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媒報道,網傳當地消息人士透露,由MNDAA控制的登尼鎮或將歸還緬甸國管委軍方。
一位當地居民表示,"聽說果敢方面同意歸還登尼,據說要求一并歸還滾弄地區。據說這個是在臘戍雙象酒店會談的后續成果。登尼的移交應該已成定局。"
一位與政府公務員關系密切的人士透露,當局已通知民眾需要耐心等待數月,相關地區將會恢復原有秩序。
一位長期觀察撣邦北部局勢的知情人士補充道,"歸還登尼是肯定的,雙方還將在臘戍雙象酒店舉行后續會談。"
據他透露,臘戍會談的成果還包括要求所有在曼德勒-木姐沿線駐軍的民族武裝組織最遲于八月底前撤離。
另一位登尼居民透露,"登尼很可能在八月底前完成移交,這背后有中國的斡旋,從他們的表態中可以看出來。"
他進一步表示,中方正在協調緬甸軍方重新控制至清水河口岸等中緬經濟走廊關鍵節點。
MNDAA方面則發布聲明稱,7月8日至13日期間,該組織已向登尼及臘戍周邊40多個村寨的400余戶在"1027軍事行動"中受損的居民,按損毀程度發放了1000至6000元人民幣不等的補償金。
不過也有部分當地居民認為,目前尚未看到明確移交跡象,不排除戰事再次爆發的可能性。
致命警告!緬甸若開邦"土酒"含劇毒甲醇!喝3個月=肝硬化+早逝!
7月16日,緬甸阿拉干人民革命政府衛生部門發布公共衛生警示,若開邦當地釀造的"土酒"因未經過規范蒸餾工藝,含有5%至12%致命性甲醇毒素。
在7月16日發布的題為《工業酒精非飲品,實為劇毒》的公告中,該部門指出:"邊境地區民眾飲用的'土酒'未經標準化蒸餾流程,甲醇毒素含量普遍達5%-12%"。
此前衛生部門已對當地米酒、棕櫚酒及部分果酒展開食品安全調查。
公告特別強調:燃燒時呈現"刺眼白光"或"慘白色火焰"的酒液,實為甲醇含量超標特征,這類"驗酒"方式極不科學。持續飲用超標酒類三個月將引發肝硬化、腹水,最終導致早逝。其他危害包括嘔血、黑便及不可逆的肝臟纖維化。特別是用BE溶劑勾兌的劣質酒甲醇含量更高,會加速肝臟損傷進程。
一位若開青年對此表示支持:"當前市面酒類魚龍混雜,部分甚至摻入工業酒精,這對民眾健康構成重大威脅。"
公告同時揭露,緬甸本土高價酒類同樣存在甲醇殘留問題。自2024年12月起,阿拉干政府已禁止外來酒類銷售,導致當地米酒(每瓶約1萬緬幣)、棕櫚酒(1.5萬緬幣)和果酒(2萬緬幣)成為消費主力。
衛生部門嚴正聲明,市場上售賣的含甲醇工業酒精絕非飲用酒,即便微量攝入也會立即引發嘔吐、頭痛、視力模糊,重則永久失明、腦損傷甚至死亡。
專家呼吁:當局需加強土酒生產監管,確保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