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今日文章目錄(全部含音頻) ● 特朗普與愛潑斯坦 1.[1291]紐約時報:特朗普與愛潑斯坦的長期交往內幕(The New York Times)
2.[1288]愛潑斯坦案為何在MAGA群體中持續發酵(BBC)
3.[1285]“現在局面好多了”:《華爾街日報》重磅報道凝聚了MAGA陣營(Politico)
4.[1284]白宮內部的愛潑斯坦應對策略(The Alantic)
● 芯片:英偉達與美國政府的陽謀
5.[1286]英偉達黃仁勛如何說服特朗普解禁對華AI芯片銷售(The New York Times)
● 硅谷的人才血戰與資本支持
6.[1295]硅谷正在競相打造首個萬億美元“獨角獸”(The Economist)
7.[1294]硅谷AI人才爭奪戰激烈角逐——天價邀約、秘密協議\淚水交織(The Wall Street Journal)
8.[1293]扎克伯格訪談:AI戰略布局、千億級算力投入、人才爭奪戰與Meta新愿景(The Information)
● 烏克蘭的腐敗與潰敗
9.[1299]腐敗與潰敗:烏克蘭民眾已經對澤連斯基失去信心(The Spectator)
●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以及美越協議)
10.[1298]如果特朗普既不是鷹派,也不是鴿派,那他屬于哪一派?(Foreign Policy)
11.[1292]美越貿易協定毫無道理(Foreign Policy)
● 猶太人種族滅絕問題專家:以色列搞的就是種族滅絕
12.[1289]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種族滅絕:作為一名種族滅絕學者,我一看就懂(The New York Times)
● 手機的影響:從親子到語言
13.[1297]手機使用影響親子互動,即使家長不在線時也不例外(CNN)
14.[1296]算法當道:TikTok如何重塑英語語言(Literary Hub)
● AI與藥物再利用
15.[1290]AI能否用現有藥物攻克不治之癥?(The New Yorker)
● YouTube打敗傳統電視
16.[1283]YouTube贏得了電視觀眾爭奪戰(The Wall Street Journal)
● 美國網絡大瓜
17.[1282]網絡熱搜事件“Coldplay門”的警示:攝像頭無處不在(The New York Times)
● 印度空難
18.[1287]印度航空空難調查新進展:焦點轉向資深機長(The Wall Street Journal)
II. 按語與引文
1.[1291]紐約時報:特朗普與愛潑斯坦的長期交往內幕
The New York Times (2025.7.19)
按語: 《華爾街日報》日前曝出一文,指特朗普在愛潑斯坦50歲生日時給他發送內容下流的生日賀信,遭到特朗普嚴詞否認,并且次日便向《華爾街日報》發起訴訟。媒體可不會對這樣千載難逢的機遇善罷甘休,畢竟特朗普所處的這個精英圈和媒體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找到線人很容易。于是,《紐約時報》又出了一篇長篇報道,聚焦特朗普與愛潑斯坦持續十五年的復雜關系。這篇文章相對客觀,揭示兩人在1990年代初因相似背景(紐約出身、自我營銷能力、熱衷派對社交)建立友誼,常在棕櫚灘和曼哈頓共享奢華生活,一起私人飛機出行、與年輕女性參與派對。但隨著2004年房產爭奪,以及愛潑斯坦涉嫌性侵未成年人的事件曝光,兩人關系破裂。
評:這個報道還是比較客觀地向讀者呈現了特朗普和愛潑斯坦的關系。可以看出,這兩人當年確實是一個圈子的,一起玩過,干過風流事。但兩人之后確實也鬧掰了,分道揚鑣。在這種圈子里,這也是常見的事,并不奇怪。這些年,特朗普也一直稱自己和愛潑斯坦早已切割,所以他對愛潑斯坦的被捕并不在意,也不認為這會牽扯到自己。這些應該是真實情況。特朗普的風流韻事一大把,MAGA基本盤并不會因此而否定他們的領袖,但這些不足以解釋為什么特朗普寧愿冒天下之大不韙,得罪自己的基本盤,也拒絕公布關于愛潑斯坦的更多信息(例如所謂的客戶名單)呢?顯然因為里面涉及重大的利害,傷及他的個人利益。而MAGA支持者可以原諒特朗普的風流,但絕不能原諒特朗普包庇權貴,幫助掩蓋統治階層的丑聞和隱瞞——他們認為這背離了特朗普所宣稱的一切初心和使命。
字數: 5,200
