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前,潘大爺在家吃魚時突發胸骨后疼痛,他下意識地吞了幾口飯,以為能把魚刺 “壓下去”。可疼痛不僅沒緩解,反而如影隨形,直到他捂著胸口走進奉城醫院消化內科門診。
接診的消化內科吳勇剛主任通過詳細問診后判斷情況危急,立即為患者安排了食道CT檢查。
影像結果顯示:在食道里,約第4、5胸椎水平,有個條狀的硬東西。
吳主任一看就明白了,這是魚刺卡在食道里了。更讓人揪心的是,這根魚刺所在的位置緊鄰主動脈弓。主動脈弓是人體最大的動脈血管,一旦被刺破,將引發致命性大出血。
“這種情況就像在血管旁邊插著一把刀,隨時可能造成災難性后果。”吳主任解釋道,并讓他趕緊聯系家人。同時,他又把情況匯報給了消化內科的何永紅主任,隨即醫療團隊當機立斷,決定通過內鏡把異物取出來。你可能會問,內鏡是啥?其實就是常說的胃鏡,不過這次是用來取魚刺的。
在多學科協作下,消化內科、內鏡中心和麻醉科的醫護人員迅速就位。術中,何永紅主任與孫碧文護士密切配合,精準操作,成功取出異物。
那根 “搗蛋”的魚刺有2厘米長、1.8厘米寬,后證實為魚的腮蓋鱗。
術后檢查發現,三天的摩擦已讓潘大爺食道壁形成兩處3厘米長的潰瘍面。當家屬看到取出的巨大魚骨,既后怕又感激,連連向醫護團隊致謝。
就餐時一定要細嚼慢咽,特別是吃魚肉、牛蛙這些帶骨頭的食物。
誤吞異物后切勿采用吞飯、喝醋等民間方法,這可能導致異物扎得更深。正確的做法是立即禁食,并前往醫院就診,讓專業的醫生來處理。
??老年人因口腔感覺減退、牙齒脫落等原因,更易發生誤吞。建議進食時做到“三要”:
要專注、要細嚼、要慢咽!
奉城醫院內鏡中心
“鏡”善“境”美,“腸”享“胃”來
內鏡診療中心將秉承“‘鏡’善‘境’美,‘腸’享‘胃’來”,以“發現一個早癌,挽救一個病人,拯救一個家庭”為目標。與其他多學科,多科室密切合作,共同開創一個內鏡的微創時代!
內鏡診療中心咨詢電話:021–57522565轉8213
報送:沈群(區衛生健康委)、張少華(奉城醫院 )
編輯:王鵬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