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賈賀輝| 編輯:小魚
“巨頭爆雷,充電寶行業進入至暗時刻。”
好文3770字 | 6分鐘閱讀
圖源自電影《至暗時刻》
躲過了ofo小黃車的“坑”,卻沒躲過出門必帶的充電寶。
最近,隨著充電寶相關品牌進行產品召回、民航局發布3C禁令等,作為連續11年蟬聯天貓雙11充電寶品類冠軍的羅馬仕終于還是發布了停工停產的公告,成為這場風波中第一個倒下的品牌。
在充電寶風波持續發酵的影響下,牽扯出了行業內的“潛規則”:價格內卷的趨勢下成本層層壓縮,最終導致合格率居高不下,產品也暗含自燃、爆炸等風險。
6月18日,工信部公開征集有關充電寶安全的國標修改意見,行業洗牌期即將到來。未來的競爭格局中,誰能夠重拾消費者信任、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呢?
充電寶風波,愈演愈烈
打造一個行業頭部品牌可能需要數年光陰,而毀掉這個品牌卻只在一夜之間,作為充電寶市場巨頭的羅馬仕便是如此。
由于在充電過程中20000毫安的羅馬仕充電寶相較于其他品牌更容易爆炸(超過行業均值300%),6月初北京有多所高校呼吁廣大師生停止使用羅馬仕充電寶,這一舉動迅速沖上微博熱搜并引發廣泛關注。6月14日,羅馬仕發布公告并向公眾道歉,隨后官宣召回超49萬臺充電寶產品。
產品確有缺陷,也給出了對應的解決方案,原本以為充電寶的危機就此結束,沒想到實則只是個開始。
6月20日,作為充電寶行業的龍頭,安克創新同樣發布公告宣布召回70多萬件充電寶產品,在美國也將召回115.8萬件。由于充電寶本身潛在的自燃風險,以羅馬仕、安克為代表的充電寶品牌在全球范圍內召回的產品數量超過200萬個。
此后到了6月底,民航局更是發布緊急通知表示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或不清楚的充電寶產品乘坐境內航班,一時間全國各大機場堆滿了不符合要求的充電寶產品,甚至有網友打趣想到機場撿免費的充電寶。
神奇的點在于,除了充電寶產品,包括部分消費電子設備如相機的可拆卸電池如果沒有3C標識,也無法帶上飛機。6月底有從事影視行業的網友在微博吐槽自己平時外出拍攝會帶多塊相機的備用電池,直接裝在相機里可以帶上飛機,如果暴露在外則不允許攜帶,質疑部分機場在管理充電寶時層層加碼。
意想不到的是,隨著充電寶所引發的風波愈演愈烈,各大巨頭廠商之間的悲喜卻并不相通。安克創新的充電寶回收進度仍在緊鑼密鼓進行當中,率先被曝光出問題的羅馬仕卻率先撐不住了。
7月初羅馬仕發布官方微博表示公司沒有倒閉,沒隔兩天便又對外發布了停工停產的放假通知,表示將會從7月7日起停工6個月。
除此之外,公司內部問題還表現在過去幾個月公司法人連續變更、淘寶天貓旗艦店關閉、基層員工乃至中層管理者維權、核心負責人集體消失,對于購買了被召回產品的消費者還在社媒平臺分享自己所申請的退款進度,排隊已經超過18萬位,不由得讓人想起多年前被ofo小黃車支配的恐懼。
回過頭來復盤此次充電寶危機,主要是充電寶的核心部件電芯出了問題,作為各大充電寶廠商的重要供應商“安普瑞斯”成了眾矢之的。
作為國內鋰離子電池行業的巨頭企業,安普瑞斯憑借多項技術優勢成為充電寶市場軟包電池的第一大供應商,合作伙伴包括安克、綠聯、羅馬仕、小米等充電寶品牌。根據安克創新的公開回應,該供應商將部分批次的電芯產品外包給外部代工廠生產,代工廠又違規替換電池正負極間隔膜的原材料,埋下了充電寶產品可能燃燒或爆炸的隱患。
最終,安普瑞斯超過70項和電池電芯相關的3C認證被暫停,各大充電寶品牌官宣終止與前者的合作。
客觀來說,充電寶3C認證的成本并不算高、流程也沒有太過繁瑣,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廠商想盡一切辦法鉆漏洞和偷工減料,這也直接導致了過去幾年時不時就能看到充電寶燃燒爆炸的消息,黑貓投訴平臺上和充電寶風險相關的投訴量已有上萬條。
截止到目前,有消費者發現在電商平臺購買帶有3C標識的充電寶時,部分產品的售價相較于風波發生前近乎翻倍。
安全隱患,原因幾何?