鏈接: https://t.zsxq.com/W0I4M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在金錢與名媛云集的棕櫚灘和曼哈頓社 交圈里,唐納德·特朗普和杰弗里·愛潑斯坦作為公開的朋友,密切交往了近15年。 愛潑斯坦在上東區的豪宅里舉辦奢華晚宴,名流云集;特朗普的海湖莊園私人俱樂部則充斥著啦啦隊員和 模特的喧鬧派對。兩人還經常乘坐愛潑斯坦的私人飛機往返于佛羅里達和紐約之間。 但在這光鮮的小報頭條背后,人們一直質疑:特朗普與愛潑斯坦的長期往來,是否反映出他的判斷力和人品問題?尤其在他的盟友不斷炒作愛潑斯坦與民主黨人關系的陰謀論時。兩人關系破 裂后,這名身敗名裂的金融家兩次入獄,罪名均涉及與未成年少女發生性關系……
2.[1288]愛潑斯坦案為何在MAGA群體中持續發酵
BBC (2025.7.19)
按語: BBC的報道,介紹為什么愛潑斯坦案會在MAGA群體中持續發酵,MAGA支持者一直視愛潑斯坦案為揭露“深層政府”腐敗和精英操控的最經典個案,而相信這類陰謀論(如“披薩門”和QAnon)的群體是特朗普的核心基本盤之一。特朗普本人曾明確承諾公開相關文件,但當前的態度引發支持者的困惑和憤怒,導致巨大的陣營內部矛盾。支持者雖避免直接批評特朗普,但不妨礙他們繼續要求政府披露更多的文件。事情后續將如何發展尚未可知。
字數: 2,700
鏈接: https://t.zsxq.com/1Gb1D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二月份,當杰克·波索比克(Jack Posobiec)走進華 盛頓特區的司法部時,他以為自己終于能獲得關于杰弗里·愛潑斯坦案件的一些答案。 但當他和其他MAGA支持者拿到的基本上只是 重復公開過的材料,而且今年七月政府又阻止發布任何新信息時,他們感到非常不滿。 “我們當時都被告知會有更多消息。說答案就在那里,會提供給我們的。難以相信愛潑斯坦這件事被搞得 這么一團糟。本來不應該是這樣的。”波索比克在7月7日的社交媒體上這樣寫道。 如今,唐納德·特朗普發現很難擺脫那些陰謀 論。這些理論從他十年前首次踏入共和黨政壇開始,就一直激勵著他的核心支持者……
3.[1285]“現在局面好多了”:《華爾街日報》重磅報道凝聚了MAGA陣營
Politico (2025.7.18)
按語: 《華爾街日報》日前發布了一篇爭議報道,聲稱特朗普在愛潑斯坦50歲生日時給他發送了下流信件,這個報道原本旨在通過披露特朗普的丑聞,加劇MAGA的政治分裂,結果弄巧成拙,意外團結了MAGA陣營:報道促使特朗普的支持者們轉向為總統辯護,一致對外,將矛頭對準了媒體(“假新聞”),成了特朗普轉移焦點、統一陣營的契機。但這個效應能夠持續多長時間尚不可知,取決于特朗普政府對愛潑斯坦案細節的披露。
字數: 2,000
鏈接: https://t.zsxq.com/pP0uO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的部分助手和親密盟友周五松了一口氣。此前因杰弗里·愛潑斯坦文件公布而嚴重分 裂的MAGA陣營,如今團結起來為總統辯護,并將怒火對準了共同的敵人:媒體。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特朗普曾向愛潑斯坦發送過一封下流的生日賀信。這為政府團隊和總統支持者提供了機會,將輿論轉向更有利的方向——把特朗普塑造成受害者,而所謂精英階層則成為眾矢之的。他們認為這印 證了總統本周早些時候的說法,即愛潑斯坦事件是民主黨人操縱的“政治迫害”。 “真要感謝民主黨人和媒體這次做得太 過火,”一位獲準匿名發表意見的政府相關人士說,“每次都是他們救了我們。”……
4.[1284]白宮內部的愛潑斯坦應對策略
The Alantic (2025.7.18)
按語: 《大西洋月刊》的報道,描述了特朗普政府處理愛潑斯坦案件引發的政治危機全過程。面對公眾對愛潑斯坦案件細節的持續追問,白宮內部出現嚴重分歧:幕僚建議通過司法調查、文件解密等方式回應輿論,但特朗普本人拒絕采取行動。這導致MAGA核心支持者的強烈不滿,司法部長邦迪因處理文件不當遭致批評,政府內部矛盾公開化。特朗普也對這些MAGA意見領袖圍繞此事針對他感到非常不滿,認為是一種背叛。關鍵時刻《華爾街時報》引爆特朗普與愛潑斯坦歷史關系的重磅炸彈,而特朗普也順勢選擇通過攻擊《華爾街日報》報道轉移公眾視線,將輿論焦點重新引向“假新聞”論調,試圖以此平息風波。
字數: 3,900
