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全球關注的愛潑斯坦案件再度被熱議。
輿論的焦點此次集中于一位關鍵人物——美國總統特朗普。這究竟是怎么回事?生日信件風波
7月18日,特朗普對新聞集團、道瓊斯公司、傳媒巨頭魯珀特·默多克以及《華爾街日報》的兩名記者發起法律行動。起訴內容直指這些媒體對其“誹謗”,指控其捏造了所謂“愛潑斯坦信件”,損害其名譽,并要求被告方賠償100億美元。
在社交媒體上,特朗普憤怒回應,稱這些報道是“惡意捏造”,他從未寫過這封信,也從未參與任何繪畫創作,同時強調自己與愛潑斯坦的非法活動毫無關聯。盡管目前尚未有進一步的法律進展,但特朗普的反應明顯激烈,試圖徹底撇清與愛潑斯坦案的關系。那么,這封所謂的信件到底有何特別之處,竟能讓特朗普如此失控?
根據《華爾街日報》7月11日的報道,該信件據稱是2003年特朗普寫給愛潑斯坦的生日賀信。信中不僅語氣輕浮,還附有一幅疑似特朗普手繪的女性裸體簡筆畫。
這封帶有明顯性暗示的信件,似乎暗示了特朗普與愛潑斯坦之間存在密切關系,甚至可能涉及其非法行為。眾所周知,在美國,愛潑斯坦一詞幾乎已成為權貴階層系統性性犯罪的代名詞。案件曝光后,眾多政界人士紛紛避之不及,生怕與之產生任何關聯。
特朗普也不例外。此案在美國社會引發的憤怒情緒極為強烈,幾乎跨越了政治立場、種族與黨派的界限,成為罕見的全民共識。若特朗普真的與愛潑斯坦的“蘿莉島”存在聯系,即便是其最忠實的支持者MAGA群體,也可能動搖對其的支持。
這顯然不是特朗普愿意看到的局面,尤其在中期選舉即將來臨之際,媒體選擇此時曝光,被其視為蓄意制造危機。在美式政治中,選舉前爆黑料幾乎已成慣例,這一點無人不知。
以往類似情況,特朗普總能憑借強大的MAGA支持基礎安然度過。特朗普陷入“輿論風暴”
然而這一次,連最堅定的支持者也對其做法產生質疑。大量網民呼吁特朗普政府盡快公開愛潑斯坦案的所有名單與調查記錄,要求真相與正義。
理論上,若特朗普確無牽連,完全可以借徹查此案提升支持率,尤其是在選舉前夕,此舉將對其政治形象大有助益。他曾多次公開承諾將公布“愛潑斯坦名單”,并表示會徹底調查此案,嚴懲涉案權貴。
但令人費解的是,自其上臺后,案件調查進展緩慢,數月內未向公眾披露任何實質性信息。更令人意外的是,其態度隨后出現明顯轉變。
7月7日,司法部與聯邦調查局發布聲明,堅稱不存在所謂的“客戶名單”,也不會公開愛潑斯坦案件的相關文件。這種遮掩態度引發公眾強烈不滿,甚至在共和黨內部也引發了嚴重分歧。
一些特朗普陣營的共和黨議員開始與其立場相左,公開表達不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現任FBI副局長邦吉諾,他對特朗普團隊前后不一的做法表示強烈抗議,認為這是對MAGA支持者的背叛。
此外,特朗普的鐵桿政治盟友也開始對其施加壓力。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公開反對特朗普立場,呼吁司法部門應盡快公布愛潑斯坦案件相關文件,以還原真相。
民主黨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趁勢對特朗普施壓,要求徹底公開所有文件,杜絕隱瞞行為。民主黨方面明確表示,擔心特朗普會選擇性公開對民主黨不利的內容,而隱藏對自己不利的信息。
他們堅持認為,若要公開,就必須全面公開,任何一方都不應置身事外。在這種背景下,民主黨罕見地表現出對調查的積極態度,顯然他們也意識到,這或許是扳倒特朗普的良機。馬斯克強勢介入
隨著輿論持續升溫,與特朗普長期對立的馬斯克也加入戰局。7月7日,他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一張諷刺圖,直指特朗普政府的反復無常。圖中內容包含四個階段:“我們將公布名單→需要更多時間→名單在我桌上→根本沒有名單!”
并配以小丑圖像,諷刺特朗普政府如同小丑般缺乏信用。作為僅次于特朗普的“美國最大網紅”,馬斯克這條推文的瀏覽量迅速突破6000萬,引發大量網民共鳴。
為了持續推動公眾關注,馬斯克連續多日在社交平臺發布涉及愛潑斯坦案的推文。7月16日,他更創下紀錄,在60分鐘內連續發布13條推文,矛頭直指特朗普,意圖阻止其從愛潑斯坦事件中脫身。
民眾的憤怒情緒高漲,眼看局勢即將失控,特朗普不得不親自下場滅火。他呼吁民眾不要過度關注此案,表示“沒人關心這個人”,美國人民還有更重要的事務需要處理。
然而,這番“勸解”不僅未能平息眾怒,反而激起更大反彈。網友紛紛嘲諷:“沒人會相信根本沒有名單這回事。”
甚至有美國媒體指出,特朗普已無法阻止MAGA群體對愛潑斯坦案的執著。有分析認為,特朗普政府或許正試圖通過推出“替罪羊”來轉移焦點,若操作得當,或可避免影響中期選舉。結語至于這個“替罪羊”最終會是誰,目前尚無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政府在調查過程中表現出的消極態度,已在公眾心中埋下懷疑的種子。這顆種子或將隨著時間推移,成為引爆美國政壇的導火索。
參考:大眾日報:一封“生日信”引發100億訴訟,愛潑斯坦案再引全球追劇 2025-07-19 中國經濟網:受“愛潑斯坦案”影響 特朗普陣營裂痕擴大 2025-07-20 海報新聞:海國志丨特朗普反復改口,難以降溫的愛潑斯坦案引發全球“吃瓜追更”!2025-07-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