早在多年前的功能機時代,幾乎所有手機普遍采用的都是可拆卸電池。彼時,帶有一個彈簧夾和兩個接觸點的萬能充,是很多人的家中必備。
直到蘋果手機橫空出世,尤其從iPhone 4火爆全球開始,不可拆卸電池的手機逐漸成為市場主流。只是由于智能手機的整體續航水平普遍不盡如人意,充電寶這一全新產物應用而生,成立于2012年的羅馬仕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公開資料顯示,羅馬仕成立初期主要通過極具性價比的大容量充電寶走紅,尤其在線上渠道,2013年的雙11大促期間羅馬仕充電寶單日銷量超30萬、銷售額達2000萬元,是天貓3C品類中的第一名。此后羅馬仕熱度居高不下,到2024年已經連續11年位居天貓雙11充電寶品類的銷冠。
需要注意的是,站在行業的角度來看不同充電寶產品之間本身并沒有太多的硬科技區分,例如安克創新在2018年推出的氮化鎵充電頭后不到一個月就有競爭對手推出了同款產品。在業內人士看來,充電寶主要由主板、電芯和外殼三大部分組成,內部通過正負極之間的各種化學反應來完成整個充放電過程。
正是由于行業準入門檻較低,盡管充電寶市場的整體規模仍在擴張,不過各大品牌之間的內卷早已開始。包括但不限于性能、設計、材質、重量等多個方面,當然還有更關鍵的價格因素。
以羅馬仕為例,2021年時羅馬仕的某款2萬毫安售價在120~150元之間,到2024年底這一價格變成了69元。2025年電商渠道中1萬毫安的充電寶售價已經下調到30元左右,拼多多等平臺甚至還有9.9元包郵的產品。
和充電寶產品價格戰截然相反的是,各大品牌方面仍然維持著較高的毛利率。過往財報顯示,安克創新在2024年的毛利率達43.67%,綠聯科技的毛利率也有37.38%。
消費市場向來存在著一個“不可能三角”的理論,價格低、毛利高、質量好,通常情況下不會同時發生。套用到充電寶市場中,消費者買的便宜、品牌方拿到高毛利,質量就成為了被犧牲者,作為消費市場中的一環,各大供應商們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
對充電寶而言,其中電芯的成本占據到整個產品的50%以上。當品牌方采取價格戰時,為了能夠進一步壓縮成本便會直接采購外部供應商的鋰電池電芯,供應商面對被極致壓低的采購價格品質并不高的原材料進行生產,除此之外還包括省略部分散熱模塊等減配手段,只要檢測合格,內部構造的成本自然是越低越好。
這種層層擠壓的生產鏈條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充電寶行業的整體不合格率居高不下。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所抽檢的數據顯示,2020~2023年間充電寶的不合格率從19.8%一路飆升至44.4%,2024年初抽查88批次充電寶和安全項目相關的不合格率同樣高達37.5%。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次充電寶風波暴發前后,6月18日工信部公開征集《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范》的國標修改意見,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新國標的影響下,充電寶市場的洗牌即將開始。
行業洗牌,羅馬仕們還能挺住嗎?
無論行業內卷又或是其他原因找外包供應商,都不能成為罔顧公眾安全的理由。不過客觀來說,當下的充電寶市場的確已經進入存量時代。
據MMG的調研報告預測,2023年全球充電寶市場整體規模約30.05億美元,其中國內市場的占比為38.7%,到2030年預計將會達到31.31億美元,在這之間的六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僅為1.3%。如果考慮到當下消費者更換手機等電子產品的頻率逐漸走低,充電寶作為“輔助”產品的定位,只會越來越尷尬。
隨著為公司貢獻了近90%營收的羅馬仕下架充電寶產品,再加上新國標也會在不久的將來推出,充電寶行業洗牌不可避免,那么接下來誰能夠成功上位呢?
以天貓平臺的充電寶銷量榜來看,在行業風波備受關注的6月底,倍思和小米兩大品牌迅猛增長。尤其小米作為全球最大的充電寶生產商,85%以上的電芯都是由安普瑞斯之外的廠商進行供應,因此在本次風波中受影響較小,更早之前的618大促期間,小米旗下的充電寶品牌酷態科在京東平臺的成交額排名第一。
除此之外,包括京東、網易等平臺以及華為等廠商都在充電寶市場加大投入,試圖瓜分深陷風波正中央的羅馬仕們所留下的份額。
巨頭大戰最先被“消滅”的往往不是知名品牌,更大可能是很多小品牌或白牌廠商,由于自身實力薄弱、缺乏一定的品控能力,想要重塑消費者的信任往往會更加艱難。
接下來,把產品安全作為底線,以技術創新作為核心驅動力的品牌可能會走得更遠。
一方面,在部分供應商私自變更原材料導致充電寶問題頻發的背景下,不少廠商開始布局全新一代產品。例如安孚科技此前已經官宣將會推出全固態電池的充電寶產品,華寶新能也把固態電池應用的研發提上日常,試圖通過技術革新來徹底解決傳統鋰電池“易燃易爆炸”的特性。
另一方面,從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出發,充電寶產品也要能夠更好地解決“快速充電”和“方便攜帶”這兩大常見痛點,而非一味的卷容量和價格。
以安克創新率先應用的氮化鎵技術為例,此前安克憑借該技術推出了體積和蘋果手機傳統充電頭相似大小,但充電功率卻是前者6倍以上的充電器,廣受好評。類似的技術應用在充電寶等產品上,相信也能夠更好解決快速和便捷的問題。
短時間內來看,手機電池無法從根本上變革來滿足人們的日常使用,充電寶的存在仍然有著長期價值。畢竟,如果手機電池本身的電量足夠,誰又會想帶著充電寶這么個“累贅”呢?
往后,就看各大品牌方如何能夠在這個行業洗牌階段發揮自身優勢、分走更多的蛋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