鏈接: https://t.zsxq.com/4btsL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圍繞杰弗里·愛潑斯坦生死的疑問再次席卷新聞頭條,而這些曾經是特朗普大力推波助瀾的東西。 總統的團隊開始私下討論平息輿論的方法:任命特別檢察官調查此案;要求法院解封案件相關文件;讓司法部長帕姆·邦迪(Pam Bondi)召開新聞發布會;或者像特朗普疫情期間的黃金時段講話一樣,每天就此事召開記者會。 然而,他們否決了所有選項。任何決定最終都需要邦迪和特朗 普共同作出——或者由特朗普單獨決定——而連續幾天,總統堅決拒絕采取任何行動。 據四位白宮官員和一位外部顧問透露,特朗普對記者不斷追問感到惱火——邦迪是否告訴過他,他的名字確實出現在愛潑斯坦的文件 中?……
5.[1286]英偉達黃仁勛如何說服特朗普解禁對華AI芯片銷售
The New York Times (2025.7.17)
按語: 英偉達CEO黃仁勛面對特朗普政府禁止對華銷售AI芯片的政策,通過多方位的游說努力——包括與總統特朗普會晤、在國會做證、爭取白宮內部支持,借助盟友大衛·薩克斯的協助,最終成功說服政府改變決定,解除禁令,恢復了英偉達向中國出口AI芯片(H20)的業務,也體現了黃仁勛在科技地緣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評:針對對華銷售芯片,美國就是兩派觀點博弈。第一派認為必須徹底對華禁售,遏制中國AI產業發展,而這兩年恰恰是關鍵。這一派實際上是主流政客的觀點。第二派則認為,禁售是無用的,中國已經在規避禁售,同時還在發展自研芯片,因此禁售只有一個結果,就是倒逼中國加速完成自主開發的芯片,并在此基礎上推動對外擴張,取代美國的主導地位。這一派觀點認為,美國應該繼續對中國銷售芯片,使得中國形成對美國的技術依賴。這就是英偉達和特朗普/白宮溝通的話術:一是刻意淡化芯片的作用,二是刻意強化中國企業(華為的競爭力),三是把對華銷售和確立美國的主導地位、推動美國的利益聯系起來(建立技術標準、形成中國對美國的技術依賴等)。當然,最重要的,對華銷售芯片也英偉達本身的利益完全一致。剩下的就是政治游說工作,看看特朗普聽哪一派的意見了。目前來看,黃仁勛的游說完全成功。對于中國來說,存在矛盾與挑戰,一是未來幾年對于AI攻關是非常關鍵的,能進口更多的美國芯片一定是好事;二是此舉不可能減少對美國的技術依賴,而只會增加依賴,將來,使用者再轉化成國產替代體系的成本只會更高,動力只會更弱。而這就是英偉達和美國政府的不加掩飾的陽謀。這個時候,國家必須看清形勢,即未來一段時間內,多進口芯片,盡可能縮小或消除AI研發差距;但技術依賴絕非長久之計,中國絕不能把自己的命運交到一家美國企業的手上,根據這家企業與美國政客博弈的成敗,來決定我們的科技發展。未來只有一條道路,就是丟掉幻想,按照既定路線,解決芯片自產問題。
字數: 3,300
鏈接: https://t.zsxq.com/MlT5Y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四月,芯片制造商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遭遇了地緣政 治的當頭一棒——特朗普政府突然叫停了該公司專門為中國市場設計的AI芯片銷售。 此后,黃仁勛開始在全球奔走斡旋,試圖說服特朗普總統改變決定。他陪同 特朗普出行,在國會做證,還與華盛頓的記者們打成一片。他積極爭取白宮內部盟友的支持,盡管特朗普在對華貿易問題上態度強硬,但這些幕僚始終默默維護著全球商業利益。 英偉達的努力開始取得成效。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上周黃仁勛在橢圓形辦公室與特朗普會面時,極力主張恢復其專用芯片的銷售。由于討論涉及非公開內容,這兩位人士要求匿名……
6.[1295]硅谷正在競相打造首個萬億美元“獨角獸”
The Economist (2025.7.10)
按語: 《經濟學人》文章,探討了硅谷風險投資行業為培育全球首家萬億美元估值未上市企業而進行的投資模式變革。在人工智能熱潮推動下,風投機構正通過延長投資周期(采用“二次要約收購”和“永久資本”等新型模式)、聚焦頭部成熟企業、擴大基金規模等方式,追逐超高的估值目標。這一變革正在重塑行業格局。然而,這種延遲企業上市、依賴持續注資的模式,可能重蹈前兩年“僵尸獨角獸”的覆轍,使整個行業面臨估值泡沫破裂的風險。
字數: 2,100
