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最大交易真要來了?美媒稱特朗普正顛覆傳統,就等一個契機
隨著英偉達被允許向中國出口H20芯片,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明顯從此前的極限施壓,轉向更現實的“交易”策略。
通俗一點說,就是在意識到空手套白狼沒用了之后,美國政府開始偏向更現實的利益交換。
這本來是國際外交中的基礎原則,現在卻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
一些美國媒體甚至宣稱特朗普正在顛覆“傳統”,所有籌碼都擺在桌面上,中美關于芯片、投資限制等領域的“大交易”可能真的要來,現在只是等一個契機而已。
首先,從國際關系的角度來看,不同的國家之間,往往有不同的利益,當這些利益彼此沖突的時候,各國為了避免直接的軍事沖突,用外交妥協的方式互相讓步,就是實現利益最大的手段。
畢竟經濟和科技領域互相妥協一下,相比于戰爭來說,損失要小得多。
因此,正常的國與國外交關系中,互相妥協,照顧對方合理關切,同時盡可能爭取自己利益的“交換”,是正統的,也很常見的外交方式。
然而,最近這些年來,美國在跟其他國家處理分歧的時候,根本不遵循這種“平等協商、交換利益”的辦法,還是習慣了霸權施壓,說白了就是遇到利益分歧的時候,美國啥也不肯付出,只是用霸權威脅別人讓步。
這種霸凌的做法,由于一些中小國家敢怒不敢言,反而成了美國政策制定者和精英們眼中的“常態”。
因此,當特朗普開始從單純的極限施壓,轉變為切實回應中方訴求,跟中國進行利益置換的時候,一些美國媒體才炒作什么“顛覆傳統”。
其實真正顛覆的,是美國人心目中關于美國“特權”的認知。
其次,從美國當局的角度來看,特朗普不是一個軟弱的人,這一點已經從至今為止,美國跟歐盟日韓等經濟體的關稅談判依舊僵持,甚至特朗普直接威脅要對這些經濟體加征20%到40%的關稅,就能得到印證。
但與此同時,作為一個商人出身的總統,特朗普跟以往那些出身于所謂“精英階層”的美國政客不同,他并沒有那種覺得美國高高在上,寧可日子不過了,也要在談判和外交上占“上風頭”的心理。
因此,當最初的關稅戰沒能起效,反而差點讓美國經濟陷入大蕭條以后,特朗普已經從心里接受了美國不可能靠所謂的“實力和地位”出發,逼中國低頭。
恰恰相反,美國想要維持自己經濟的發展,避免債務危機暴雷等問題,只能尋求中國的配合。
正因如此,特朗普才改變上任之初對華強硬態度,而是以更現實的策略,跟中國打交道,尋求用放松對芯片等高科技產品的制裁,來獲得中國的稀土,以及中國隊美國能源的潛在訂單。
簡言之,就是特朗普很現實,明白當“海盜”搶劫不能成功之后,準備做海商跟中國交易。
最后,從中國乃至全球貿易的角度來講,公平誠信,不管從外交上,還是貿易上,都是世界秩序的基石,過去美國靠軍事霸權,根本不管這些規矩,公理道義。
但現在中國崛起,以實力和影響力,逼得美國不得不遵守基礎的貿易秩序,對于全球來說,顯然是一個好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