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按時還款,本以為能薅銀行的羊毛,但沒想到,卻被銀行薅了羊毛。
據中新經緯報道,廣發銀行信用卡一位用戶,每期都是按時還款,從未逾期,今年3月她偶然查看自己廣發銀行的信用卡賬單,發現出現一筆“消費利息”,出于疑問她往前翻查賬單,發現從2018年12月起的6年多時間里,總共被收取了1.2萬元利息。
按時還款,為何還被收了“消費利息”?
原來,廣發銀行信用卡還款頁面,還有一行小字:還款日23:00之前還款,第二天到賬;23:00之后還款,還要順延一天。而通過云閃付還款,還要再推遲到賬。
本以為是按時還款,但卻掉進了“坑”里。廣發銀行設置的這種“技術性逾期”,6年多的時間里,“偷偷”收取了該用戶萬余元利息。
很難說廣發銀行信用卡靠收取“不義之財”而擴大營收,但不可否認的是,信用卡業務在廣發銀行的重要地位卻是其他銀行所難以超越的。廣發銀行現任信用卡中心負責人金茜擔任總行首席信貸官,更之前則由副行長林德明掌舵信用卡中心。這樣的“豪華”配置讓其他銀行的信用卡中心望塵莫及。
“偷”收了萬元利息
據該用戶介紹,她在2018年辦理了廣發銀行的信用卡,2025年3月偶然查看賬單發現出現一筆279.75元的“消費利息”。
在發現被扣利息后,該用戶聯系了廣發銀行電話客服,客服稱是由于她“沒有按時還款”造成的。而該用戶此前一直使用中國銀聯旗下的云閃付App還款,且一直是在還款日全額還款。
在還款日當天還款,為何“沒有按時還款”?原來,在廣發銀行信用卡“發現精彩”App還款頁面下方,還有有一行不為人注意的紅色小字:“23:00前還款次日到賬;23:00后還款順延1天到賬。”
云閃付App則顯示,廣發銀行信用卡當日還款,次日到賬。這意味著,該用戶如果在還款日23:00前還款,賬款到達廣發銀行還要再推遲一天。
廣發銀行信用卡對客戶還款有一天的寬限期,也就是推遲一天到賬,并不算違約。財經眾議院注意到,其他銀行信用卡通常是三天的寬限期。據廣發銀行客服介紹,廣發銀行客戶如果需要三天的寬限期,則需要打電話申請。
為何客戶被收取利息而沒有收到通知?對此,廣發銀行稱,廣發銀行充分保障客戶知情權,同時從避免高頻騷擾客戶的服務體驗考慮,每月通過郵件向客戶發送賬單,支持客戶查詢利息、違約金等收取明細,客戶還可通過“發現精彩”App、微信公眾號等方式查詢賬單明細。
而該客戶表示,雖然每月廣發銀行“發現精彩”App上可以查看賬單,但是需要點開查看,并且列在日常消費明細里,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
于是,這位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悄悄”為廣發銀行信用卡貢獻著利息收入。
像這種情況并不少見。在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都有類似經歷。有網友表示,“之前不知道有‘消費利息’,回去查賬才發現幾年被扣上萬元。”
“豪華”信用卡中心
財經眾議院注意到,信用卡是廣發銀行的特色業務,這也導致廣發銀行對信用卡的依賴程度相對較高。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廣發銀行以1.23億張累計發卡量,規模位列在12家股份制銀行信用卡前列。
2024年底,廣發銀行信用卡透支余額3928.46億,在全部個人貸款中占比45.90%,在全部貸款中占比18.44%,遠超個人按揭貸款。
相比之下,有著“零售之王”之稱的招商銀行,這兩組數據僅為25.99%和13.76%。
正是由于信用卡業務是廣發銀行的特色業務,廣發銀行信用卡掌門人往往都“高配”,這種配置在其他銀行則比較罕見。
財經眾議院注意到,廣發銀行官網信息顯示,目前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黨委書記、總經理為廣發銀行首席信貸官金茜。
這位信用卡業務中心女掌門,出生于 1973年7月。她曾任廣發銀行總行公司銀行部經理、副總經理,總行戰略客戶部副總經理,總行戰略客戶部總經理兼總行機構客戶部總經理,總行授信管理部總經理,總行授信審批部總經理。由公司業務轉戰最重要的個人業務,并擔任首席信貸官,可見金茜在廣發銀行的重要地位。
在金茜之前,上一任信用卡中心掌門人為張華,他出生于1975年9月,長期供職于廣發銀行。去年8月,張華出任廣西柳州副市長。
而在張華之前,廣發銀行信用卡掌門人由該行黨委員、副行長林德明兼任。副行長兼任信用卡業務負責人,這樣的“豪華”配置無疑凸顯了信用卡業務在廣發銀行的重要地位。目前,不再兼任信用卡中心負責人的林德明,是廣發銀行排名第二的副行長。
財經眾議院注意到,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領導雖然“高配”,但近年來卻罰單不斷。2022年6月,廣發銀行“廣發卡上海”因發布低俗營銷廣告被上海市監局認定貶損女性,被罰60萬元;2023年,廣發信用卡中心沈陽分中心因銷售保險產品虛假宣傳,被沒收違法所得44.85萬元,罰款30萬元;2024年7月3日,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因新增信用卡業務產品種類未按規定期限報告,被罰款25萬元。
目前,尚不清楚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是否會因此次“挖坑收費”事件而被處罰。媒體報道顯示,廣發銀行已根據行內最新“容時”政策,為客戶提供了減免方案。
而對廣發銀行來說,把之前有意或無意設置的“坑”平掉,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這遠比退還利息款更能贏得客戶好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