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樓市走勢,首先要看領頭羊。
今天我們結合住宅成交量,這一房地產項目中最關鍵的指標,重點解析一下一線城市,選取上海和深圳作為代表,深入分析它們的領先指標 —— 住宅成交量。
量在價先,成交量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價格的變化。
很多朋友有體會,2024 年 9 月底新政之后,深圳、上海的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都有一個脈沖式增長,尤其深圳的二手房,沖得非常高,很快就推動深圳的房價止跌。
2024 年 11 月到今年 3 月,深圳房價確實出現止跌,其中個別時段二手房價格還上漲了。
上海的量能反彈稍弱于深圳,上海二手房價格止跌反彈的時間段比較短。
但問題是,今年 4 月以來全國樓市普遍降溫,連一線城市的住宅交易量也持續回落,尤其是跌破了榮枯線,那么房價自然就重新下跌了。
上海回落幅度小
接下來我們還是看圖說話,做些技術分析。
這是上海市一手加二手成交總量的月度走勢圖,以及榮枯線(虛線)。
成交量站上榮枯線,說明成交量較強;站不上,則偏弱。
按照過去的規律,如果成交量連續幾個月超過榮枯線,一般房價就會由跌轉漲,比如 2015 年二季度、2020 年二季度到三季度,都明顯連續超過榮枯線。
聚焦過去一年:去年 6 月的成交量,主要是受去年 “5.17” 新政影響,上海樓市反應比較明顯,但后來又不行了,7、8、9 三個月連續下滑,非常低迷。
9 月底新政出臺后,上海樓市 10、11、12 月連續三個月成交量在榮枯線之上,基本上在去年 11 月、12 月的時候,上海房價止跌了。
但到了春節所在的 1 月,成交量又回落了,這可以理解。
今年 3 月,量能有所反彈,還算可以,但沒有超過去年 12 月。
4 月就不行了,回落明顯,基本上接近榮枯線;5 月、6 月已經跌破榮枯線。
基本上可以說,4 月以來,上海二手房價格重新開始下跌,因為量能降低了。
按照目前情況,如果沒有新的變化,預計 7 月、8 月還會往下走一點。
深圳坐了一次過山車
再看深圳的一手加二手成交量。
從歷史大脈絡來看,和上海比較同步,畢竟都是一線城市,包括 2015 年都非常繁榮。
但不同的是,2019 年深圳樓市的量能已經超過榮枯線,而到 2019-2020 年,深圳樓市強于上海。
不過深圳樓市降溫比較早,2021 年初就不行了,量能大幅衰減,之后連續幾年都非常低迷。
去年 “5.17” 新政后,6 月的反彈不明顯,比上海弱。
但去年 9 月底新政后,深圳樓市量能放得很大,11 月、12 月的量能基本上趕上了 2020 年的水平。
然而今年的 “小陽春” 不行了,3 月量能雖有反彈,但交易量大幅低于去年 11 月、12 月,這說明深圳樓市支撐量能的底層邏輯還不是很強。
就像我之前分析過的領先指數,深圳比上海更依賴新政刺激,政策 “一針下去” 立馬反彈,但藥效持續時間比較短,后來就不行了。
尤其是 5 月、6 月,量能萎縮程度遠超上海,看那兩個柱狀值,明顯低于榮枯線,也就是說,最近兩三個月,深圳樓市降溫幅度超過上海。
通過上述分析,大家已經了解了上海、深圳的樓市交易量變化:去年四季度、今年第一季度,樓市的脈沖式增長曾給我們帶來希望和歡樂,但二季度以來市場重新進入下行通道,又讓人感到痛苦和迷茫。
很多人期待新的政策出臺,比如限購放松、稅費取消、首付比例降低等,過去一段時間有很多傳言,但至今都沒有落地。
等市場形勢變得更嚴峻,連一線城市的量能都如此低迷,價格轉跌終究會倒逼一線城市的政策放松。
大家須明白一點:形勢比人強!
但是,房價要想真正實現周期性的見底、止跌、回升,還需要時間,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