鏈接: https://t.zsxq.com/vKpXL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兩年前,當英偉達首次躋身萬億美元市值企業俱樂部時,許多投資者 擔心其股價開始虛高。然而,那些當時恰好買入這家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股票的投資者,如今收益卻已經翻了兩番。7月9日,英偉達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公司。 過去幾年,公開上市科技巨頭的投資者獲得驚人回報,這令硅谷風險投資家們羨慕不已。不僅是英偉達。云計算服務商CoreWeave自三月上市以來,市值漲幅已經超過300%。在現金充裕和人工智能熱潮的雙重刺激下,許多風投機構正在延長持有最具潛力初創企業的時間,期待其估值一飛沖天。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硅谷誕生首家估值萬億美元的未上市企業只是時間問題……
7.[1294]硅谷AI人才爭奪戰激烈角逐——天價邀約、秘密協議\淚水交織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25.7.18)
按語: 《華爾街時報》的深度報道,介紹了以Meta為代表的硅谷頂級科技公司為爭奪頂尖AI人才展開的超白熱化競爭。大廠手段非常多樣,但核心就是利用資本優勢給出天價薪酬(3億美元的薪資),并以算力資源作為吸引。此舉不僅導致許多AI初創企業架構劇變,人才流失到大廠,剩下的公司形同解散,也引發了行業對價值觀的反思:即以使命驅動的“傳教士”精神(不注重錢,只注重價值追求)與“雇傭兵”(誰給的錢多就跟加入誰)的策略產生根本沖突。
評:AI完全是人才競爭,而且不需要組建特別大的團隊,把頭部人才挖走就可以。大廠有資金和算力資源方面的先天優勢,看到哪個初創企業略有名堂,就把團隊整個端走。不光Scale、Windsurf這樣的公司被挖角,OpenAI也損失慘重。最后,可以看出,AI領域的人才競爭,基本就是猶太人和華人,加上少數印度人——但主要還是猶太人和華人。中美將來的大國競爭,本質是華人和猶太人的競爭。美國的優勢是包括了來自不同族裔的人才(華人、猶太人、印度人),一旦國內政治導向使得人才政策發生變化,競爭力就會受損。
字數: 4,000
鏈接: https://t.zsxq.com/T8fOH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上周五,硅谷最熱門的A I初創公司之一Windsurf的數百名員工聚集在辦公室,期待聽到一個好消息。 幾個月來,OpenAI一直在洽談以30億美元收購Windsurf。現在,普通員工似乎終于要確認這筆交 易即將正式達成。Windsurf的市場團隊甚至開始為全員會議拍攝宣傳素材。 然而,他們得知的是:Windsurf首席執行官瓦倫·莫漢(Varun Mohan)已離職加入谷歌 ,并帶走了一小批人工智能研究員和工程師。聽到這個消息后,一些員工哭了起來。 到了周一早上,這出戲又出現轉折。Windsurf的員工再次被召集到 同一個會議室,聽到第二個消息:公司剩余部分將被另一家AI初創競爭對手收購……
8.[1293]扎克伯格訪談:AI戰略布局、千億級算力投入、人才爭奪戰與Meta新愿景
The Information (2025.7.15)
按語: 本文為對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的專訪,展示了他為公司制定的核心AI發展戰略——核心聚焦是打造所謂的“個性化超級智能”,旨在為全球每個人提供強大的個人AI助手,這與其他公司追求的通用人工智能方向有所不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Meta正投入巨資建設龐大的計算基礎設施(超級計算機集群),并全力爭奪頂尖AI研究人才。扎克伯格認為,Meta強大的商業模式和資金實力是其關鍵優勢,能確保持續投入,并將資源高效轉化為技術成果;人才方面,一是高薪挖少數最頂尖的團隊,二要給團隊提供足夠的算力(GPU)——這也是招聘過程中最有吸引力的因素之一。扎克伯格說自己全力投入AI,要確保Meta在塑造未來的AI競爭格局中占據獨特優勢。
字數: 4,800
