵人。
因為對方不清楚他們的人數,只敢在遠處開炮,并拿著槍四處巡邏。
眼看距離敵人太近,小隊所有人難以全身而退,肖家喜悄悄告訴指導員:
“你帶著同志們先走,我來掩護你們。”
但是指導員并不同意。
這時敵人距離他們越來越近,還有人拿著手電筒到處亂照。
眼看敵軍就要接近他們的藏身之地,肖家喜站起身來向水田地跑去。
他的動作成功吸引了敵人的注意,敵軍一邊喊一邊朝他打槍。
稻田里的水冰冷刺骨,水里還有越南人埋下的竹簽,還好他穿的是腳底有鋼板的防刺鞋,要不然腳底一定會被竹簽扎傷。
肖家喜一邊跑一邊朝后方胡亂打槍,突然他感覺到臀部一陣劇痛,緊接著熱乎乎的血液順著他的大腿流了下來。
雖然劇痛難忍,但是他根本不敢停留,忍著劇痛朝一處小山跑去,隨后鉆進了越南班英附近大樹后的一個小山洞。
1979年,中國軍隊裝備的62式輕型坦克渡過過浮橋
進洞之間,他機智地將自己的血跡撒向其中一條小路,并很小心地撕破衣服,把自己進洞方向的血跡擦干凈。
他想著指導員和戰友應該已經突出重圍,這才覺得心里有些安慰。
這時候,中彈的臀部開始隱隱作痛,他用隨身攜帶的三角巾把傷口簡單包扎了一下,忍著饑餓和劇痛,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
前有追兵,后無補給,接下來,肖家喜將會面臨他人生中最難熬的幾天。
03 逃亡之路,數次遇險,九死一生
驚魂一夜后天光初亮,小山下的喊叫聲讓肖家喜突然驚醒,原來是敵人開始搜山了。
肖家喜躡手躡腳地撥開山洞口的草叢查看,只見距離他藏身山洞的不遠處,有個敵軍首領騎著馬,正在指揮幾個士兵搜索山林。
他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槍,心想如果敵人搜到他所在的洞口,自己干脆開槍與敵人同歸于盡,打死一個算一個!
幸運的是,敵人突然發現了他昨天在小路上故意留下的血跡,沿著血跡方向跑遠了,他這才順利躲開了敵人的搜捕。
因為傷口疼痛難忍,肖家喜在山洞里又躲了兩天,才一瘸一拐地走出來。
他記得祖國在北邊方向,但是自己手邊又沒有指南針,只能在夜晚時朝著北極星的方向一直走啊走。
為了躲開敵人的搜捕,他只敢走人跡罕至的小路,不敢走大路,遇到山坡就會直接滾下去。
因為是意外與隊友走散,肖家喜沒有攜帶任何食物,身上只有一個水壺和一小包鹽巴。
大多數時候,他只能在喝水時吃幾粒鹽巴,偶爾在路上挖到馬齒莧、魚腥草這樣的野草已經是難得的美味了,勉強能用來墊墊肚子。
他就這樣孤身一人帶著重傷白天休息,晚上行走,臀部的傷口一天天發炎潰爛,又痛又癢。
到了第4天晚上, 又餓又累又痛的他實在是走不動了,于是找了一處山洞短暫休息。
鋼鐵戰士肖家喜
在山洞里,他仔細查看了自己身上的傷口,發現傷口已經潰爛流膿。
他忍著疼痛用小棍子挑出傷口里的十幾條蛆,隨后用三角巾將傷口重新包扎一遍。
天色漸漸暗下來,肖家喜的身體疲憊不堪,但頭腦卻很清醒。
自己必須要繼續往前走,就算是死,也要死到中國的土地上!
但是,他剛剛走出洞口,傷口的劇痛就讓他摔倒了。
后來他只能一步步往前爬,一直爬到了后半夜。
突然天降大雨,路面變得又濕又滑,冷風吹得他直打寒顫。
饑寒交迫加上筋疲力盡,他不知不覺地趴在地上睡著了,還做了一個夢。
他夢見了戰友們圍著他噓寒問暖,旁邊還有噴香的回鍋肉和白米飯……
醒來以后,他發現自己獨自躺在野外,渾身衣不蔽體,傷口疼痛難忍,眼淚不知不覺地流了一臉。
那一刻,他不是沒有想過,就這樣放棄自己的生命。
恍惚中他想起,小時候曾聽老一輩人講,人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最多可以活7天。
而自己現在雖然身受重傷,缺少糧食,但還可以喝到水,應該會撐得更久一點。
想想自己從小就敬仰的劉伯承將軍,再想想家鄉那些等待他歸來的親人們,他又覺得自己如果就這樣在異國他鄉放棄生命,真的會成為連自己都看不起的懦夫。
想到這里,他含著熱淚,檢查了一下自己隨身攜帶的行李和武器。
除了半壺水和鹽巴以外,他隨身攜帶的槍彈,加起來有幾十斤重。
雖然他知道,扔掉武器可以幫自己減輕很大的負擔,并讓自己爬得更快一些。
但一想到槍是軍人的第二生命,萬一遇到敵人還可以用它來自保,他暗自下定決心: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也絕不能放棄武器!