鏈接: https://t.zsxq.com/R5eaU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當我與Meta公司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坐下來討論AI時,我原本以為他會重點談論公司 的新型超級計算機計劃,或者解釋為什么整個夏天他都在瘋狂打電話招攬AI人才。 這些內容我們確實都談到了。但在采訪過程中,我聽到了更 有意思的內容:兩個明確的新原則,正在指引扎克伯格帶領這家科技巨頭和整個行業度過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新階段。 第一個原則關乎Meta對“個性化超級智能”(personali zed super intelligence)的構想,以及這個構想對數十億人意味著什么,這種構想與當前其他關于AGI(通用AI)和超級智能的討論截然不同……
9.[1299]腐敗與潰敗:烏克蘭民眾已經對澤連斯基失去信心
The Spectator (2025.7.19)
按語: 英國政治雜志《The Spectator》文章,指出烏克蘭民眾對澤連斯基的信心已然崩塌。在持續戰爭背景下,嚴重的腐敗、政府內部的清洗行動、打壓異己、強制征兵、經濟困境,已經導致社會不滿激增,民眾對領導人日益失望,并認為澤連斯基及其親信只是借助戰爭中飽私囊,烏克蘭作為一個國家,前途暗淡。盡管國際援助(如特朗普的“愛國者”計劃以及歐盟的承諾),都無法解決烏克蘭深層的領導危機和士氣的崩潰。俄羅斯也正看中了這一點,在加緊攻勢。
評:這是西方媒體比較罕見的揭露烏克蘭內情的文章。可以看出,烏克蘭和什么西方民主價值毫無關系,就是一個極度腐爛的政府。而歐洲的意圖,其實就是給烏克蘭打錢,讓烏克蘭搭上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去消耗俄羅斯的人力和資源。(對于歐洲來說,讓兩個斯拉夫兄弟消耗戰,可謂“一石雙鳥”)。
字數: 3,100
鏈接: https://t.zsxq.com/bYajZ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本周,唐納德·特朗普向烏克蘭提供了新的“愛國者”防空系統,增強其防空能力。他威脅弗拉基米爾·普京,如果不接受停火協議將面臨制裁。據報道,特朗普還默許烏克蘭對莫斯科發動更多襲擊。特朗普對烏克蘭的新支持猶如及時雨。但問題是,在烏克蘭陷入可能從內 部摧毀它的軍事、政治和社會危機之前,這些援助能否阻止俄羅斯的持續進攻。 今年春天,普京選擇繼續戰爭而非和平,因為他的情報人員和將軍們告訴他烏克蘭瀕臨崩潰。 令人擔憂的是,他們可能是對的。烏克蘭兵源即將耗盡,前線士兵疲憊不堪,美國的軍事援助也縮減到僅聚焦防空領域……
10.[1298]如果特朗普既不是鷹派,也不是鴿派,那他屬于哪一派?
Foreign Policy (2025.7.14)
按語: 本文以概念化的方式探討了特朗普外交政策的獨特定位,將美國外交政策分成四類,
“威爾遜派”、“漢密爾頓派”、“杰斐遜派”和“杰克遜派”(具體概念見內文),認為特朗普既不屬于傳統鷹派,也不屬于鴿派,而屬于所謂的“杰克遜派”,特征是回避國際事務,只專注國內問題,民族主義導向,美國利益優先;可以為了美國利益開戰,但目標只是為了讓美國勝利,而非拯救世界,同時不對造成的破壞負責。作者以特朗普果斷對伊朗核設施開展精準軍事打擊為例,說明特朗普為了美國利益的名義,不怕開戰,但拒絕長期介入或政權更迭,追求行動后快速脫身。最后,作者指出這種方式存在的深層風險:用短期成效或掩蓋矛盾本質,因勝利誘發過度自信,結果因為誤判引發更大的危機。
評:這個概念和框架確實可以用來解釋和預測特朗普的外交行為。
字數: 3,200
鏈接: https://t.zsxq.com/3vuaY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過去幾周,美國的中東政策經歷了劇烈波動:從外交斡旋轉向對伊朗核設施的軍事打擊,隨后又回到外交途徑。雖然總統本人在社交媒體上短暫提及政權更迭,但實際軍事行動卻在“不干涉”與“全面戰爭”之間找到了平衡點——針對少數目標實施精準打擊后,立即采取降級措施。這一政策既沒能取悅特朗普陣營中的鷹派,也沒能讓鴿派滿意,更讓觀察人士對特朗普的 定位感到困惑:他究竟是一個傳統共和黨鷹派,還是一個奉行不干涉主義者。 然而特朗普在伊朗問題上的行動,與他慣常談論及推行的外交政策并不矛盾……
11.[1292]美越貿易協定毫無道理
Foreign Policy (2025.7.16)
按語: 本文載于《外交政策》,作者是前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務院官員,探討了美國與越南新達成的貿易協議。核心觀點認為,越南接受美國高額關稅是為了維護與美國的重要關系,這符合其慣用的、在大國間尋求平衡的外交策略。然而,美國方面推動此協議的主要目的——征收懲罰性關稅以減少貿易逆差——顯得目光短淺且代價高昂。該協議不僅會削弱美越兩國經濟,增加對中國的依賴,還迫使越南向中國妥協,同時損害了美國的全球領導形象和獲取更重大戰略利益的機會。作者指出,雖然越南通過讓步暫時穩住了局面,但美國在此協議中戰略目標模糊,長遠來看得不償失。
字數: 2,900
鏈接: https://t.zsxq.com/0JZtj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自1995年美越關系正常化以來,兩國合作日益緊密。歷經五屆美國政府,雙方穩步深化經貿合作,成為重要海上伙伴,并促進了兩國民間交流。華盛頓斥資數億美元幫助越南消除戰爭遺留問題。到2017年,高達84%的越南民眾對美國抱有好感。2023年,美國 總統拜登訪問河內,將兩國關系提升至“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這一歷史性高度。 就在兩國走過三十年合作歷程之際,特朗普總統4月2日決定對越南征收高達46%的關稅,這似乎預示著兩國關系將急轉直下。7月2日特朗普又宣布,越南將取消所有美國商品的關稅,但越南商品將永久面臨20%的關稅,經越南轉運的商品更要繳納40%關稅。這一決定令美越關系前景更加撲朔迷離……
12.[1289]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種族滅絕:作為一名種族滅絕學者,我一看就懂
The New York Times (2025.7.15)
按語: 這篇文章載于《紐約時報》是一位研究種族滅絕的猶太裔學者對以色列在加沙行動的定性分析。作者闡述了自己觀點轉變的過程,從最初認為證據不足,到最終認定以色列的行為毋庸置疑地構成種族滅絕,主要基于三點核心觀察:1)以色列政治和軍事領導人的公開言論明確表達了意圖消滅巴勒斯坦群體的意圖;2)實地行動及其模式(系統性摧毀加沙的基礎設施、強制遷移人口、制造生存危機)均清晰地反映了對該等意圖的執行;3)這種模式也符合歷史上種族清洗演變為種族滅絕的典型路徑。作者指出發生在加沙的不是戰爭,而是系統性拆毀以及種族清洗及種族滅絕,而這一定性在種族滅絕領域的研究學者中已經形成普遍共識,但卻引發了與二戰猶太人大屠殺研究學者群體的分歧——后者對此問題基本保持緘默,避而不談,甚至有指責這種定性屬于反猶。作者指出,這種分歧(圍繞以色列是否進行了種族滅絕),不僅威脅到以色列的國際道德地位,更可能嚴重損害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的普世價值以及種族滅絕研究學科本身的核心意義。文章他也不留情地指出,以色列已經走向道德破產,所有歷史上的道德資本消耗殆盡,同時歷史經驗表明,走上這樣一條專制、種族滅絕道路的國家往往不得善終。
字數: 6,900
鏈接: https://t.zsxq.com/Vxsbp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一個月后,我認為有證據表明以色列軍隊在對加沙的反擊中犯下了戰爭罪,可能還涉及危害人類罪。 但與以色列最激烈批評者的指控不同,在我看來這些證據還不足以構成種族滅絕罪。 到2024年5月,以色列國防軍命令約100萬在拉法避難的巴勒斯坦人轉移到 馬瓦西海灘地區。拉法是加沙地帶最南端、最后一座相對完好的城市,而馬瓦西幾乎沒有任何避難設施。隨后以軍開始摧毀拉法大部分區域,到八月時基本完成了這項破壞行動。 到那時,以色列國防軍的行動模式已經無法否認與其領導人在哈馬斯襲擊后發表的言論一致,這些言論顯示出種族滅絕意圖……
13.[1297]手機使用影響親子互動,即使家長不在線時也不例外
CNN (2025.7.16)
按語: 本文揭示了家長使用社交媒體對親子互動的潛在影響:研究發現,即使父母未使用手機時,高頻使用社交媒體的母親與孩子玩耍時交流顯著減少,這可能因思緒仍沉浸于在線內容中。專家建議家長要給孩子預留專屬陪伴時間、保持專注對話,并主動減少自己的社交媒體使用頻率,以確保孩子獲得足夠的情感支持和語言發展機會,從而促進其健康成長。
字數: 2,300