對越自衛反擊戰
獨自逃亡的第5天清晨,躺在山洞里的肖家喜被一陣喧嘩聲吵醒了。
他悄悄扒開草叢,發現一頭黑色的大水牛正在一邊吃草一邊朝著他藏身所在的山洞靠近,后面還跟著幾個老百姓打扮的越南人。
肖家喜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出:對方很有可能是越南民兵。
他急中生智,偷偷撿起一塊拳頭大的石頭,向牛身上扔去。
水牛突然遭到襲擊,叫了一聲后向別的方向一路狂奔。
幾位越南士兵趕緊去追趕水牛,肖家喜又躲過一劫。
他緊繃的神經暫時放松下來,卻因為體力不支再次昏睡過去。
接下來的幾天里,肖家喜追隨著北極星的方向,每晚朝著祖國的方向艱難前行。
在爬行途中,多天沒吃飯的他曾經多次餓暈過去,醒來的時間里也常常陷入幻覺。
但他憑借著超越人類極限的毅力,手腳并用地一步步爬回祖國母親的懷抱。
1979年3月31日,是肖家喜爬行的第9天,也是他終生刻骨銘心的日子。
這一天,肖家喜突然爬進了一片玉米地,一顆心激動得快要跳出胸膛。
因為他以前聽說,越南人是不種玉米的,他有可能已經回到了祖國。
年輕時的肖家喜
他拼命往前爬,不久后就爬到了一處小山坡旁邊,不遠處有一個小小的標語牌“封山育林”。
那一刻的他喜極而泣,用盡身上最后一點力氣,連滾帶爬地下了山坡。
幾位在邊境巡邏的戰士攔住了他,打量著他渾身上下的破爛衣衫,厲聲詢問他是不是越南特務?
肖家喜解釋了自己是中國軍人,爬了9天8夜才爬回祖國,隨后就昏了過去。
守邊戰士們趕緊給邊防團打電話,團里迅速派人把肖家喜送進了臨時野戰醫院。
肖家喜在醫院的救治下很快蘇醒,醫護人員為他包扎傷口,發現他的傷口有十厘米長、六厘米寬、三厘米深,傷口處的腐肉已經潰爛化膿,散發出陣陣惡臭。
帶著這樣的傷口爬行了9天8夜,他面臨的疼痛可想而知。
但令人震撼的是,盡管肖家喜已經奄奄一息,但他身上幾十斤重的武器在爬行途中卻一點也沒丟。
肖家喜接受采訪
因為他已經餓了十多天,腸胃功能極其虛弱,連著喝了好幾天稀粥后才能慢慢進食。
聽說了他的英勇事跡后,附近的戰友們紛紛趕到醫院看望他,還把他在回國路上帶回來的魚腥草種到花盆里。
再后來,他被醫生轉移到條件更好的醫院接受治療,醫生幫助他清除了腐肉,又做了植皮手術,在醫院里呆了兩個多月后,肖家喜終于康復痊愈,順利出院。
死里逃生的肖家喜獲得“鋼鐵戰士”等榮譽稱號,還多次被部隊評為一等功。
04 重回祖國,繼續為國家貢獻力量
1979年,他光榮入黨,并在同年被提干,工資漲到每個月43.5元,當時大家的平均工資約為30元左右。
1980年,肖家喜在昆明軍區總醫院療傷,期間受到了開國家上將的高度贊揚:
“你雖然沒成為戰場殺敵立功的英雄,但你憑著對祖國和人民的一片忠誠,在9天8夜的時間里,沒有丟失自己的武器,爬回祖國,也是名副其實的英雄!”
同年,他在昆明陸軍學院學習了一年半,學習回來后擔任第13集團軍坦克旅后勤部副旅長、司令部副參謀長和副旅長。
肖家喜(中)任第13集團軍坦克旅后勤部副旅長時,在一線連隊檢查工作
1986年,肖家喜還被選為第七屆人大代表,并多次受到領導人的接見。
2004年,他轉業到成都市金牛區稅務局,繼續在新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在事業上大展身手的同時,肖家喜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還有了可愛的孫子。
但是,戰爭歲月留下的痕跡,并沒有那么容易隨風飄散。
有時候,肖家喜還是會夢回戰場,在半夜時突然驚醒。
身邊妻子沉靜的呼吸聲讓他明白,曾經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歲月早已成為過去式。
對于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來說,很少意識到:
國泰民安的背后,不光是一個國家保護人民的力量,也是軍人為之奮斗一生的莊嚴承諾。
在中國對越反擊戰中,我軍共斃敵3.7萬人。
這個數字背后,是許多個和肖家喜同樣年輕的戰士們,為了守護我們的家園,永遠地倒在了異國他鄉。
肖家喜是一個人,但更是一種堅持到底、絕不放棄的精神的代名詞。
愿我們都能夠成為這樣的人。
文:素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