鏈接: https://t.zsxq.com/13Wum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卡拉·阿萊莫(Kara Alaimo)是菲 爾萊狄更斯大學傳播學副教授。她的著作 阿萊莫(Kara Alaimo)是菲爾萊狄更斯大學傳播學副教授。她的著作《超越影響:社交媒體為何對女性與女孩有害——以及我們如何扭轉局面》(Over the Influence: Why Social Media Is Toxic for Women and Girls — And How We Can Take It Back)于2024年由阿爾科夫出版社出版。您可以在Instagram、Facebook和Bluesky平臺關注她……
14.[1296]算法當道:TikTok如何重塑英語語言
Literary Hub (2025.7.15)
按語: 本文探討了TikTok如何通過其算法驅動的內容推薦系統,重塑英語語言。從歷史上看,語言變化緩慢,局限于地域方言;隨著媒體發展,印刷和廣播加速了詞匯傳播,但受限于規范約束。互聯網時代徹底打破限制,尤其是短視頻平臺興起后,TikTok的個性化算法通過分析用戶行為,精準推送內容,催生病毒式潮流(如舞蹈挑戰和俚語),使新詞匯快速流行并滲透至線下使用。這一過程徹底改變了語言的動態性,讓英語在全球化背景下更易受社交媒體影響,并呈現前所未有的演變速度。
字數: 3,200
鏈接: https://t.zsxq.com/eXdOE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互聯網上的一切似乎都發生得更快。每周都會涌現大量 新梗、潮流和網絡用語,它們來得快去得也快。如果每天不花幾個小時關注社交媒體動態,很難跟上這些最新流行語。 當然,過去并非如此:看看六百年前的中古英語。那時的語言要封閉得多。 每個城鎮和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以至于很難說存在我們今天理解的統一“英語”。當時采用新詞的唯一理由,是能幫助你和同鄉更好地交流,所以語言變化自然緩慢得多。 后來英格蘭走向中央集權,倫敦和東米德蘭茲地區的方言逐漸成為現代標準英語的基礎……
15.[1290]AI能否用現有藥物攻克不治之癥?
The New Yorker (2025.7.15)
按語: 《紐約客》的報道,介紹AI技術正在被用于探索現有藥物的新用途(“藥物再利用”),以攻克缺乏有效療法的疾病。文章引用了真實案例,即David Fajgenbaum創立的Every Cure組織,AI平臺分析基因、蛋白質、藥物和疾病間的關系,從醫學數據中識別潛在治療配對。這種方法利用知識圖譜進行“零樣本推理”,為罕見或難治疾病推薦候選藥物,加速藥物再利用的過程。需要考慮人類已經發明了大量藥物,但對疾病和藥理的理解仍然有限,未必能夠在已有藥物與疾病之間建立關聯,而AI正好可以賦能。盡管還需要進一步的臨床驗證以避免風險,但已知藥物本身風險較低,AI的賦能有望為醫學創新提供新途徑,同時提高治療的可及性。
評:AI的功能不僅是創造增量,也是盤活存量,通過在無數的信息中找到配對規律,將人類已有的能力和資源進行更好的利用。
字數: 5,400
鏈接: https://t.zsxq.com/xLOl6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當大衛·法金鮑姆(David Fajgenbaum)還是賓夕法尼亞大學一名25歲的醫學生時,他開始感到異常疲憊,幾乎無法站立。這位曾經的大學生橄欖球隊四分衛仍能臥推375 磅的重量,還以在工作地點附近的樹上做引體向上而聞名。但如今他病得很重。腹股溝和頸部的淋巴結腫大,胸前出現小紅點,也就是血痣,醒來時渾身被汗水浸透。一天,在他輪崗的醫院里,他跌跌撞撞地走進急診室,醫生告訴他,他的肝臟、骨髓和腎臟正在衰竭。體液從血管滲出,進入腹腔并積聚在心臟周圍;視網膜出血導致他左眼暫時失明。法金鮑姆被送進重癥監護室,接受大劑量類固醇治療以抑制失控的炎癥反應。他花了一個月時間才恢復至可以出院的程度……
16.[1283]YouTube贏得了電視觀眾爭奪戰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25.7.18)
按語: 《華爾街時報》的報道。在美國,YouTube已從最初的電腦視頻平臺躍升為電視領域的主導力量,吸引成長于移動設備的年輕觀眾轉向客廳家庭共享觀看。通過優化電視應用功能如個性化推薦和多畫面播放,推動創作者制作更長、高質量內容,YouTube不僅顛覆了好萊塢傳統娛樂模式,還以免費策略和算法優勢鞏固市場地位。其在體育直播等領域的拓展進一步強化競爭力,成為現代娛樂生態的核心。
字數: 3,400
鏈接: https://t.zsxq.com/KQZ34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全球最大的視頻娛樂平臺總部,絲毫沒有好萊塢片場 的派頭。這里看不到熱門劇集的海報,沒有編劇推銷創意,沒有攝影棚,也沒有游客。 但在開創了筆記本電 腦和手機視頻時代后,YouTube如今已成為好萊塢大本營的霸主——電視領域。 尼爾森數據顯示, 今年早些時候,YouTube已成為美國電視端收視率最高的視頻平臺,其領先優勢還在擴大。如今人們通過電視觀看YouTube的時間已超過手機等其他設備,日均觀看時長超過10億小時。這個數字超過了迪士尼旗下廣 播 網絡、十余個有線電視頻道和三 個流 媒體服務的總收視時長……
17.[1282]網絡熱搜事件“Coldplay門”的警示:攝像頭無處不在
The New York Times (2025.7.18)
按語: 昨天美國的網絡熱搜事件。網友創作了無數的meme并刷屏(如愛潑斯坦摟著特朗普)。兩個當事人(Astronomer公司的CEO和人力總監)已經被停職。這個事情和前年中國的成都太古里“牽手門”街拍事件很像。這個事情提醒我們:攝像頭到處都是,公眾場合無隱私。這種事情一旦被拍下來,就是社死,代價慘重。
字數: 1,500
鏈接: https://t.zsxq.com/KLWLh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最近,互聯網上最火的事發生在一場Col dplay的演唱會上。地點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福克斯堡。 周三晚的演唱會上,樂隊主唱克里斯·馬丁(Chris Martin)宣布要為臺下幾位幸運粉絲獻唱。他說 :“我們會通過攝像頭來選人。大家注意看大屏幕,我們會隨機尋找觀眾打招呼。” 馬丁用溫柔的吉他伴奏為一位狂喜的粉絲唱完生日歌后,體育場大屏幕出現了一對相擁的男女。 網友很快認出,男方是已婚人士安迪·拜倫(Andy Byron),他是數據公司Astronomer的首席執行官。他摟著的是該公司人力資源總監克里斯汀·卡伯特(Kristin Cabot),她并不是拜倫的妻子……
18.[1287]印度航空空難調查新進展:焦點轉向資深機長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25.7.17)
按語: 《華爾街時報》獨家報道,將印度航空空難調查的新進展聚焦于資深機長,他可能在飛行中關閉了發動機燃油供應開關。黑匣子錄音顯示副駕駛對此反應恐慌,而機長保持鎮定,但調查尚未確定操作是故意還是失誤。印度當局的初步報告未排除其他因素,調查仍在繼續以還原事件真相。
字數: 2,900
鏈接: https://t.zsxq.com/EIHQR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內容摘要: ? 據熟悉美國官員 調查初步評估的人士透露,黑匣子錄音顯示,印度航空航班機長關閉了燃油控制開關。 ? 知情人士表示,副駕駛 對機長的這一行為提出質疑,先是表現出驚訝,隨后陷入恐慌,而機長全程保持鎮定。 ? 印度當局的初步調 查報告尚未判定關閉開關的行為是操作失誤還是故意為之。 關于上月印度航空空難調 查的最新細節,正在將關注焦點轉向駕駛艙內的資深機長。 據熟悉美國官員對空難調查證據初步評估的人士透露 ,黑匣子記錄的飛行員對話顯示,正是機長關閉了控制飛機雙引擎燃油供給的開關……
III. 如何加入(并閱讀全文):掃二維碼
歡迎加入 「兔主席的寶藏」 ,兔主席/tuzhuxi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數量 : 2024年11月上線至今,1,000+篇文章、300萬+字
定位 :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 :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內容 :國際臻選、快評
標簽 :美國研究、中美關系、特朗普、馬斯克、俄烏戰爭、AI、電動車、商業財經……
持續 :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